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黄唐颜 作品

第114章 有人举报你

星期一中午,九洞村小学来了两个人,一个男的一个女的,穿得朴素,干净,给人一种严肃的感觉。本文搜:e小说 免费阅读

两人见还没放学,便自顾自地坐到了黄青文的办公室里。

放学后,黄青文回到办公室,看见两个陌生人坐在那里,吃了一惊。

其实蒲正义比黄青文早看到这两个人,他大概也猜到了两个人的身份,但他选择了视而不见,一放学就回家了。

两个人是教育局的,女的叫张良艳,男的叫胡达林。

见黄青文回到办公室,两个人都站了起来,胡达林问:“请问你就是黄青文黄校长吗?”

黄青文点了点头,他疑惑地问:“您二位是?”

“我们是县教育局的,我叫胡达林,她叫张良艳。”

黄青文赶紧招呼两人坐下,又忙着去拿杯子倒水。

“两位领导是来检查九洞村小校的教学工作吧?实在抱歉了,我不知道两位要来,再加上今天上午一上午都有课,有失远迎。”

两人对看了一眼,脸色有些严肃。

张良艳说:“算是吧,我们这次来,一是来看看这里的教学情况,二是有一件事情要处理。”

胡达林见黄青文忙着找茶叶,便说:“黄校长,你别忙活了,先坐下吧,我们要跟你了解一些情况。”

于是,黄青文便在办公桌的对面坐下了。

“不好意思啊黄校长,我们收到了一份举报你的材料,今天主要是来核实的,所以没有提前跟你打招呼。”胡达林说。

“什么材料?举报我的材料?”黄青文吃惊地抬起了头。

“是的,为了保护举报人的隐私,不暴露他的笔迹,我这里抄了一份,你看看吧。”

胡达林说着,把一张写满了字的信签纸放到了黄青文面前。

黄青文接过来,怀着复杂的心情看完了那份材料。

材料上列举了他到九洞村学校来工作以后,犯下的所谓的种种错误。

还有些是提出的质疑,举报者请求上级部门对这些事情加以调查,弄清原委后,给当地老百姓一个合理的交代。

举报材料里的第1条说黄青文在教学工作方面有诸多不合理的地方。

以往所有的校长都是以教学为主,可是自从黄青文来到九洞村小学以后,仅仅凭着自己的感觉,做了很多改革。这些改革没有上级文件批示,全是他自己个人的想法,都是一些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举报材料里的第2条说他仗着自己是校长,两个孩子都没有交学费,不仅没有交学费,还用校长的官威压迫老师和家长,让他们捐款,这给学校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而捐款得来的钱,他不顾其余真正困难同学的反对,怀着私心全部用在了他喜欢的一个同学身上。

举报材料里的第3条就是要求教育局查一查黄青文的男女关系。他不仅对班上一个叫百合的女同学特别关照,还跟百合的母亲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有人亲眼见他和百合的母亲拉拉扯扯,还亲耳听百合的母亲称,她肚子里的孩子是黄青文的。

黄青文看完了这些举报材料,真是汗流浃背。

都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还没有众口呢,就这一个人,这一份举报材料己经让黄青文觉得不寒而栗了。

他把材料往胡达林面前一放,说:“我不知道这份举报材料是谁写的,但是我敢保证这材料上面的事情。我都能解释得清楚。”

“哦,是吗?你的意思是这些事情其实都不是凭空捏造,而是一场误会?”张良艳以为黄青文会全盘否定,听他这样一说,不由得挑着眉毛望着他。

“前两条是不是误会,我相信你们会调查清楚的。至于第三条,完全是捕风捉影,这样不仅对我,对别人也是一种中伤,一种侮辱。”

“黄校长,你也别生气,举报的人都说了,有些问题只是怀疑,如果能借这次机会把事情澄清,也是一件好事。今天下午我会留在学校,胡达林同志去九洞村走访这里的老乡。在去之前,我们想先听听你的解释。”

黄青文也觉得说得有道理,这个举报的人并没有用肯定的语气来说第三条,第一条第二条也不是胡诌的,看来对方并不一定是要陷害自己。

“关于教学改革,我确实做了不少,我并没有单单拿教学成绩去跟以前比,因为我觉得不能光以分数去评判教学的成败。我承认我改革以后教师们的工作任务更重了,在咱们九洞村学校,基本上所有老师家里都有地,他们上完课以后要回家劳动,我的改革耽误了他们不少劳力,我想他们在这方面应该是有抱怨的。

“而第2条说我仗着自己的权势不给自己的孩子交学费,我完全没有那份心,但是这学期我也确实拿不出钱来,两个孩子的学费都还没交上,要等这个月发工资。

“这一点我己经跟孩子的班主任蒲正义老师说过了,不过我带头拖欠学费,给全校学生开了个不好的头,我确实错了。

“给学生捐款这件事,我承认是我组织的,捐的款也只用在了一个孩子

身上,但这个孩子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上学期期末,她以及她的家庭都遭受了巨大的变故,无论从哪方面看她都比其他几个失学被我劝回来的孩子更需要帮助。当然,我也只是募捐到了极少的一部分钱,要是钱足够的话,其他家里困难的孩子我又怎会不资助他们!

“至于最后一条,我不想做任何解释,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事情,你们去调查吧,但我有个请求,希望你们不要大张旗鼓地询问,我怕伤及无辜的人。”

张良艳详细地记下了黄青文说的话,末了,她让黄青文今天下午不能出学校,也不能私下跟其他老师交流。

黄青文明白了她的意思,他们是怕他出学校跟老乡们串通或者在学校私底下跟老师“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