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谅666 作品

第697章

“天庭来犯,仙佛意图灭我大秦,奴役我大秦子民,难道我大秦就不能反之杀上仙界?”

“未来。”

“我大秦不仅仅只有作为人族的他族族群。”

“地仙界存在万族,他们之中有不少饱受仙神欺压,这些就是我大秦未来拉拢和俘获的目标。”

“这些已经完全归于我大秦掌控的人族族群相比于未来地仙界之上的万族,他们反倒是自己人了。”

“诸卿,只要我大秦强盛,无论是何等族群都可用。”

“只不过一切都要建立在绝对的实力,绝对的掌控之下。”

赵封环视群臣,意味深长的说道。

听着赵封所言。

大殿内的群臣也都面带思虑之色。

“太子所言,朕,已明白。”

“还是那句话。”

“诸卿未来的眼界不要只局限于凡俗王朝。”

“吾大秦如今已是运朝,未来又未必不能取天庭而代之。”

嬴政笑了一声,声音之中带着一种强烈的野心。

听到这。

群臣的表情都变得炙热了起来。

“取天庭而代之。”

“作为大秦臣子的我们岂不是可以成神?”

“成神,长生不死,执掌神权?”

“这…这真的可以做到吗?”

大殿内群臣的表情都变得惊异,炙热,还有一种贪婪。

“这么大一个天下都被大秦拿下来了。”

“大秦未来就是杀上仙界,取天庭而代之。”

“难道,诸卿惧了?”

嬴政笑了笑,声音却变得无比肃穆。

而此刻。

所有朝臣全部都回过神来,面带狂热,还有更为浓烈的野心。

“臣等誓死效忠陛下,誓死效忠太子。”

“他日,吾大秦必可杀上仙界,取天庭而代之。”

满朝文武都齐声高呼道。

此刻。

嬴政与赵封直接给群臣树立了又一个目标。

如今凡间已定。

群臣之任似乎也松懈了不少,正好,给予他们定下一个更大的期许。

夺天庭,取而代之!

“一年时间过去。”

“天庭还未派兵下界。”

“此番或许不同于上一次,天庭绝对会派遣更多的天兵天将下界。”赵封缓缓开口说道。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嬴政笑了一声。

“如今。”

“还是要先行将凡间气运彻底吞噬,化为国运,晋运朝。”

“更多国运加身,我大秦臣子方可修炼更快。”赵封笑着对着嬴政说道。

“不错。”

嬴政眼中也露出了一抹期待之色。

当即。

造圣庭运转。

一声嘶鸣。

虚空之上,国运汇聚,直接显化出了大秦的国运玄鸟。

四百七十丈之大的图腾之身,令整个虚空都笼罩在了国运威压之下。

而国运显化。

无形之中的九鼎也是随之呼应。

原本笼罩整个大秦疆域的无形结界也是显现了出来。

“吾大秦之疆域,气运当归大秦。”

“气运化国运。”

嬴政一声威喝。

玄鸟凌空而立。

整个凡间的气运都向着玄鸟汇聚而临。

随着气运融入。

玄鸟的图腾之身也开始迅速的扩张。

五百丈。

五百五十丈。

六百丈……

“整个凡间气运应该足可将大秦推到帝朝之境。”

“入了帝朝后,大秦运朝也是达到了凡间的顶级层次了,属于运朝真正的权柄也可用了。”赵封目光之中带着期待之色。

在满朝,甚至整个咸阳城子民的关注下。

玄鸟显化的图腾越来越大。

终于。

达到了一个临界点。

七百丈!

八百丈!

最终定格八百三十丈!

这已然是帝朝中品。

“今。”

“大秦晋帝朝。”

看着已经成功融入了整个凡间气运的玄鸟,嬴政兴奋的大喊道。

随后。

镇国玉玺出现在了手中。

“朕以大秦帝朝皇帝之名,赐吾大秦臣子,将士,国运加身。”

“吾大秦各州州牧,以官印可调动一州国运加身,御敌杀敌。”

“吾大秦各郡郡守,以官印可调动一郡国运加身,御敌杀敌。”

“吾大秦各郡县丞,以官印可调动一县国运加身,御敌杀敌。”嬴政威声喝道。

随着嬴政的话音落下。

相应的权

柄就立刻赋予了大秦镇守一方的官吏。

这,就是晋升帝朝之后得到的运朝权柄之力。

“陛下圣明。”

群臣纷纷高呼。

“凡吾大秦之疆域。”

“以国运为主,以九鼎为辅,九州结界,镇大秦天下。”

赵封紧随着,操纵国运之力,九鼎再次散开,镇大秦疆域之九极,九州结界将整个凡间都笼罩在了其中。

在九州结界庇护之下。

以国运之力。

仙神灾厄之力难入。

以九鼎之力,疆域内风调雨顺。

上古人族处境极为艰难,为何能够在巫妖两族那般强盛之下生存?

一,人族自强不息。

二,九鼎之力,护人族之根基。

以九鼎之力护人族疆域,让妖神之灾厄神力无法影响人族。

朝议散去!

“封儿。”

“你是不是准备去仙界了?”

当大殿内只剩下了嬴政父子两人后,嬴政就忍不住的问道。

“爹,此话怎讲?”赵封笑着反问道。

“直觉。”

嬴政一笑。

“不愧是我爹。”

“猜的真准。”

赵封笑着打趣了一句,随后道:“是啊!”

“一昧的防守并非我所愿。”

“此番只待天庭再来攻势,将之全灭后。”

“我就准备杀上仙界了。”

“只不过不会那般高调,一步步蚕食。”赵封笑着说道。

“你准备如何做?”

嬴政关切问道。

“大秦昔日是如何扫平六国一统神州的?”赵封笑着反问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