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乐 作品

第224章 深光影视头顶只有一片天!

第224章深光影视头顶只有一片天!

下午两点半。

沈良把张辉军、田壮壮、老穆三人一一送走,然后又带着老何去了办公室。

老何好像有点事。

“老师,这个是我从韩总那边顺来的茶叶。”

沈良给老何泡上一杯大红袍。

“听说是老茶树上的。”

“老不老不清楚,但应该不差。”

老何嗅了一口茶香,呵呵一笑。

“还是你厉害,换成二旁人,哪有机会顺茶叶。”

“老师要是喜欢,我给你包上,回头我再去中影顺一点。”

“算了。”

老何摇了摇头。

“这茶叶太精贵,我一个教书的,喝那么好的茶叶干什么”

喝完茶,老何聊起了正事。

“小良,张离最近接了一个本子,是刘河平写的电视剧,历史正剧题材,写的是明朝故事。”

“因为投资比较大,他们最近正在找投资方,不知道你们深光有没有投资古装历史正剧的打算”

一听到这话,沈良顿时知道是哪部剧了。

那部金句频出,被网友们誉为‘权谋天板’的《大明王朝1566》。

剧是好剧,亏本也是亏本,不过,如果换作深光影视来运作,未必会亏本。

前世《大明王朝1566》收视率惨淡,一来跟剧情、节奏有关系,拍的太正。

信息密度又高。

要带脑子看。

凡是需要带脑子的剧,受众天然不多。

另一方面,收视率低也跟播出平台有关系。

湘南卫视的受众是什么

青少年为主。

女性观众占比又要更多一点。

让一帮十几岁、二十来岁的追星族去看《大明王朝1566》,放踏马十遍,收视率也高不起来。

“张导,刘河平老师的大作,肯定不差。”

说话间,沈良已经做出了决定。

“老师,细说。”

“好。”

老何缓缓道来。

“这个剧最早是海口官方准备筹拍的,那边是海瑞的故乡嘛,后来,他们找到刘河平,委托他进行创作。”

“刘河平前前后后了三年时间才写好剧本。”

“那个本子我看了,是架空故事,主题是海瑞和嘉靖之间的战争,私货不少,题材有点敏感。”

“不过,这部剧有海口官方背书,刘河平和张离又找了记委监察部电教中心负责指导,题材把控、审核方面,不会有什么问题。”

“大概投资多少钱”

“4-5000万。”

老何补充道:“琼省文化产业扶持基金投了500万,《雍正王朝》、《走向共和》的投资方同道影视、星城电视台、央视也在洽谈。”

“央视的投资意向不是很强烈,但如果拍了,他们愿意采购。”

“我听张离那边说,缺口大概还有2-3000万左右。”

“老师,哪天你把本子要过来吧,我们内部先讨论讨论。”

毕竟是自己人,沈良直言道。

“如果本子确实合适,深光影视就投了,不过,老师,我也有条件。”

“什么条件”

“如果真投了,我要往剧组里塞人。”

“塞多少”

“十几个吧。”

“啊”

老何先是一惊,他以为沈良要塞演员,转眼,他便呵呵一笑。

“如果真成了,这事,我替张离答应了,让他好好给你锻炼锻炼团队,他要是不教,我就住在他们剧组。”

张离也是78级摄影系毕业,跟老穆、老何、张辉军、老谋子、顾常伟等人都是同班同学。

所以,老何这话一点都不夸张。

“那就麻烦老师了,深光没怎么拍过古装剧,有老师、张老师帮忙看着,那再好不过。”

虽然深光影视之前投了《仙剑》、《武林外传》、《欢天喜地七仙女》三部古装剧。

但它们和《大明王朝1566》不是一个路子。

它们都属于戏说、轻喜剧、偏偶像剧的路线,服化道方面不是特别精细。

所以。

当时投拍,沈良根本没有锻炼人的意思。

他怕练废了。

《大明王朝1566》不一样,从那边偷师,回头不论是拍历史正剧,还是古装电影,那都能用到。

真能学到东西。

“放心,坑了谁,也不能坑了你。”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老何也知道沈良心动了,接着,他直接拍着胸脯道。

“老张要是敢坑了你,回头我把他给埋到北戴河去。”

“老师,那也不至于。”

老何的行动很快。

隔天,他就把剧本送到了深光影视。

剧本一到,沈良立刻把程好、陶坤、阙晓泽、江波、马威、张文博等人叫到一起。

一起看完剧本,沈良简单地介绍了一遍项目近况,然后道。

“大家都有什么意见,畅所欲言。”

眼见没人主动,他直接点名。

“老陶,你先说。”

“本子写得很好,拍好了,又是一部《雍正王朝》,我觉得可以投一笔,适当的扩展一下公司的业务范围。”

这个回答,沈良很满意。

在场的几人当中,陶坤揣摩上意的本事,堪称一流。

有人开头,接下来的几人先后发言。

“本子确实很好,不过,这部剧的台词写得有点晦涩,当下市场上接受度更高的是戏说风格。”

央视出身的马威,明显更了解市场情况,说着,他语气一顿。

“我觉得不太合适投资,如果投资金额低一倍,或许可以投。”

“我赞成老马的意见。”

阙晓泽跟着附和道。

“眼下小荧幕上的历史剧,清宫剧更多,相关的服化道开支也更低,《大明王朝》走的是正剧风,如果投拍,单单这一块的开支就不会低。”

“而且,它的题材有点敏感,私货也不少,刘河平老师之所以架空,多半是方便借古喻今。”

此话一出,现场的氛围活泼了不少。

《大明王朝》的私货确实多了一点,跟《亮剑》导演张乾递过来的那部《天道》一样多。

《亮剑》是海润的项目,投资总额1600万,对于一部军旅题材的电视剧,堪称大手笔。

这种项目当然要多找几个投资方共摊风险。

都知道深光影视有钱,常季红就找到了程好,沈良一看《亮剑》来了,闭着眼睛小投500万。

不投更多,那是因为人家只给了那么多份额。

在影视合作中,这也是常态,缺钱的项目,既想要钱,又不敢让一家投太多。

近三分之一的份额,不塞人怎么行

武樾和黄博都被塞进了《亮剑》剧组。

拍完亮剑,两人差不多无缝进组《新上海滩》。

然后。

《亮剑》的导演张乾就把《天道》递到了深光影视,这部剧,海润没敢投。

私货太多,风险太大。

沈良不怕这些,小小地接了过来,先买断小说改编权和剧本版权。

什么时候拍。

待定。

“我认为可以投。”

江波举起手道。

“这部戏是大制作,是正剧,我赞同坤哥的意见,公司应该拓展一下业务范围。

而且,张导和老板的老师是同学,跟组的时候,张导不会吝啬指点。”

“我也同意。”

话音刚落,程好也发表了意见。

“我在《李卫当官》剧组接触过刘河平老师,他不是那种高产的编剧,但刘河平老师出品的剧本,必属精品。

另外,在拟定的演员名单里,都是实力派,成品不会差。”

一看老板娘也支持,剩下的张文博等人,纷纷转变口径。

毕竟,老板娘和老板是睡一个被窝里的,她这么提,多半是老板的意思。

老板都同意了,他们不同意,那也得同意。

借用《大明王朝1566》里的一句台词。

这深光影视头顶只有一片天!

“好,既然大部分人都同意,那就投了。”

片刻后,沈良拍板道。

“老陶,你安排一下,拟一批进组名单,李炳强、李伟然、孙立、谢泽、韩琰、李然他们,都打包塞过去。”

“好。”

陶坤点了点头,记下这几个人的名字。

能被老板点名的人,那得多关注。

其中,李炳强、韩琰、李然需要重点关注,因为他们三个都是摄影系出来的。

李炳强是97级专升本班,韩琰、李然是摄影系01级本科班。

他们三个是嫡系!

另外三个人,谢泽是02级摄影系进修班,孙立、李伟然则是94级导演系毕业。

94级导演系的乌二善当初也在考察名单里,不过,老板把他给否了。

记下人名后,陶坤心里暗自感慨。

不怪学校把老板当宝贝。

瞧瞧老板的格局,培养人才,那是真下血本啊。

中影韩三坪喜欢老板,也不是没道理。

这踏马都是在给华语电影输血,输送人才。

像老板这样愿意,敢于栽培新人的老板,太少,太少。

回头得给那帮老伙计、小崽子们上上课。

都是恩情啊。

至于,公司投拍的剧集很少用北电表演学院的学生,那踏马不是老板不给机会。

而是……

不提也罢。

核心主演当不上,边边角角还是可以给的。

其实,如果不是太拉跨,老板也不介意推一推。

01级学妹黄圣伊就是典型。

她都吃了多少资源

还有高职班的黄博、周怡围,老板也没亏待。

年内开拍的《疯狂的石头》,黄博演的黑皮,那个角色虽然不是主角,但很出彩。

周怡围那边的资源也不差,即将进入筹备的《士兵突击》,除了男一号定了王保强,其他的角色,只要形象合适,随便他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