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那谁谁 作品

甄嬛传(富察仪欣)13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惟璇闺翊化,端赖柔嘉之范;椒掖承辉,允资淑慎之仪。咨尔富察氏,毓质名门,秉心蕙质。静容婉娩,恪勤奉于椒庭;懿德柔明,夙夜襄乎内职。是用晋封尔为嫔,赐号曰&34;昭&34;。

尔其祗膺显命,益修德以协琼章;懋赞坤仪,永持身而延鸿祉。钦哉!【源自网络】

领侍卫内大臣富察马武作为怡欣封嫔的册封使,亲自带着仪仗来到延禧宫,又在内廷女官的带领下宣读圣旨。

怡欣自打听说皇上要封她为嫔,就知道家里大概把那‘铁桶大炮’的图纸和配方交给了雍正。

没瞧见年羹尧还在前边儿打着仗呢,雍正就直接给他官降好几级。抚远大将军的职位由岳中其接任,就连川陕总督的位置也被雍正给了他另一个心腹。

至于年羹尧,鉴于他多年屡立奇功,此次平乱也功劳不小,雍正来了个功过相抵,勉强给留了个参将的官职。

这一下不光是皇后和华妃,就连整个后宫,已经全都开始对怡欣忌惮了。

好家伙,人家宫斗也就是说个酸话、争个宠什么的。大不了今日你害我,明日我报复你。争来斗去的,也都是宫墙里边这点事儿,轻易也不会牵涉前朝家族。

结果就你富察氏不按照套路走,在后宫你是不争不抢、不言不语的好欺负的样子。可架不住但凡谁惹到你,你们富察家就咬着谁的家族不放!

这谁受得了?

满后宫的扒拉一遍,也没有谁的娘家能跟富察家对上不落下乘。就算是皇后的乌拉那拉家,还有太后的乌雅家也不行。

于是怡欣忽然发现,她在后宫的日子松快了许多。不管走到哪儿,见到的主子奴才永远对她客客气气。

就算皇后恨不能一碗药直接要了怡欣的命,可是每日请安也得端着一副慈和大度的笑脸。

就算华妃恨不能再赏怡欣个一丈红,可是每每碰见最多也就翻个白眼,说上几句酸话。就连她身边的周宁海和颂芝,也对现在的昭嫔娘娘毕恭毕敬。

就算太后担心怡欣威胁到皇后,也不得不顺着皇帝的意思,给了延禧宫一连串的赏赐。

此刻的怡欣已经跪着听了圣旨,又接了金册还行了六拜三跪三叩礼。

富察马武身为侄女的册封使,也是乐呵呵的瞧着自家这个美貌无双的侄女。心里还在嘀咕,以前族里年宴的时候,也没注意这个侄女长着这样一副相貌。

就连家里夫人也没提过,当时商量送族里那个格格进宫,夫人和嫂子弟妹也只是说怡欣相貌才艺都不错而已。

如今细看,这只是不错!早知道侄女是这般的美貌又聪慧,一开始族里就该把资源更多的放在这位侄女身上才对。

不过这侄女在宫里也不知道得了什么机缘,接连送出来不少的好东西。像那养生的药丸子,他们兄弟几个吃后身子明显见好。就连府里供奉的大夫,都说再多活个一二十年不是问题。

富察家一直懂得‘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道理,家族求的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兴盛,而是‘长久’二字。

自然也知道上头坐着的人心里忌惮什么,想要的又是什么。所以家族的发展,从来都不用忧心。

叔侄两个眼神交汇全是一种心照不宣,等仪式完成马五也似模似样的感慨了几句,“娘娘这样,可比从前在家时沉稳了许多。你阿玛额娘知道了,也不用那么忧心。如今既然得了天家恩典,今后还要更加勤谨侍奉君上才是。”

这是靠山,怡欣很是恭顺的行礼,感谢伯父的教诲。

到底马武一个外臣不宜在后宫久留,又简单叮嘱几句就带着一行人浩浩荡荡离开。

成了正经的主位娘娘,延禧宫上下也是喜气洋洋。就连一直缩在西配殿的安陵容,也带了精美的针线当贺礼过来拜访。

怡欣也不难为她,接了礼又给了一些实用的布料和金银锞子算是主位的赏赐。

那她那畏畏缩缩的样子,到底还是没有忍住说:“安答应也不必惧怕本宫,本宫又不是什么洪水猛兽,日后咱们就照规矩相处。

你也不必每日来正殿请安,只是出宫或者做什么,跟掌事姑姑说一声就是了。本宫也会跟从前一样,只要不招惹本宫,本宫就也没那闲工夫去招惹旁人。”

现在的安陵容,对怡欣那真的是真心恭敬。

曾经刚进京的她,以为像甄姐姐和眉姐姐的家世就算是高门了。可等进了宫,才见识到华妃是如何仗着家世横行六宫。

以为华妃那样就连皇后的忌惮的家世,已经是顶尖的人家了。谁知道一直不显山不露水的富察家,才是真正的满洲大族。

幸好她的这位主位娘娘,看起来除了高傲一些,似乎并不难相处。可惜昭嫔跟甄姐姐和眉姐姐结了怨,她受了甄姐姐的恩惠,倒是不太合适亲近昭嫔。

怡欣才不知道安陵容的小心思,赶紧几句话把人打发了,才抓紧处理延禧宫的这一摊子事儿。

现在的掌事姑姑清韵,首领太监李和庆,都是富察家动用内务府的关系送来的。至于之前延禧宫的管事,自然告老离宫。

有了自己得用的人,事情就好办的多。

她先挑了个乐儿,跟着小喜一起算是身边的大宫女。后又选了抱琴、司棋、侍书、入画四个做二等宫女,都是能在内殿伺候的。

近身的太监只留了小德子和小安子,剩下十来个小太监都叫李和庆安排在延禧宫各司其职。

身边的宫女和太监全都补齐,怡欣才对一旁站着的清韵说:“清韵,记得关照一下,安答应那边的份例千万别短了。”

“娘娘心慈,连个没承宠的答应也不忘关照。”清韵先是领命,后又不忘奉承一句。

怡欣倒是不在意,只捧着一盏玫瑰露啜了一口说:“她一个无宠的答应,咱们犯不着针对。只要能一直这么安分,本宫照拂两分也无妨。”

说着又想起安陵容日后的战绩,撇了撇嘴道:“她便是以后得了宠,只要不招惹本宫,或者犯事连累本宫,本宫也不会跟她计较。”

才补上来的乐儿也凑趣道:“娘娘说的是,她一个县丞之女,在咱们富察家连门都进不去。”

“怎得跟了娘娘,倒叫你轻狂的什么都敢说,小主也是你能议论的?”清韵姑姑马上教导乐儿一句。

“奴婢知错。”乐儿自知失言,赶紧跪下认错。

“清韵说的对,你是该谨言慎行一些。家里千挑万选把你们送到我身边,可不是叫你们给我拖后腿的。”怡欣也趁机给底下的奴才立规矩。

“女婢知错,请娘娘责罚。”乐儿又磕头说。

“念你初犯,就罚你背十遍宫规。”怡欣说了对乐儿的惩罚,又趁机对其他人说,“你们也是,一个个的都给我安分一些。要是叫我知道谁仗着我的势,在外头张狂失了分寸,到时候一律退回内务府。”

看着一屋子奴才都跪下听训,怡欣也不忘叮嘱一句,“当然咱们延禧宫的人,出去不欺负旁人,也不必怕谁。要是在外头受了欺负,只管回来跟本宫说,本宫自会为你们做主。”

训了话,都赏了延禧宫上下每人三月的月俸。胡萝卜加大棒这一手,她用的也挺顺手。至少目前看来,效果不错。

第二天一早,怡欣又穿上嫔位吉服,再到景仁宫给拜见皇后并接受皇后教导。只有完成了这最后一步,整个封嫔的仪式才算正式完成。

皇后看着下面跪着容貌无双的昭嫔,一向慈和的表情险些端不住。几乎是僵硬着声音,才勉强说完了几句和睦宫闱、开枝散叶的教导。

怡欣在下面又是一通的跪拜,谢了皇后教导。

出了景仁宫,怡欣没有坐轿辇,倒是扶着小喜溜溜达达往延禧宫走。

小喜心里也是高兴,在一旁叽叽喳喳的说着晚上皇上要驾临延禧宫的事情。

“今儿是你家主子的好日子,皇上就算不待见本宫,哪怕看着家里的面子也是要来的。”怡欣一脸的不以为意。

毕竟富察家给他献上那么一个大利器,可以说能保百年内大清的军队所向披靡。周边小国轻易不敢作乱,还得岁岁纳贡。

不知道给雍正省了多少粮草和银子,只凭这一条,这位人间帝王就不能不给她面子。

果然当晚皇上满面春风的又来了延禧宫,随之而来的还有一大串的赏赐。

怡欣还如往常一般接驾,又谢了恩。

皇上见她不骄不躁,心里又满意了两分。嗯,果然是富察家的教养,一样的知分寸、懂礼数。

又说起了富察家立功的事情,怡欣才不跟这疑心病晚期的皇帝说宫外的事,赶紧倒了一盏菊花枸杞茶给他。

“富察家自太祖时,就对皇家忠心耿耿。臣妾虽不懂伯父他们做了什么,反正为朝廷尽忠都是他们的本分。

说了这半日的话,皇上怕是觉得干渴。这是菊花枸杞茶,您也尝上一口。

太医都说菊花清肝明目,枸杞滋补肝肾。皇上一整天都坐在养心殿批折子,喝这个也正好。”

雍正接过茶盏,当真品了一口,又点头道:“你这里花样倒是多,怎么不见你爱喝那正经的茶叶?”

很好,不提宫外聊什么都行。

怡欣也是兴致勃勃的说起来自己的喜好,“寻常那些茶,大都是提神的。这都大晚上的,再喝那个非得走了困。

从小额娘就怕臣妾晚上喝茶睡不好,特意叫人按照时令节气配了这些花果茶给臣妾。

这些东西寻常也不难得,喝起来又比那苦涩的茶叶香甜,臣妾倒是更爱鼓捣这些。”

“嗯,娇气!也是你小女儿家,连茶叶那一点子苦涩都受不得。”

“倒也不是一点儿受不住,为了出门不丢人,额娘也压着臣妾学了几日茶道和品茶。

用家里人的话说,臣妾倒是能背几句茶经,装起那架势,出去勉强也能糊弄住外人。”

两个人又说笑了一阵儿,雍正才好似不经意的问:“朕封你为嫔,你高兴高不高兴?”

废话,升职加薪谁不高兴。

怡欣也不管这位是不是又在试探什么,很是坦荡的说:“能升位分,臣妾自然高兴。如今臣妾也是靠着家族当上了一宫主位,想来以后再没有人能够随意拿捏欺负臣妾了。”

现在年羹尧已经威胁不了皇位,他倒是对华妃多了几分真心,忍不住替华妃描补几句,“华妃性子是有些娇纵,可是本性不坏,就是有时候嘴上不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