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星光 作品
第237章 县城轰动(一)
他坐在床边,深深吸了口气,让清新的晨风带走余下的睡意。
然后,他站起身,身体有些僵硬,毕竟年纪已不小,但心中那份为李向明画展奔走的热情却让他丝毫不觉疲惫。
穿过静寂的走廊,老朱来到书房。他打开灯,光线再次亮起,照亮了他昨晚工作到深夜的桌面。
他取出手提包中的文件夹,仔细检查了每一页,确保没有遗漏任何一处可能影响申请结果的细节。
随后,老朱换上一身整洁的衣服,准备出门再去拜访两位在艺术界有影响力的老朋友。
他们一直以来都对李向明的才华给予高度评价,老朱相信他们的推荐将为这份申请材料增添不少分量。
走在清晨的街头,四九城逐渐苏醒。
街道两旁的店铺开始营业,行人也渐渐多了起来。
老朱的脚步坚定有力,每一步都透露出他对这次任务的重视与期待。
他首先来到了陈老师的家。陈老师是一位资深的艺术批评家,对年轻艺术家特别关照。
老朱轻轻敲响了门,门缓缓打开,露出了陈老师慈祥的面容。
“逸民啊,这么早就来找我,有什么事吗?”陈老师微笑着问。
“陈老师,是关于李向明的事情。”老朱一边说,一边从包里拿出准备好的材料递给陈老师。
陈老师接过材料,戴上眼镜认真阅读起来。
随着他的翻阅,脸上的表情变得越来越满意。
“向明这孩子,的确很有天赋。我很高兴为他写推荐。”
说完,陈老师在材料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带着陈老师的签名,老朱又前往了另一位朋友赵教授的住所。
赵教授是一位著名的美术史学家,对艺术的洞察力非常深刻。
同样的过程,赵教授也毫不犹豫地在申请材料上签了字。
有了两位重量级人物的签字,老朱心中的底气更足了。
他感谢了两位朋友的支持,再去让之前说好的两个朋友签字,然后跟他们告别后直奔文化局。
抵达文化局,老朱整理了一下衣服和材料,深呼吸一番,然后大步走进了大楼。
在接待台,他表明了自己的来意,工作人员告诉他相关负责人正在开会,让他稍等。
老朱坐在等候区的椅子上,耐心地等待。
虽然心中有些紧张,但他对自己准备的材料充满信心。
终于,一位颇有官威的年轻人出现在老朱的视线中,工作人员向他介绍这位便是负责审批展览申请的官员。
老朱迎了上去,礼貌地自我介绍并递交了申请材料。
官员不认识在画界大名鼎鼎的老朱接过文件,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对材料的厚度有些意外。
“我会仔细阅读的,如果有任何问题,我们会联系你。”
官员淡淡地说,然后转身离开。
老朱知道,自己能做的已经全都做了,剩下的只能等待。
他默默地离开了文化局,心中虽有忐忑,但也充满了希望。
回到家中,老朱回到自己的书房。他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世界,心中默默祈祷着。
他相信,只要有机会,李向明定能以他的才华惊艳所有人。
很快,在文化局的一间宽敞的会议室内,墙上挂着几幅名家的字画,沉重的书架上摆满了关于艺术史的典籍。
这里通常是静谧的,只有偶尔翻动书页的声音和低语的交谈。
但今天,这份宁静被打破了。
老朱的申请材料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文化局的官员们围坐在长桌旁,每个人的面前都放着一份厚厚的文件夹,那是老朱辛苦准备的申请材料。
“这李向明,真有那么厉害?”
一位戴着金边眼镜的中年官员怀疑地问道,他的目光紧盯着材料中的描述,似乎想从中找出一丝夸张的成分。
“我见过他的几幅作品,的确非同凡响。”
另一位年轻一些的官员回应道,他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已经预见到了这位新星的未来。
随着材料的逐一翻阅,会议室内的空气似乎也变得紧张起来。
有人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人则皱着眉头,显得有些不置可否。
“这个老朱,每次都能发现这样的人才。”
局长终于开口了,他的声音沉稳有力,一语定音。
他是一位见多识广的长者,对艺术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听到局长的评价,会议室内的其他人都安静下来,他们知道,局长的话就是最终的决定。
果然,不久后,李向明的个展申请得到了批准。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文化局,每个人都在讨论这个即将冉冉升起的新星——李向明。
有的人感到惊讶,有的人感到好奇,还有的人感到嫉妒。
“听说了吗?李向明的个展是由老朱推荐的。”
一个年轻的女官员在办公室里小声地说。
“是啊,这下有意思了,得看看这位年轻人究竟有什么本事。”
她的同事回应道,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而在老朱的圈子里,这个消息更是引起了一阵轰动。
黄云山大师第一时间来找老朱。
“逸民,你的申请通过了!”黄云山的声音中充满了赞许。
“都是向明自己的努力。”老朱谦虚地回答,但心中难掩自豪。
而在李向明那边,当年他得知自己的个展申请被批准时,他很是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