契丹水神 作品

第212章 出发

1663年7月28日,土著被俘虏整整一周年有余,亦是1663年岛上第二个节日前四天。

经过长久的准备,以及近一个月的集训,在陈舟“生日”之前,三人小队终于准备出发了。

……

28日下午,整片沙滩空空荡荡。

其他土著都在山上庄稼地干活,今天他们的工作量非常大,可能要干到完全天黑才能下班回家。

这是陈舟特意让星期六安排的,他不希望有除三人小队和星期六之外知道这事。

日光正由盛转衰,沙滩陷入一片略显黯淡的金黄之中。

木石墙在远处投下阴影,靠西侧的山崖下,一条新造成不久的帆船抛了锚,随着潮水上下浮动。

星期日、库鲁、科苏三人站得笔直,正在同陈舟告别。

三人均是一身军绿色数码迷彩,头戴钢盔,背着背包,披着雨披。

虽说因为个子较矮,也未经过正规军事化训练,三人看起来并不像专业军人那么有精气神。

但人靠衣裳马靠鞍,只要穿上这几身一模一样的衣服,即使不像美国大兵,他们与越南老兵还是有些相像的。

“装备都带好了吗”

看着眼神坚定的星期日,陈舟像个不放心孩子的老父亲,第不知多少次询问。

……

“带好了。”

星期日指了指自己的背包。

三人携带的装备大体相同,只有星期日这个陈舟最重视的人装备稍微特殊些。

库鲁和科苏二人带了多功能军刀、红外夜视仪,每人一把处于拆解状态的美猎反曲弓,每人15根真羽箭。

同时负责指引方向的科苏还带了指南针、六分仪等专业仪器,用于确定方向,尽管他多次声明,他对往返大岛和小岛的航线非常熟悉,陈舟依旧执意给他带上了这些东西。

库鲁的背包中则装了食物和药物,其中有非常紧实的死面馒头,高的巧克力,止血药和消毒剂。

作为战斗主力,以及三人小队的指挥者,星期日的装备最好。

船上的暗格中塞着一把燧发枪,那是专门为星期日准备的。

除此之外,星期日还带着陈舟的“宝贝疙瘩”——陈氏1662步枪。

与陈舟最初制造的版本相比,此时的陈氏步枪又有改进。

尽管陈舟还没造出子弹底火,但借助两台机床的力量,他已经可以制造铜制子弹了。

与铅制子弹或木壳子弹相比,铜制子弹穿透力更强、稳定性更高,更加精准,陈舟总共造出了三十多发,全部交给了星期日。

若不是岛上还有些土著,手里需要有把防身利器的话,陈舟甚至想把左轮手枪都交给星期日。

毕竟星期日干的可是开疆拓土级别的大事,首次行动,一旦成功,后续岛上的人口就会源源不断地增加。

为了使这件事成功率变高,陈舟愿意提供他力所能及的所有帮助。

……

武器方面,无论是美猎反曲弓还是陈氏步枪,都是能碾压土著甚至碾压西班牙人的利器。

近战武器中,多功能军刀的实用性显然不适合正面搏杀。

不过陈舟自始至终都没有想过让三人小队正面对抗土著战士——

他们从事的工作是潜伏,俘虏及撤退,真要打硬仗,只登岛区区三个人可不是对手。

但凡事都有意外,既然闯入土著的大本营,谁也不敢保证不会发生计划之外的冲突,陈舟再三考虑,还是给科苏和库鲁带上了刺刀。

至于星期日,他还是喜欢他那把长刀,尽管那长刀的材质远不如刺刀,对星期日来说却是最趁手的。

有枪的人若是被逼到近战这个份儿上,多半是山穷水尽了。

在这方面,陈舟没有执意要求星期日必须用什么武器,只要他能攥紧手中的枪,冷静地瞄准射击就行。

莫说枪械的威力,对土著而言,宏亮的枪声本身就是一种震慑精神的武器。

……

“嗯,千万记好我跟你交代过的。”

陈舟的目光微不可察地飘向库鲁和科苏。

他在提醒星期日,真到万不得已的时刻,一定不能逞强,必要的时候,可以放弃这两个人,只要自己能安全返回就行。

星期日点了点头,抬起手腕,看了看手表上的时间,小声道。

“时间到了。”

“那就出发吧!祝你们行动顺利。”

知道时间不早了,担心再拖下去会影响登岛时间,陈舟向三人小队挥了挥手。

三人随即单膝下跪,向他行了个礼,转过身踏入浅水,起锚升帆,伴着暮光渐渐朝着远方驶去了。

……

目送帆船远去,陈舟心中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儿。

尽管他很清楚,星期日与现代的同龄人截然不同,这个土著少年经历过苦难,经历过生死搏杀,经历过地狱一般的生活。

但在他看来,星期日与自己的晚辈,甚至是自己的孩子没什么不同。

这个满心忠诚于他,愿意为他上刀山下火海的家伙,其实并没有蒙受太多恩惠。

在岛上,他既要干活,又要学习训练,遇到关键大事,还得用瘦弱的肩膀挑起大梁,有时候陈舟甚至觉得自己这样对待星期日过于苛刻了。

可是,谁叫土著们生自17世纪呢,在这个落后且野蛮的时代,大多数人都没有选择的权力。

与那些早已死于饥饿、疾病或是冲突的孩童相比,或许星期日已足够幸运了。

……

三人小队不知道他们的首领心中所想。

此刻,他们正控制着船帆,劈波破浪,在蔚蓝的大海上一路向前。

作为小队的眼睛,科苏的注意力最为集中,他将背包卸下,放到了船舱内,不时抬头望望天,再看看手中的指南针。

土著们判断方位基本离不开日月星辰,科苏也不例外。

不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使他懂得了如何利用星座确认方位,再根据他所了解的方位信息,推测小岛的位置。

这些知识与指南针相配合,就能避免他们在海上迷路。

在岛屿上学习的时候,科苏觉得自己已经将指南针的使用方式牢牢地记在脑海中了。

不想真到实际运用的时候,他大脑却一片混乱,摆弄着指南针,只能看到那根红色的指针转来转去,心里却对方位失去了判断。

……

升起船帆的小船在海上行驶有一会儿了。

星期日坐在船头,靠着船帮闭目养神。

风鼓动船帆的声音,海水涌动的声音不绝于耳,船体摇晃着宛如摇篮,而这声音就像催眠曲,使人困意翻涌。

然而星期日心系行动细节,丝毫没有困意。

他等了许久,都未等到科苏出声修正方向,心中不由疑惑——

“莫非前进的方向一直都是正确的”

随即他否认了自己的猜测。

“不可能有这么巧的事,科苏到底在搞什么鬼”

……

突然睁开眼,在船上起身。

星期日的步伐丝毫未受到船体摇晃的影响,走到了科苏身旁。

“我们前进的方向是正确的吗你为什么不调整船帆”

科苏仍低着头摆弄着手中的指南针,听到这话才抬起头来,哭丧着脸问。

“哪里是北”

“妈的!”

见科苏这副模样,星期日只觉一股怒火直冲天灵盖,恨不得一刀把科苏宰了直接丢进海里喂鱼。

平时训练都好好的,到了实战他反而掉链子了。

早知道他这副德性,还不如劝劝“天神”,让斑马跟着一起行动呢。

……

一把夺过科苏手中的指南针,静待指针停稳后,星期日为科苏指明了方位。

随后他也不敢养精蓄锐了,就瞪着眼睛,一边问科苏问题,一边帮助其调整前进方位。

在开始行动前,他预想过许多个失败的可能,唯独没想过自己会因迷路而失败。

作为小队的领导者,星期日绝不能允许这种低级错误发生,他宁愿在与同族的战斗中战死,也不能接受这样失败的结局。

……

领导者对整个行动的所有细节都有最基本的了解。

行动之前,科苏也曾跟陈舟、跟星期六星期日讲过小岛的具体方位,星期六和陈舟甚至还根据他的描述绘制过小岛的大致方位图。

身在海上,因行动而紧张,科苏只是暂时慌了神,在星期日的帮助下,他很快就找回了状态。

待他冷静后,太阳已完全落山。

万里无云,群星挂在夜空。

海面一片漆黑,只在起伏的浪尖上映出点点微光。

船上昏暗无比,几乎看不清指南针,科苏仰望夜空,正准备根据星辰继续指引方向,却见星期日从背包中掏出了一根短棒。

他轻轻一按短棒,短棒顿时发出了明黄色光芒。

这光芒有些朦胧,远不像工厂二楼的灯具一般明亮,但足以照亮指南针,为三人提供视野。

看着星期日手中那根造型奇特的灯,科苏并未多言,只是专注地盯着指南针,默默调整着船帆。

当然,调整船帆的时候,他心中想的是——

首领对这小子可真好,连这种会发光的神器都给了他。

他不知道的是,星期日手中这个“灯”,不仅能发光,还能发声呢——

这是随奥特曼皮套一起送来的神光棒,发光只是它最基础的功能,若是按动另一个键,神光棒“唱”起就像阳光穿过黑暗,才是件有趣的事。

……

土著从未有过在夜间赶路的经历,他们最多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出发,避过上午火辣的太阳。

对科苏而言,这次重返故地,突袭部落的行动,也算别开生面。

他尽可能地利用自己在部落中学到的知识和从首领那里掌握的所谓“科学”,不断修正着方位,调整船帆,不时还要划一划船桨。

而三人之中的最后一人——库鲁。

在整个过程中,他始终一言不发,只是坐在船舱内,注视着星期日和科苏的一举一动。

若不是星期日在船上走动时偶尔路过他身边,恐怕都要以为这家伙根本没上船了。

出发前自信满满,真到了快登岛时,想起科苏糟糕的表现还有库鲁这个闷葫芦,星期日心里不由犯嘀咕,带着这两个“奇葩”,他真能顺利完成任务吗

……

因科苏最早的纰漏,帆船的方向偏离了正确航线。

好在星期日及时发现了错误,并加以修正,他们才没有迷失在茫茫大海之中。

尽管如此,耽误些时间是不可避免的。

本来下午七点钟就能抵达小岛,被科苏这么一搞,直到晚九点,站在船头手持单筒望远镜的星期日才观察到小岛的轮廓。

通过陈舟的教育,星期日早就明白了海洋究竟有多么庞大,他们的岛屿相对整个地球而言又是多么渺小。

在这茫茫大海上,每座岛屿都分外稀有,并非随意前进就能找到。

因此在看到远处模糊的巨大阴影后,他立时判断,航线还是被成功矫正了。

虽然他们迟到,但他们并未缺席。

……

“科苏,你看看,这是不是你们的岛”

拍拍科苏的肩膀,星期日将单筒望远镜递给他。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星期日又拍了拍库鲁的肩膀。

“你说你们家居住在岛屿哪个方位快跟科苏说,这样才有希望找到你的老婆孩子。

还有,赶紧把食物拿出来,按照计划,我们该补充体力,为行动做准备了。”

库鲁虽然一直靠着船帮一动不动,其实他心里比谁都急切,比谁都清醒,紧张。

当星期日的手掌碰到他的肩膀,他立即如一根绷紧的弹簧站了起来。

听完吩咐,他快速且不慌乱地取下背包,从中掏出了高热量的食物和水,分成三份分别放在了星期日、科苏和自己身前。

随后他清了清嗓子,尽量用最为标准的汉语,跟科苏讲起自己那间简陋的房屋到底位于岛屿哪个位置。

科苏和库鲁虽然同时被俘虏,但大部落扩张后,一批一批吸纳的人口实在太多,位于中层和最底层的二人平时并没有多少交集。

只有听过库鲁细致的讲述,科苏才能判断出他家具体的位置。

其实在陈舟制定的行动计划中,原本并没有找到库鲁妻儿的这一项。

随意在边缘地带俘虏十几名土著很容易,若是有目的地救人,难度将提高好几个级别。

陈舟生怕星期日因为帮助库鲁送了命,早就交代过,让他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自己斟酌。

星期日之所以在这时询问,就是想知道,这次行动到底有没有希望顺便救下库鲁的妻儿,这关系到后续的登岛路线。

……

库鲁也明白这一点,跟科苏讲述的时候,他再三强调,自己的家就在靠近海岸的位置,距离部落中心很远,是个较为偏僻的地方。

只要他老婆孩子还在那个小屋居住,救出他们根本不会有什么风险。

而且他还可以亲自出面劝说妻儿,他的孩子见到他以后,一定不会抵抗,也不会大声叫喊。

对于这一点,科苏频频点头,星期日却不置可否。

他心道。

“你也不看看你现在的打扮,和土著还有哪里相像。

你老婆孩子看到你,能认出你就怪了。

待会进了木屋,直接打晕捆住才是最好的选择,让你跟他们说话,那得耽误多少时间。”

不过这话星期日并没有说出口。

此刻他一手馒头,一手巧克力,一边咀嚼一边费劲地吞咽,时不时还要喝口水防止太噎,根本没时间搭理库鲁和科苏。

反正上了岸以后,所有事都得听他的。

具体该怎么执行,库鲁和科苏说了都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