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他山石,参悟大道

“是啊,前辈我悟了,与其到处求人传下修练道法,到最后也不一定适合我人族修练。免费看书搜索: 新天禧小说 ”

“为何我人族不能自己感悟真正适合自己的道法?”

“殊不知别人的暗中都有明码标价的,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

封铭氏如同醍醐灌顶一般,念头通达之下,将心中所想一股脑地说了出来。

听了他的话,风明露出慈父一般欣慰的表情。

人族与其他种族相比,差距最大的就是诞生时间太短,这是底蕴上的差距。

也意味着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一步步开始探索。

但好在,人族自己做为今后的天地主角,不仅仅是有着气运加身,更关键在于人族本身就是一个自强不息的种族。

并且如他所言,后来的太清老子为人族传下金丹大道。

更多的是为了分润人族气运,立下人族,证道成圣。

这便是暗中的明码标价。

虽然不能说太清老子的金丹大道对人族无用。

但他更加相信人族凭借自我身心感悟,悟出的道要更加适合自己修炼。

封铭氏能够悟到这一点,他对此十分满意。

“你很不错,我欲收你为义……记名弟子,你意下如何?”

听闻此言,封铭氏有些难为情。

刚才说了一大堆话,可都是当着对方面说出来的。

什么“万事不求人”、“求人矮半截”的,现在自己在拜他为师,刚才的豪言万丈难道都当没说过吗。

“这还犹豫什么,赶紧拜师啊,尊主大人可还没收过弟子,你还是第一个,虽然只是记名弟子。”葫明嘟着小嘴揶揄道,语气之中带着一丝羡慕。

以后他可得叫这个人族一声“师兄”了。

封铭氏也不再扭捏,赶紧行了拜师礼,“弟子拜见师父。”

他猛地瞪眼,心中暗道:“师父也是父……”

风明笑着将他扶起,“你既然己经决定要自己悟道,为人族做出贡献,那我便赠你一件对悟道有很大帮助的宝物。”

说着,一块镌刻着各种铭文的石头被拿了出来。

“此乃他山石,是我用当年道祖分宝时的分宝崖所炼制,经过长时间阴阳之气的消磨,终究是磨平了它的棱角。”

“赐给现在的你正好合适。”

分宝崖做为一件放置宝物的存在,能承受诸多先天灵宝的禁制,说明它自身的品阶也很高。

关键的是,在长时间与诸多灵宝的接触之下,这些灵宝之中的先天禁制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分宝崖。

所以,在这块石头当中就隐藏了诸多大道,又被风明以阴阳之气加以小心炼制,对于悟道有着很大的帮助。

封铭氏接过他山石,表面光溜溜的,但接触到的瞬间,就像是三千大道从手中溜过一般。

“多谢师父,弟子代人族感谢师父赐宝。”

风明摆摆手,“去吧,你的作用对于人族至关重要。”

将封铭氏送走后,他就看到一个骑着青牛的老者缓缓向这边走来。

老者一甩拂尘,青牛停了下来

“贫道太清,见过道友。”

风明闻言不由得一愣,一向心高气傲,修行无为大道的太清老子竟然会主动向自己打招呼。

是自己修为提升,让他刮目相看了,还是他听到了自己与封铭氏的谈话?

反正也不用刻意隐瞒。

封铭氏感悟的人族大道与金丹大道,迟早有正面对决的那一天。

倒不如说他现在有些期待,到底谁能在人族当中掀起更大的浪花。

反正他是更加看好本身身为人族的封铭氏的。

“凤族风明,见过道友。”风明笑着回应。

“道友似乎很看好这个与你相似的人族?”太清老子面色依旧古井无波,看样子根本没将其放在眼里。

在他看来,这个人族样貌酷似风明,说不清有什么女娲和风明的谋算在里面。

但人族到底诞生的时间太短了,自身底蕴与积累太少,若要凭自身感悟一条适合自己的大道出来,那可是千难万难。

而自己做为己经斩去三尸的准圣后期强者,对于法则和道的领悟比那封铭氏要深刻不知多少倍。

人族的力量,究竟是太渺小了啊。

风明微微一笑,“道友可不要小看了他,此为异数,不是你能轻易推算得到的。”

“道友看好便是!”太清老子不以为意,驱使青牛就往人族族地而去。

待其走远,葫明撇撇嘴,“哪里来的牛鼻子老道,倔得很,和他那头牛一样。”

“尊主大人说人族行,那就一定行。”

风明摸了摸他的头,“行与不行,我们等着看就是了。”

葫明点点头,这次从南明之地出来那么久,可把他玩高兴了。

“尊主大人,我看上那老道腰间的葫芦了,能帮我把它抢来吗?”

风明弹了他脑袋

一下,这家伙总是给自己出一点鬼点子。

不过倒是可以试试。

这次不行,日后老子成了圣可就没机会了。

……

封铭氏在回到族地之后,便开始闭关,开始参悟起他山石。

里面的三千大道不断在脑中闪过,但他的修为终究是不够,大道飘过,却也只能像是过眼云烟一般,触碰不到。

这时,体内那一滴圣母精血开始发挥作用。

身处娲皇宫的女娲心有所感。

终究是自己创造的种族,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如何能割舍得下。

圣人伟力尝试施展,发现天道对此也持默认的态度。

一道玄黄金光开始加持在封铭氏的身上,助其感悟大道。

自此,眼前的大道不再虚无缥缈。

他的双手在金光加持之下,变得能够捕捉他山石之中的大道法则。

一条条拨弄之下,各种大道法则被他随意拨开。

不断尝试之下,终于开始有所领悟。

如此,便是过去了万年。

另一边,太清老子进入人族族地之后,一首以一个白衣老道的形象,骑着青牛在各处进行解惑、讲道。

在一次次与人族的交谈之中,他逐渐根据人族的资质、特性以及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入手,总结出了一套适合人族修练的大道。

这时,他体内那一缕鸿蒙紫气也跟着动了动。

他知道,这是他证道的时机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