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9章

老太太忙摆摆手:“抚安王府里现下没个男主人在,你去了于礼不合。”

这理由听着很有道理,但母子俩都清楚,这不过是摆在明面上搪塞旁人的,都是亲家,真要见一面问个安什么的,让老太太一旁作陪即可,哪有什么不合礼数的道理。

宋恪松在官场摸爬滚打久了,眼明心亮。

母亲这话一出,他就明白了,立马拱手作揖,再无不应了。

母子二人又欢欢喜喜说了会子话,丹娘就过来了。

丹娘刚刚料理好外院的事情。

家塾内外的账也要理顺,入冬后的采办更是忙得停不下来。

可别小看这些教书先生与学子的每日开销,银钱倒是另一回事了,往往细枝末节格外当心。

还有原先开设的书院,也要细致打点,再添置一二。

虽说明年没有特设的春闱,但众学子忙活着读书上进却是一刻不能停的。

门外的丫鬟打起门帘子,丹娘匆匆进门,对着宋恪松行了个大礼:“见过父亲。”

见着这个女儿,宋恪松心里是欢喜大过复杂。

如今在同僚之中,谁不羡慕他有这样能干的闺女?

不但嫁得好,自身又有能耐,夫妻二人都颇得圣眷。

这是旁人想都想不来的。

“好好,你如今身子可养好了?之前那么远的路程下来,也是辛苦了。”宋恪松关怀道。

“多谢父亲关心,女儿这几日都养胖了不少呢。”

丹娘立马坐在老太太身边,像块牛皮糖似的黏在老太太左右。

老太太似乎也习惯了被孙女这样依偎着,半点不觉得腻歪。

倒是宋恪松头一回瞧见这样,一时半会适应不了,说话时眼睛都不知道往哪儿放。

祖孙三人说起话来,宋恪松难免聊到自己的几个儿子。

说到宋竹砷在任上做得不错,又要升个半级时,丹娘打心眼里替六哥两口子高兴:“这么说来,六嫂嫂当真红星高照,是有福气之人呢!瞧瞧六哥他们小日子过得多红火呀!”

宋恪松笑了。

笑容也就维持了堪堪一会儿,又变得苦涩。

庶子过得好,他当然开心。

可若是嫡子这头过得一般般,他又会觉得很不是滋味。

这个嫡子指的就是宋竹砾。

却说宋竹砾不是去了京郊附近的州县外任,这个结果让全家满意,却唯独没能让当事人顺心。

宋竹砾的不快活是写在脸上的。

他本就恃才傲物,眼高于顶。

虽说确实有真本事在身上,可总是这样的性子行走官场了又有几人能与他相处得来?

在任上做了没多少日子,宋恪松就收到了好友的来信。

对方在信中写得很委婉,大约说是宋竹砾很有才华,提出的见解也很新鲜独到,但就是不容他人,与其他同僚相处起来经常有摩擦。

一开始,宋恪松还以为儿子需要时间适应。

但又过了一些时日,人家的书信来得越来越频繁。

信里的措辞也越来越直白。

这会宋恪松总算明白了,就是自家儿子心有不甘,与其他人相处不来,常常意见不合,以至于闹到上峰跟前。

要不是因为他是故人之子,有好友的一份情分在,怕是宋竹砾早就被孤立了。

为此,宋恪松甚至特地跑了一趟。

到了儿子跟前,却被对方引经论典、据理力争了一通,说的他哑口无言,不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