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钱氏乐道:“只要你娃肚皮能塞得下,不浪费就成。”

这当然只是客气话,村里的果树不多,家家都看得紧,平常舍不得买零嘴,就靠着那一两棵果树解馋呢,有的人家还会把好的果子选出来卖。

宋元真要去摘了周家的梨子,一个小偷的骂名就背上了。

几人谢过钱氏,离开周家范围,宋英把手中的梨塞给了宋元。

宋元道:“姐姐你吃,我刚才就是逗钱奶奶的。”

“我和雁行姐分一个就是了。”宋英摇头,她想起以前来过年路过周家时,钱氏给宋天宋元糖果,却只给她抓一把瓜子。

现在她长大了,糖果也是想吃就吃,不馋那一口,能够理解钱氏的行为。

糖果不便宜,同村的小孩给她拜年,她作为一个长辈,只给孩子们瓜子,会被其他人家说小气。

村里孩子不少,买一小袋糖果,一人一颗都能分出去大半,再有亲戚的小孩来,就基本没有多的。

这种情况下,能省一颗是一颗。

可小时候的她即便理解这些,也不能释怀,她那时候只是个小孩子,被区别对待了就是会难过呀,就是会觉得自己不讨喜。

这次钱氏本来是只想给他们一个梨,偏偏是梨,偏偏今儿又是中秋,话出口才想起来,没有办法,只能咬牙再多给几个。

她是有名的大夫,雁行在城里开铺子,宋天在衙门里办差,对比之下,钱氏这一次选择不给还在村里读书的宋元。

宋元看着梨,“可是梨不能分呀。”

“无妨,我和你雁行姐感情深,一个梨可分不开我们。”

罗雁行也是道:“我和你姐分着吃的梨可多了去了,以前还有小香三个人,现在我们俩分,不差这一个。

小菜园子呀,你好好念书,下月初嘉湖书院就要收新弟子,你要是能通过考试,以后距离我们可就近了。

嘉湖书院门口有个卖包子的老头,就住我们隔壁,你要是在里面读书,想吃什么就让他给我们带话,我们给你送去,或者你直接来家里吃,方便得很。

不然去了清水书院,那就远得很,我们平时又忙,可不能时常顾着你。”

她本想以此激励宋元好好读书,不想宋元坚定道:“我想好了,我只考嘉湖书院,今年考不上就明年,明年考不上就后年,反正一定得考上!

考上了嘉湖书院,以后再去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

罗雁行呆了呆,宋元以前的志向仅限于考秀才,压根不敢奢望自己能去考举人,今儿这是打鸡血了吗?连考进士都说出口了!

宋英同样有些意外,但没有打击他的自信,“好好温书,姐姐相信你一定能考上。”

宋元郑重点头,他也要成为有本事的人,要让家里人不忽视他的话。

回到城里,宋天先驾着马车送她们回家,跳下马车,宋英道:“要吃了晚饭再走吗?”

“不了,这会儿时间还早,我先去把马车还了,再回府衙去。”

今儿雇马车回去,本来还想着试试能不能说服家里给他买匹马,现在是没戏了,早些把马车还回去,省得看着闹心。

“也行,休沐有空来家里吃饭。”想了想,宋英还是决定解释几句,“今儿的事情我不是针对你,奶奶他们违反约定,我若轻轻揭过,以后更不把我的话当回事了。

这件事情你要怪,只能怪奶奶他们不遵守约定。当然,如果你硬要怪我不近人情,那也无所谓。”

“我知道,姐你放心,我分得清是非对错,你也是被逼。”

宋英不管他是真这样认为,还是只是口头上说说,她自问问心无愧。

她转身往里走,罗雁行忙跟上,“什么情况呀?今儿我就觉得你不对劲,钱奶奶那番话,按照以前,你早噎得她说不出话来了。”

“我觉得早上宋天有句话说的没错,笑脸迎人确实好使,特别是配上足够的实力。”

“什么意思?”

宋天怔住了,笑脸配上足够的实力……

英诺轩后面天井里,罗雁行追着问:“你家今儿究竟什么情况呀?你奶奶他们没遵守什么约定?”

“先前我不是以给宋天……”当下,宋英将中午的事情细细说了。

“袁清这家伙动作真快呀,眉月不是说他初九离开后就没回去过么,什么时候说服他家里人的?

不会是那天放榜回去他就行动了吧?这也太快了!真想跟他学学怎么说服人,我也好回去对付我爹娘。”

“你可别想了,他是袁家的宝贝疙瘩,他的话在袁家很有分量。”宋英虽不知道袁清具体是如何说服家里人的,但大概能猜到一些。

“你应该跟我学,受疼爱的孩子,撒撒娇卖卖惨就能成,咱们这些不招人疼的,就只能打蛇打七寸,捏住要害!”

“就像你今儿中午这样?”罗雁行扬了扬眉,“其实我觉得你今儿没必要,他们这次同意的亲事,本就是你想要的。

而且等你嫁出去,也就不会再跟他们多打交道,何必再多费唇舌。你就不怕他们不肯给钱,干脆回绝了袁家的亲事?”

“不,很有必要,这是第一回,若不把规矩立住,下次再有这样的事情他们也会罔顾我的意愿,一次次把胆子养大了,不知道会给我弄出什么事来。

至于亲事,他们比我还舍不得。”

夜晚,杏花村。

田猎户夫妇到了宋家,“李婶子,我看宋英今儿回来了,你给她说了我家虎娃的事吗?”

心梗了一下午的李氏更心塞了,“这事成不了,天娃的差事是恰巧赶上张师爷有求于英娃,衙门里的差事不是那么好得的。

算了算了,这钱你们拿回去吧。”

田猎户失望不已,但想了想还是把钱推回去,“我们不着急,等下次有机会了,你让宋英帮个忙。”

有了今儿中午的经历,李氏哪里还敢去跟宋英张这个口,亲堂弟的差事,她都能说搅黄就搅黄,不近一点人情。

要是收了这钱,即便后面她一时高兴答应帮忙,哪天惹到了,又给搅黄,那她在村里还有什么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