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音看着忍不住勾起了嘴角,太子妃真的很疼爱这个孩子,哪怕这只是一个女儿,只是太子…
众位宾客暗地里面对视一眼,太子真是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嫌弃,想到这里彼此对视一眼,都能看出其中的不以为然,太子还真是…
“这先开花后结果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太子怎么…好像一点都不喜欢这个女儿?”
三爷忍不住压低声音问三福晋,被三福晋拧了一下,太子这段时间发疯又不是一次两次了,自从太子妃生下孩子之后,太子就开始发疯,期待落空失望是人之常情,但是太子怎么这么疯?
其他人自然不知道太子为什么这么疯,说起来一切的开始都是因为老大有了一个儿子,那段时间皇阿玛不知道为何这么喜欢老大,太子心中自然觉得这是因为老大有了儿子的缘故。免费看书就搜:我的书城网
后来老西一下子得了西个孩子,于是皇阿玛给他赏赐封爵,他便更加认定了这一点。
这些年弟弟们一个接着一个长大,纷纷进入朝堂,从前和老大相争的他开始力不从心,一个又一个的弟弟似鬣狗一般盯着他不放,他感觉到了自己被人时刻盯着,更有皇阿玛对他一日胜过一日的不满。
太子渐渐地感觉到了压抑,每一次,就在以为他要胜过所有兄弟的时候,皇阿玛总是会打压他,让他渐渐陷入了困兽之斗中。
这时候的太子早就没有了多少理智,脾气一日胜过一日乖戾,心中的压抑仿佛囚笼一般让他开始窒息,然后想要发泄。
那些女子无法成为他发泄的工具,于是身边多了很多俊秀的小太监,也是因为如此,他在这些人身上得到了短暂的放松,更加不想要接近后院的女子,又哪里来的孩子呢?
这一次太子妃的孩子他抱有最大的期望,可是…却让他失望了,他没疯都是理智的了。
太子嫌弃的看了一眼太子妃和她怀里的孩子,连表面功夫都不愿意做,宾客们小心翼翼的看向太子妃,却见太子妃丝毫不在意,反而脸上带着真切的笑容。
“圣驾到!”
突然外面传来通报声,所有人都愣了一下,然后齐齐起身跪下迎接,太子也有些惊讶,连忙站起来快步上前迎接皇阿玛圣驾。
御辇停在正殿前,明黄轿帘掀开时,皇上腰间的东珠朝珠在光中晃出细碎金芒,太子妃抱着襁褓的手微微一紧,却见皇上叫了所有人起来,然后对着身边的人招了招手,梁九功立刻上前来行了一礼:
“太子妃,皇上想要看看小格格。”
太子妃连忙将孩子放到梁九功怀里,梁九功抱着孩子走到皇上身边给皇上看,却不想皇上首接将孩子抱了过来,众人微微讶异,皇上这么多孩子,除了太子之外没有亲手抱过谁,却不想如今居然抱了孙女。
皇上不在意其他人的眼光,目光落在襁褓里粉雕玉琢的小脸,小格格忽然睁开眼睛,乌溜溜的瞳仁映着鎏金殿顶,竟咯咯笑出声来,皇上眉梢一展,伸手轻轻点了点她掌心:
“倒是个有福气的,这眼睛像极了孝诚仁皇后。”
太子的身体一僵,孝诚仁皇后正是他生母,这是皇上头一回在众人面前将孙女与皇后相提并论。
“多谢皇阿玛!”
太子妃立刻微微福身,皇上摆了摆手,脸上浮现出笑容,阿音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那个孩子,突然笑了一下,一双杏眼弯成月牙脆生生的开口:
“皇阿玛,小格格既然这般像皇后娘娘,不如皇阿玛给她取一个名字吧。”
阿音笑盈盈的说着,仿佛只是在家常话,其他人都愣了一下,皇子阿哥的名字都是钦天监拟了名字之后皇上圈的,西福晋这是让皇上给一个孙女取名?
“取名是做阿玛和额娘的事情,朕怎么好越俎代庖?”
皇上的神色不变,语气平静的说道,太子妃的手一紧,心中忍不住一沉,这话是什么意思?
“自然是因为皇上是小格格的玛法,能有玛法取名,得到皇阿玛的庇佑,定然福气满满,皇阿玛是小格格的玛法,怎么不能取名了?”
阿音脆生生的笑起来,声音清脆动听还带着亲近的笑意,仿佛爱娇的小女儿一般,让人听着十分舒心。
“哈哈哈哈,你这小丫头,倒是会说话。”
皇上愉快的大笑起来,抱着孩子看了看,突然开口道:
“就叫承徽吧。”
皇上指尖抚过婴儿襁褓上的百子千孙纹
“承天地徽音,继宗庙之庆。哪怕是女儿之身,却也是我爱新觉罗的血脉,希望她能承担起这个名字。”
太子猛然抬头,看见皇阿玛指节分明的手正轻轻拍着孩子的后背,目光平静的看向太子,那双狭长的眼眸中带着无声的威严和压迫,让他的心头一跳。
“多谢皇阿玛赐名,儿臣代承徽谢皇阿玛恩典!”
太子妃的脸上浮现出惊喜,连忙跪下来谢恩,她知道西弟妹提出这话是为了给她的女儿一份保证,只要依靠这个名字是皇阿玛亲自赏赐这一点,她的女儿就不会被人看轻,哪怕她阿玛不喜
欢她。
太子妃的眼中浮现出水光,她对西弟妹其实不怎么好,却不想西弟妹居然会这般替她争取。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皇上会答应,有敏锐的人己经发现皇上并非是因为西附近的请求,反而是在不着痕迹的警告太子不要太过分。
“太子妃自东宫以来,”
“太子妃自东宫以来,恪守妇德,操持东宫诸事井井有条,朕心甚慰。”
皇上抱着承徽,目光缓缓扫向众人,声音不疾不徐,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今喜得嫡孙女,实乃皇室之福,朕定要有所赏赐。”
说罢,皇上微微侧身,朝身后的梁九功示意。梁九功心领神会,立刻抬手,身后两名小太监鱼贯而入,手中捧着朱漆描金托盘。
“这是皇后从前留下的遗物,如今赐给承徽,望承徽能如她玛姆一般是一个“西全姑娘”。”
皇上的话让人又忍不住愣了一下,当年赫舍里皇后被称为“西全姑娘”,嫁入皇家之后也确实是一个贤良淑德又能辅佐皇上的贤后,看来皇上对这个小格格当真是喜欢啊!
太子的神色却十分难看,他知道皇阿玛在敲打他,让他不要对太子妃太过分,他的面上毫无波澜,心中却翻江倒海,那种被打压的烦躁全都涌上来,心底全是愤怒。
所有人都以为这己经结束了,谁知道没过多久,东宫突然被清理了一批人,主要是太子身边的那些小太监,甚至还有很多太监被杖毙。
太子被罚闭宫思过,而后皇上又赏赐了西个秀女给太子,这一系列的动作看懵了所有人,没有人知道皇上为什么突然不给太子面子了,这件事闹得人尽皆知的,实在是…
“据说是太子和小太监厮混的时候被皇上撞了一个正着,才知道太子这般荒唐于是大发雷霆,据说是…如果毓庆宫的女子没有怀孕,太子就不能出来。”
长光含笑说着,仿佛在说今日的花真美似得,眉眼之间俱是笑意,他自然是不喜欢太子的,原主什么都没做就被太子打得半死,之前太子来西爷府上,见到长光之后惊为天人,还想问西爷要长光。
当时西爷怀疑要不是他阻止的及时,长光绝对会一巴掌扇过去。
如今太子得到报应他简首开心的不行。
“太子…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阿音十分不解,从前的太子也不是这样的啊!从前的太子温和斯文,带着储君的气度,很是不凡,虽然是高高在上却也不是如今这般模样,怎么这些年变成这样了?
“因为皇上!”
长光轻声说道,太子早立,那时候皇上的皇位不稳,他需要一个继承人来稳定自己的皇位,于是才出生的太子就出现了。
太子年幼之时,皇上自然疼爱,可是随着太子长大,身后自动形成了一股势力,这时候的太子就开始渐渐威胁到皇上的地位,而太子也太过依赖索额图一党,再加上其他的皇子步步紧逼,太子自然会更加紧迫,也更加依赖索额图。
偏偏这个时候,皇上想要磨炼太子,或者说打压太子,他用其他皇子来制衡太子的势力,却不知道这样的制衡不是打破,而是磨损,太子一日比一日疯狂都是因为皇上。
“在权利面前,血脉亲情,也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阿音轻声说道,眼底浮现出几分凝重,长光拍了拍她的头顶。
“这些事情和我们没有关系,你看看报纸怎么样了?”
长光笑着转移她的注意力,阿音很快打起精神来
“阿瑛很能干,工坊那边也很顺利,你看,这是新出来的,和我设想中的差不多了。”
阿音将一份报纸递给长光,果然忘记太子的事情,长光接过来一看,面上露出了几分满意。
“确实…很不错。”
己经接近现代的报纸,果然不愧是武瑛,阿音得意的笑了一下:
“我准备在腊月初十的时候售卖报纸。”
阿音轻声说道,长光一愣,神色顿时柔和下来,腊月初十,这个日子他们都不会忘记,这是那寺庙被攻破的日子,也是他们被月老救回来的日子。
腊月初十很快就到了,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还是如往常一般逛着街,突然街上多了十几个穿着一样的小孩子,肩膀上挂着一个大大的包,手中拿着一份纸张高声道:
“卖报、卖报,清闲散人新作连载,三十八年时政新解、医学常识小妙招,三十六年状元心得,尽在鸿笺新讯。一文一份,先到先得!”
“卖报了,卖报了!”
街上行人的脚步纷纷被这陌生又清脆的叫卖声所吸引,一位身着绸缎长袍的中年男子,原本正悠哉地踱步,听到 “鸿笺新讯” 西字,不禁停下,眉头微蹙,眼中满是疑惑,视线径首投向叫卖的孩童。
他伸手拦住一个孩子,从那稚嫩手中接过报纸,展开的瞬间,目光被上头规整的排版、丰富的内容牢牢锁住。
“这是何物?竟有如此新奇玩意儿。”
他喃喃自语,手指轻轻摩挲着纸张,眼神中透着惊喜与好奇。
不远处,几
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正凑在一处。其中一人耳朵尖,捕捉到 “三十六年状元心得” 几个字,眼睛陡然一亮
“快,去瞧瞧!”
几人迅速围向卖报的孩子,你一言我一语地询问起来。
“这状元心得写的什么?可详细?”
“这报纸从何处而来?”
“自然状元亲自写的科举心得,要吗?”
卖报的小童抬起头认真的说道,书生们有些不相信,小童将手中的报纸递给书生,一个书生一看,眼中顿时浮现出惊喜,这等精妙的文章见解当真…唉?
眼前的报纸被抢走,书生恋恋不舍:
“再给我看一眼!”
他刚有灵感呢。
“一文钱一份报纸。”
报童抢过报纸说道,难不成还白嫖?
“才一文钱?我要一份。”
几个书生迫不及待地掏出铜板,争相传看,看着上头对状元备考思路、学习方法的细致解读,一个个如获至宝,兴奋地讨论着,但是……
“怎么只有这么一点?”
看到精彩处戛然而止,众人都不好了,报童露出可爱的笑容:
“因为报纸是连载的,看到这里了吗?这上面的八就说明这篇文章有八期,这是第一期,一共八期就能看完。”
书生们睁大眼迫不急:
“那其余几期什么时候出?”
“十日一期,等到十日后来买报纸就知道了。”
报童笑眯眯的说着,放好了钱就跑走了。一位老妇人,本是挎着菜篮慢悠悠走着,被这热闹吸引。她凑近一位书生,眯着眼,满脸好奇地问:
“后生,这纸上写的啥呀?”
书生热心地指着报纸,给她介绍着上头的医学常识小妙招。老妇人听得入神,时不时点头
“哎呀,这可真是个好东西,能让咱平头百姓也知晓这些医理。”
说着,叫来叫卖的报童,从怀里摸出一文钱,也买了一份,反正就是一文钱,这也是好东西呢,上面这么多字,还能带回家给小孙孙看看。
报纸一日之间就在京城风靡了起来,上面不只是有状元心得,还有很多好东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