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澜天 作品

第217章 演习失败,重定策略

忍者”们撤退后,营地内一片寂静,只剩下铁甲军和玄甲军士兵们粗重的喘息声和心跳声。巴卡尔望着那些“忍者”消失的方向,眉头紧锁,脸上露出疑惑的表情,随后却又不禁笑出声来:“咱们的摄政王殿下一向不按常理出牌,大家小心了。”

这时,有士兵神色慌张,踉跄跑来,禀报道:“各位将军……大……大事不好了,我们的粮草……”话音未落,士兵的脸上已满是惊恐,仿佛见到了什么不可思议之事。

众人闻言,皆是心头一震,疑惑与震惊交织。粮草乃军队之命脉,若有所失,后果不堪设想。巴卡尔脸色骤变,急声问道:“粮草怎么了?快说!”

士兵咽了口唾沫,颤声道:“粮草……粮草被烧了!”

“什么?!”众人皆是大惊失色,难以置信地望着那士兵。粮草营地守卫森严,怎会如此轻易便被人烧毁?

这时,叶辰从黑夜中缓缓地走了出来,他的身影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高大,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带着一丝难以捉摸的笑意:“玄甲军,铁甲军营地,由于粮草被烧毁,此次演习结束,忍者获胜!”

众人皆满脸震惊,疑惑不解地望着叶辰。巴卡尔率先忍不住开口道:“王爷,这粮草守卫森严,怎会就这般轻易被烧?”他的声音中带着急切与不解。

叶辰见状,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微笑,他缓缓踱步至众人中央,目光如炬,扫视着每一个人。他沉声道:“刚刚某位指挥官下令,集结队伍反击,你们就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守卫粮草的将士也接到命令集结了,而不是原地防守。”

众人面面相觑,眼中满是震惊与疑惑。都俊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说道:“王爷,这……这我们确实未曾想到。”

叶辰接着说道:“玄甲军和铁甲军全军集结就是为了对付忍者,你们可有想过,忍者根本不会与你们正面交锋,而我所下达的撤退指令,亦是攻击指令,他们清楚的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哈赤挠了挠头,一脸困惑:“王爷,这实在是出乎我们意料,您这用兵之法,真是不按常理出牌啊!”

安巴尔皱着眉头,若有所思:“王爷,那按照您的意思,我们在实战中若是遇到此类情况,又当如何应对?”

叶辰目光坚定,朗声道:“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切不可墨守成规。你们需时刻保持警惕,洞察全局,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要懂得灵活应变,而非一味地遵循常规。”

安巴吉忍不住问道:“王爷,那这次演习失败,我们接下来该如何改进?”

叶辰微微一笑,说道:“从此次教训中总结经验,重新制定策略。记住,战争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有出其不意,才能克敌制胜。”

翌日,金国王宫,叶辰带着忽里岚和忽里馨上朝,只见忽里烈、忽里多、忽里尔大摇大摆地冲进大殿,他们是忽里那先可汗的亲兄弟,忽里岚和忽里馨的叔叔伯伯,由于常年驻守边疆,此次回城,气势汹汹,仿佛带着不可一世的傲气。

忽里烈率先开口道:“我们金国可汗去世,国不可一日无君,可是我们金国的内政,何时轮得到一个大夏人插手了?而可汗候选人,又怎能让两个公主继承?这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让列祖列宗蒙羞!”他的话语中充满了不屑与嘲讽,目光如刀,直视叶辰。

叶辰闻言,面带微笑道:“三位亲王,你们既然是忽里那先可汗的兄弟,难道不应该用心辅佐两位公主继承可汗之位吗?她们是先可汗的两个女儿,亦是正统,继承王位有何不可?”

忽里多冷哼一声,不屑地说道:“正统?女子如何能担当可汗之重任?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我们金国向来以武力和才能论英雄,可不是靠什么血统正统。”

叶辰嘲讽道:“你们所谓的武力和才能,难道就是这般狭隘短视?两位公主聪慧过人,心怀仁德,定能带领金国走向昌盛。”

忽里尔挑衅地指着叶辰:“你一个外邦之人,有何资格在此指手画脚?我们金国的事务,还轮不到你来插嘴!”

叶辰脸色一沉,严肃道:“我受先可汗所托,辅佐公主,自然有资格说话。你们如此冥顽不灵,不顾大局,是要陷金国于内乱吗?”

忽里烈愤怒地吼道:“内乱?哼!你少在这里危言耸听!我们不过是在维护金国的传统,女子执政,必遭他国耻笑。”

叶辰大声训斥道:“传统并非一成不变,时代在变,观念亦当更新。若只为了所谓的传统,而不顾国家的未来,你们便是金国的罪人!两位公主有勇有谋,何愁不能治理好国家?你们这般阻拦,究竟是何居心?”

忽里多瞪大眼睛争辩道:“我们的居心?我们一心为了金国的安稳,倒是你,不知使了什么手段,蛊惑先可汗做出这等荒唐决定。”

叶辰怒极反笑:“荒唐?真正荒唐的是你们的偏见与固执。若你们执意反对,那便是与整个金国为敌,与先可汗的遗愿为敌!”

忽里烈大声吼道:“我乃金国雍亲王,我的弟弟忽里多是宝亲王,忽里尔是安亲王,我们三人手握重兵,镇守边疆多年,立下赫赫战功,都未能获得摄政王之位,你区区一个大夏人,凭什么能做我金国的摄政王?”他的声音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傲气。

这时,忽里岚起身说道:“叶辰的摄政王之位是本宫封的,他不仅是摄政王,而且还是本宫的师父,不知伯伯和两位叔叔对此有何异议?”她的声音清冷而坚定,带着不容侵犯的威严,目光直视着三位亲王,眼神中满是不屑与嘲讽。

忽里烈闻言,脸色铁青,怒声道:“你这黄毛丫头,懂得什么治国之道?竟敢封一个外邦人为摄政王,简直荒谬至极!”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挑衅与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