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黄唐颜 作品

第39章 周前会

虱子事件发生后的那个星期天晚上,黄青文组织教师开了一场会。本文搜:红宝石文学 免费阅读

以前的老校长从来不会在星期天开会,因为星期天属于老师的休息时间。

九洞村村小大多数是民办老师,住得不远,家里有地,上完课还得回到家种地,所以时间对他们来说也是宝贵的,但黄青文当了校长以后,都会在星期天晚上召集老师们开周前会。

很多老师嘴里不说,但心里多多少少有怨言。

周前会的时候,黄青文会总结上一周的问题,布置下一周的任务。

在这次周前会上,黄青文提出了几个问题。

首先,他觉得孩子们的家长并没有把孩子的学习放在第一位,每天大家都是踩着上课的点而来,踏着放学的铃声而去,回到家,不是抱起弟弟妹妹,就是拿起火钳镰刀。

家长把劳动力看得很重要,以至于孩子们非常辛苦,每天下午上课的时候,总是有很多孩子疲惫不堪,在课堂上打瞌睡。

虽然老师们口头上也说了要回去午休,但并没有家长能让孩子好好睡午觉。

黄青文提出,从下周开始,孩子们在学校午睡了再回家。

他的提议引来了老师们的侧目,三年级的吴老师是个秃顶的中年男老师,他不由得问道:“那午睡时间谁来管?”

黄青文说:“这就要辛苦老师们了,顺便,老师们也顺带趴在讲台上休息了。”

吴老师不说话,低下了头。

黄青文知道大家心里有意见,但他决定这件事不征求大家的意见,首接定下来。

然后,他提出了第二件事,关于孩子们的卫生。

老师们自然希望每个孩子都干干净净,但身处农村,孩子们一回到家就要干农活,指甲里藏污纳垢不可避免,衣服上也沾满了泥浆草汁,老师自己都不能保证每天穿得一尘不染,更别说学生了。

“卫生咱也没少说,但那是家长做得不到位,咱是老师,只有教育的义务,咱也没办法帮他们洗手洗衣服呀!”蒲公英老师顶着她的卷卷头,无可奈何地说。

“是,咱不可能让孩子做到一尘不染,但咱绝对不能让孩子身上长虱子,衣服袖口起酱子,如果有这样的孩子,咱作为老师,应该去家访,亲自跟孩子的家长讲一讲。”

说到这里的时候,蒲正义的脸上挂不住了,他一下子想到了蒲文龙,觉得黄青文在指责他这个当教师的不负责任。

其实蒲文龙的家他最了解了,蒲文龙的母亲死了,父亲在橘子园帮人家守橘子,很少回家,一个大老粗,能让孩子吃上饭有学上就算不错了,穿着方面他根本不顾上。

蒲正义尽管不满意黄老师的话,但也只是沉着脸没发作。

黄老师说的第三件事,让蒲正义非常不舒服。

黄老师在周前会上,提出了教育的方式方法。

他说话的语气很委婉,也是用讨论的方式来进行这个话题的。

他让大家讨论,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该不该动手,有没有比“暴力教育”更好的方式方法。

蒲正义立马想到了他这周用教鞭打孩子的事情。

他噌地站了起来,说:“黄校长,三字经里说了,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家长是第一关,老师是第二关,有些孩子就是父亲教育不严才犯错,如果老师再不好好教育,这孩子就废了!至于该不该打孩子,我也没什么好说的,就再沿用一句老话‘棍棒底下出好人!’”

蒲正义的指向己经很明确了,他觉得黄青文在周前会上说这个,其实就是在指责他打了自家孩子,是在公报私仇。

蒲正义说这话的时候是很有底气的,他教了一辈子书,凡是被他教过的孩子,很少有不挨打的。

家长们对他打孩子,没有谁提出反对意见,都是夸他“打得好”,他甚至觉得那些有出息的孩子都是自己用棍子教育出来的,那些表现平庸的孩子如果没有自己的严厉教育,说不定会走向犯罪的道路,可现在黄青文竟然质疑自己一辈子的教育方式,这不是公报私仇又是什么?

其他几位老师并不知道麦浪的事,他们没有蒲正义那样愤愤然的态度,对教育孩子的方式也提出了意见,总结起来就一条:乡下的孩子太野了,如果只是单纯的说服教育,对他们来说只是下了一场毛毛雨,孩子们转过身就忘了错误。

如果犯错惩罚的力度太小,那孩子们就会轻易再犯错。

黄青文摇了摇头,说:“我不赞同棍棒教育,其实有时候,爱的力量大到你们无法想象。”

“爱的教育”像一颗钉子,在这一周的周前会上只露了个头,就被老师们的铁锤砸回去了,但钉子一旦插入,就有感觉,老师们己经开始反思这个问题了,当然,除了固执的蒲正义。

星期一中午,老师就将孩子们留在学校午睡了。

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麻雀在午睡的钟声响起之后,一个个像萝卜一样整整齐齐地进了自己的坑,趴在桌子上,闭上了双眼。

要不是讲台上趴着老师,孩

子们是断然不肯安然入睡的,但老师双目炯炯地看着呢,孩子们不肯睡也只好假寐。

假寐不到十分钟,瞌睡虫就把他们吞噬了,他们各自进入了甜美的梦乡,连流出了哈喇子也浑然不知。

下午上课,蒲家祠里生龙活虎,那些叽叽喳喳的鸟儿们精神百倍,欢蹦乱跳,黄青文看着朝气蓬勃的少年们学得踏实,玩得痛快,心里十分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