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驾、”夜色如墨,唯有那清冷的月光洒落在大地上,勾勒出模糊的轮廓。
桃夭骑在马背上,前额的一缕秀发在呼啸的夜风中肆意飞舞,仿佛是挣脱束缚的精灵。
她今日一身简单至极的装扮,高高束起的马尾辫随着骏马的奔驰上下跃动,恰似那在风中飞舞的蒲公英,轻盈而又充满着漂泊感。
白日里,她便私下将一应事务都交代得清楚,还特意把自己书写的《作为婢女的职业操守》副本郑重地交到了碧玺和玲珑手中。
在离开言府之时,桃夭心怀感恩,特意一一去看望了各房夫人和姨娘。
来到陈氏和梅氏的住处,屋内烛光摇曳。陈氏和梅氏眼中满是不舍,泪水在眼眶中打转,问道:“桃夭,你真的要走了?”
桃夭走上前去,握住两位姨娘的手,轻声安慰:“姨娘,你们要好好的,若是有缘,桃夭定会回来看望你们。”
陈氏和梅氏连忙点头,陈氏急切地说:“那你一定要回来看我们啊。”梅氏也附和着:“你这一走,少之他该伤心了。”
“还有雪儿、”桃夭心中一阵酸涩,眼眶微红,却还是笑道:“姨娘放心,我会记挂着大家的。”
告别姨娘们时,她们纷纷拿出钱财,想要塞给桃夭,以表心意。
桃夭却婉拒了她们的好意,说道:“姨娘们的心意桃夭领了,但钱财桃夭不能收,姨娘们自己留着用。”
之后,她又来到大夫人裴氏的住处。
她走进屋内,在裴氏面前跪下,庄重地行了三叩首之礼,声音诚挚:“这些年承蒙夫人的恩待,桃夭感激不尽。就此别过,愿夫人身体安康,心想事成。”
裴氏看着眼前的桃夭,心中满是复杂,有不舍,更有对她成长的欣慰,轻叹一声说道:“你这丫头,快起来吧。陈嬷嬷知道你要走,心里难受,都不愿意见你了。”
裴氏虽有诸多不舍,但她心里明白,如今的桃夭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懵懂的小婢女了,她有着自己的路要走。
“也罢,此行,多有艰难,你可要保重。”桃夭抬起头,眼中闪着光芒,说道:“桃夭明白。”说罢,再次拜别大夫人,即便裴氏也拿出一些珍贵的物件想要赠予她,桃夭依旧没有接受,带着一身决然转身离去。
为了不让其他人太过留意,桃夭选择在夜晚离开。
马蹄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她孤身上路,不敢有丝毫的停留。
身着男装的她还特意精心化了点妆,只见她原本明亮动人的眼睛上戴着一副自制的眼镜框架。
那眼镜框架是她对照自己的脸型,花费了不少心思,用布条和竹子巧妙合并做成的。
她希望以此来遮挡一下自己出众的姿容,以免在路途中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然而,桃夭并不知道,她这一路并非如自己所想的那般孤身一人。
“殿下,她出府了。”就在桃夭离开言府不多时,从一间隐蔽的别院之中,走出几道黑影。
借着微弱的月光,可以看出为首之人身形高大,他动作利落地上马,骏马嘶鸣一声,很快就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与此同时,又有两道身影迅速翻身上马,“驾、驾、”三匹快马动作一致地往桃夭离开的方向疾驰而去,马蹄扬起的尘土在月光下弥漫开来。
原来,二皇子箫隼参加完婚宴后,便回到了皇城。
可仅仅过了几日后,他又毅然折返南州。
促使他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竟是他想要把那个勾人心智的小婢女桃夭抓过去,让她成为自己的奴隶。
而另一边,三皇子箫珩得到桃夭离开的禀报时,已经是两天之后了。
“什么?桃夭走了?什么时候?”箫珩听到这个消息,瞬间从座椅上站起,侍卫低着头,小心翼翼地回答道:“两日前、”箫珩怒目而视,大声质问道:“为何现在才告诉我?”
侍卫踌躇说道:“请殿下恕罪。实在是因为,最近您忙于大皇子府的事情,属下实在不忍拿此事打扰您,这才没有及时通报。”
“她去哪了?”箫珩强压着怒火,急切追问。
“根据线报,应该是去千荡山了。”侍卫声音愈发低沉。
“是回言老太君身边了?”箫珩喃喃猜测。
“还有……”侍卫欲言又止,神色颇为犹豫。
“还有什么?”箫珩不耐烦地皱眉,催促道。
“还有二皇子,两日前也离京了。”侍卫终于鼓足勇气说道。
“他也走了?”箫珩心中一凛,突然想到那日在言府花园,箫隼轻薄桃夭的画面。
顿时,一种难以名状的危机感涌上心头,他急道:“刘娘呢?将她找来。”
“诺。”侍卫领命,匆忙退下,脚步声在寂静的殿中渐行渐远。
夜色渐渐加深,墨色如漆,仿佛要将世间万物都吞噬。
桃夭独自骑着马在蜿蜒的小道上奔驰,四周静谧得有些可怕,偶尔传来的虫鸣声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突兀。
她不敢有丝毫懈怠,一刻不停地赶路,风声在耳边呼啸而过,似在催促她加快。
昨日,她赶到千荡山,见到老太君,说明自己的想法,老太君就支持她。并且给她折现了银两和银票,还交代她路上小心。
拜别老太君后,桃夭又去看望了村民。向他们说明了自己要回老家的打算,村民们纷纷不舍,还有年轻男子想与她同行。
却都被桃夭一一婉拒了。
夜色阑珊,在她身后不远处,二皇子箫隼带领着两名侍卫,正不疾不徐地跟着她。
箫隼骑在马上,身姿挺拔,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前方,似乎要穿透这无尽的黑夜一般。
“殿下,我们就这么跟着吗?”
“嗯。”既然她马不停蹄,那他就陪她走一程。
他想起桃夭那灵动的模样,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抹邪笑:“小婢女,看你这次还能跑到哪里去,本皇子定要将你抓回去,好好调教一番。”
与此同时,三皇子箫珩这边的刘娘得到主子的命令,前往千荡山,可刚到庄子就扑了个空。
“姑娘已经走了一日了。”老人告诉她,这么快?刘娘没有多做停留,而是顺着老人指点的方向追赶,逃夭而去。
两日前,她进入殿内:“殿下,唤奴婢前来,所为何事?”皇子道:“你速去千荡山追赶桃夭,务必护她周全。
若是可以就将她带回来。但倘若她有什么事情要办,你就留在她身边,随时传书告知本殿。”
“诺,奴婢遵命。”
“还有,二皇子或许也在那头,你可留意小心。”
“是。”就这样,她一人一马追赶桃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