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那谁谁 作品

甄嬛传(富察仪欣)25

怡欣这会儿心里是真的在骂脏话,他年羹尧都叫富察家给摁下去了,你一个被皇上忌惮的兄弟,还跟着华妃裹什么乱。

是怕敦亲王一脉死的不够快吗?!

也不等面色不好的皇上说话,怡欣直接起身,先是对上首的皇上皇后行了一礼,才似笑非笑的看着曹琴默说:“曹贵人和敦亲王倒是消息灵通,可惜你们听错了传言呢。”

说着一双美目又看着皇上,“当日臣妾是想给皇上耍一套鞭子玩玩的,谁知来园子的时候忘记带鞭子,这才拿了红绸替代。”

“嗯,昭嫔的鞭子确实耍的不错。”皇上这时也有了笑模样,还不忘帮怡欣说话。

华妃哪里能放过怡欣,不依不饶的说:“反正今日宴席也没有外人,不如也让咱们姐妹瞧一瞧,这红绸是怎么当鞭子用的。正好公主周岁,也该叫公主看一看真正满洲女儿的风姿。想来,昭嫔也不会推辞吧?”

这么光明正大的拿公主作筏子,你要不要看看你的幕后军师那脸色,真不怕身边的狗反咬一口吗?

都被架起来了,怡欣也不能一味推拒。干脆又冲着雍正行一礼说:“既然为公主贺寿,臣妾自当一舞。只是鞭子已经舞过,不如今日臣妾就舞一套剑法吧。公主想看红绸也不难,臣妾就在剑柄系上丈许红绸,给公主岁宴添一道彩。”

说完也不等别人开口,只对着雍正请示,“容臣妾先去更衣。”

怡欣能不买敦亲王的账,还给他争脸,皇上自然高兴。也直接顺着怡欣的话拍板同意,“爱妃就去吧。”

清韵和小喜她们这会儿也不敢多嘴,只伺候着怡欣换上一身月白的舞衣,又取了剑和红绸。

重新回到大殿,早准备好的乐师随着怡欣一礼便乐声响起。

手中宝剑起势,身姿翩若惊鸿,手中剑如游龙,丈许红绸随着剑的舞动在空中肆意飘飞。

随着乐声激昂,动作也愈发凌厉。一套剑法舞得行云流水,气势恢宏。最后一个转身来到敦亲王席前,剑尖直指这位性格粗暴又看不清形势的王爷。

霎时间整个大殿一片寂静,怡欣却如无事般手腕一转把剑尖收回。

“既然王爷对公主周岁如此上心,不如就借王爷杯中美酒,以贺公主顺遂安康吧。”

说着手里的红绸向着敦亲王手边一卷,那酒杯直接被抛入半空。一个用力又往曹琴默那边一送,酒杯竟然稳稳落在曹琴默面前。

“这是敦亲王给公主贺寿的美酒,曹贵人不要客气才好。”

说完又挽了一个剑花,宝剑入鞘,红绸落地,怡欣只笑盈盈的看着上首的皇帝。

“哈哈!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朕的昭嫔,果然不坠我满洲儿女的气节。”说着还不忘帮着怡欣在敦亲王那边描补两句,“老十也是一贯尚武,想来不会跟昭嫔计较。”

敦亲王方才是真的被这位昭嫔给惊着了。他生母出身钮祜禄氏,可以说是先帝除太子外出身最尊贵的皇子。从先帝到当今两朝,活了几十年还从来没人敢拿剑尖对着他。

结果今天这个昭嫔,还就大庭广众之下拿着剑尖指向他这个亲王。

人家还拿他刚才说过的话堵了他的嘴,不但提了对公主的心意,还有了皇上发话。又想到富察马奇那老东西,曾经也是支持八哥的,好歹也算跟他有两分情分。

几番思量下来,今天还真就不能跟一个后宫嫔妃计较。

敦亲王也站起来冲着上首皇上拱手一礼,“为公主贺寿,臣弟怎会计较。”然后又看着怡欣夸了一句,“昭嫔娘娘好身手。”

怡欣也不管这位王爷是真情还是假意,她就当做夸奖听了。

一旁的皇上也是大喜,觉得怡欣又给他新的惊喜,还压下了敦亲王的气焰。随即大手一挥,一连串的赏赐给了下来。又叫苏培盛在他身边临时加了一席,特意让怡欣坐到他身边。

怡欣也不看其他嫔妃那难看的脸色,皇上赏什么她就接着。只谢了恩就真的越过了华妃的位置,堂而皇之坐到皇上身旁。

曹贵人这会儿只恨世上没有后悔药,否则她定不会为了贬低嘲讽甄嬛和昭嫔,给华妃出主意让她们当众献艺取乐了。

如今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温宜好好的周岁宴却叫旁人抢了风头。

曹琴默硬着头皮继续抓阄,好在后面嫔妃只需要弹琴画画,这场周岁宴倒是无波无澜到了最后。

晚上雍正自然歇在怡欣的上下天光,接着又是一连五天的盛宠。宫中又有一大批毛手毛脚的宫女打碎不少瓷器,就连皇后的头风都再次发作。

外头风风雨雨怡欣权当不知道,她只一心过自己逍遥的小日子。

又一日送走去早朝的雍正,怡欣轻抚小腹算着日子,决定在沈眉庄假孕事发前,爆出自己的身孕。毕竟也一个多月了,再晚的话实在不符合她立的人设。

于是整个圆明园都听说了,昭嫔吃鱼的时候恶心反胃,找来太医一瞧,原来已经有孕快一个多月了。

终于能有个满洲大姓生母的阿哥,皇帝大喜之下,流水似的上次都进了上下天光。

塔娜也是带着不少的好东西,第一时间就过来探望,“我听了信儿就来看你,你的身子可还好。”

怡欣拉着塔娜的手,两个人坐在矮榻上,“我这边好着呢,就是早膳的时候有一点害口。”

塔娜一脸羡慕的盯着怡欣的肚子,她知道这辈子是不会有自己的孩子了,便小心的抬手摸了摸,“不知道这里面是个小阿哥还是小公主,我这个阿巴嘎还要准备礼物呢。”

这是个吃生子丹怀上的孩子,自然是个小阿哥。不是怡欣不喜欢女孩子,而是这个朝代对女子实在不友好。尤其是公主,哪怕她培养的公主有一统蒙古的能力,也不能改变她远嫁和亲的命运。

所以还是生儿子好,生了儿子坐上皇位,才方便她赚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