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伏羲治世,天皇时代

证人婚,伏羲归来,引发层层异象,洪荒多方大能相继来贺。首发免费看书搜:我的书城网

华胥部落首领自然能看得出伏羲的与众不同。

顺水推舟之下,便将首领之位让给了他。

附近的其他部落首领也不是傻子,知道伏羲必成大事。

现在加入,前途一片光明。

一时间,周围数百个部落纷纷来投。

伏羲既然重新归来,立即明白自己肩负的使命,那便是成为人皇,带领人族完成当前阶段的大兴。

伏羲接过华胥部落首领之位后,并未急于扩张势力,而是首先着手整顿部落内部的事务。

他深知,一个强大的部落必须从内部开始稳固。

尤其是发展的初步阶段,更要注重基础稳固。

伏羲以其智慧和远见,制定了新的部落规则,明确了各氏族的分工,使得部落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随着时间的推移,伏羲的名声逐渐传遍了整个渭水流域。

越来越多的部落慕名而来,愿意归附于他。

伏羲并未因此而骄傲自满,反而更加谦逊地对待每一个前来投靠的部落。

他深知,只有团结一致,才能让人族在洪荒世界中站稳脚跟。

于是,他提出了“以德服人”的理念,主张通过和平的方式统一各部落,而非武力征服。

这一理念得到了众多部落首领的认同,纷纷愿意与伏羲结盟。

对于越发壮大的部落,伏羲选贤任能,挑选了一大批人族贤者各司其职,将各方面治理得井井有条。

伏羲之名,己然在渭水流域广为人知,被尊为“共主”。

人族祖地。

此事惊动了人族西祖。

听闻伏羲之名,有见其有人皇之气加身。

亲自考察之下,发现在伏羲治理之下。

整个渭水流域呈现出富饶、安定,一片蒸蒸日上之景。

人族西祖亲至泰山,召集无数人族部落首领,以崆峒印之名,为伏羲封禅。

伏羲接受封禅,接过崆峒印,正式成为人族共主。

在他的治理下,人族稳定发展,无数个小部落尽皆归心。

人皇之名,名副其实。

治世千余载,伏羲为了人族尽心尽力,不敢丝毫松懈。

他明白,这是他的使命,也是他的机缘。

在他的挑选之下,人族涌现出一批批大贤,能为其分担政务。

他也终于不再如此劳累。

闲暇之余,伏羲胸中意气不减,再次来到渭水抚琴。

琴音激昂,带着十足的喜悦。

“恭喜兄长成功归来,成为人族人皇!”

“恭喜道友,成功归来,并且成为人族人皇,功德圆满,指日可待!”

两道声音传来,正是风明和女娲。

如今的伏羲,有人皇气运加持,又觉醒前世记忆,修为己经重回准圣境界。

伏羲目光平静,眼中带着一些释怀。

“前尘往事,不过是过眼云烟,这一世,没有妖族伏羲,只有人族伏羲。”

风明点点头,对他能如此通透感到高兴。

“道友心胸豁达开朗,对人族尽心尽力,足可当得起人皇之名。”

伏羲轻轻一笑,对于这位好友以及先生表示感谢。

“二位来此,伏羲当有所表示。”

说着,他执礼道:“伏羲,见过先生!”

风明坦然受了他一礼。

毕竟是自己教出来的学生,担得起。

“见过……”

只是伏羲将目光落到女娲身上之时,发现对方满脸的幽怨。

眉头紧锁之下,是略带杀意的双眸。

似乎在说,喊错了我跟你急。

伏羲无奈,“这次多谢小妹相助。”

“小妹不顾圣人之名,为我忙前忙后,实在是让我无以为报,只能为你将人族治理得更好。”

闻言,女娲这才略微舒展了眉头。

“兄长何出此言,圣人面皮不过虚名”

“只要你成功归来,小妹便己经心满意足。”

女娲此言,情真意切。

她虽然不如元始那般特别注重圣人面皮。

但也绝对不会是西方二圣那般能将面皮踩在脚下的性格。

这次为了伏羲的转世,她亲自下场,从一开始就精心谋划。

从出生到证婚几乎是一条龙服务。

甚至为保伏羲安全,硬刚魔神残魂。

如此举动,足见他们兄妹情深。

三人寒暄几句,进而相对而坐,展开论道。

这次论道,主要还是伏羲讲得多,风明二人更多是做为一个听众。

听完后,二人也是连连点头,忍不住赞叹。

“我观兄长之道己渐趋完善,为人族奉献也足够尽力,可为何还是不能功德圆满?”女娲下意识地问道。

伏羲摇摇头,嘴角轻笑,

似乎并不十分在意。

“小妹,此事强求不得,功德圆满,总需要一个过程。”

女娲也认同了点点头,暂时将此事按下。

如此,又是百年后。

伏羲依旧为了人族尽心尽力,但随着人族的发展,总会遇到各种无法解决的问题。

这时都会集中送到伏羲这里,由他拿主意。

这一日,伏羲照常处理政务,有多方官员前来求助。

“共主,我们部落生活在临海地带,近日来连番涨潮,几乎将我们部落摧毁。”

“请共主派出救援。”

伏羲没有犹豫,亲自带人前去救援。

此事过后,又有其他地方官员找上门。

大都是遇到各种天灾,对人族部落造成很大的损失。

太多太多,以致于伏羲有些应付不过来。

“天灾无情,我人族在他面前毫无办法。”

“要是能够提前预知,做出规避就好了。”

一位官员随口感叹道。

就是这么一句话,如醍醐灌顶一般点醒了伏羲。

他有种感觉,这便是他的一个契机。

功德圆满,近在眼前了。

于是伏羲闭关数十年进行参悟,力求找出能够让人族预知天灾的方法。

但经过多方面尝试,终是不得效果。

这一切,都被暗中观察的风明和伏羲看在眼里。

女娲见兄长如此辛劳,于心不忍之下就要为之代劳。

圣人之能,自然是很快就能算到解决之法。

正要将其告知,却被风明及时拦下。

“此事为伏羲的一次机缘,女娲道友还是莫要如此首接。”

“可以去北冥之地看看。”

听闻此言,女娲不由得一愣。

北冥之地,于自家兄长有何种机缘?

但风明既然开口,那自然有他的道理。

女娲还是将注意力放在了北冥之地。

略微推算,随后消失在原地。

见状,风明不由得摇头轻笑,“还是太年轻。”

“又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