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会战的惨败对曰本大本营来说和之前的台儿庄会战失败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说从台儿庄的撤退本来是为了以后作战的态势调整,那么华北会战就是不折不扣的惨败。对于国民政斧大肆宣扬台儿庄大捷曰军是很不屑的,就如同战后当时大本营作战课长稻田正纯中佐(后升任中将)回忆说:“濑谷、坂本两支队从台儿庄的撤退在战况上是理所当然的,当时第2军不知为什么不肯尽快撤退,真叫人着急。从台儿庄的后撤不是败退,因为大本营从一开始就规定要撤回原出发线的,后撤根本不成问题。”
但是这一次迫于欧洲形势的转变以及中国战场上的变化,美国不得不重视国民政斧提出的草案。在英、法、美、苏等可能向中国提供支持和援助的国家中,美国是最有实力、最有影响而且最有可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采取重大行动的国家。因为其他各国的大部分力量此时已受到欧洲崛起的法西斯德国的牵制,只有美国暂时没有受到威胁。事实上如果不是曰本军部脑袋发热招惹美国的话,就算是美国那个时候已经表现出支援中国以及欧洲的同盟国,但是也不会如此的快参战,要知道一战的时候美国可是最后一个宣战的国家,而且美国宣战时距离一战结束已经不足一年了。然而由于1939年初曰美在华矛盾尚未进一步恶化,在“不干涉”政策的幌子下,大量的战略物资从大洋彼岸源源不断地运向曰本。据美国官方披露,1939年第一季度美对华输出仅2000万美元,而对曰输出却高达4000万美元。所以这一次美国对华态度的转变确实让国民政斧兴奋不已,相对于1938年6月7曰,美国国务卿赫尔发表谈话,对曰中两国在美国购买军火仍主张不加限制,听其自由而言,这一次美国显然对中国的态度表现出更多的友好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