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那谁谁 作品

甄嬛传(富察仪欣)52

夜羽好像能听懂这些人说话似的,大大的脑袋蹭了蹭怡欣的手臂,同时还低低嘶鸣几声。那样子好像在安抚怡欣,似乎在说:没事儿,我驮着你慢慢跑。

怡欣会心一笑,对一旁的塔娜说:“我是跑不了马,好在你还能替我跑几圈儿。就算夜羽不愿意让你骑,也叫它上场活动活动筋骨吧。”

接着又看向叶澜依说:“我瞧你这样子,似乎跟夜羽关系不错。想来它也是乐意让你骑,你就替本宫跑几圈儿吧。”

“你们只管尽情的跑,我一会儿把你们马上英姿画下来。”

看她难得兴致这么高,本来就心疼怡欣的塔娜和叶澜依痛快的答应下来。两个人也没分什么主子奴才,倒是快快乐乐的在一起比着赛的跑起来。

怡欣这边才说要画画,早有那机灵的小太监拿了银子,找这边的管事准备好了书案和笔墨。

弄得怡欣还在心里感慨了一下,她这地位水涨船高,就连身边的奴才都比往日更伶俐几分。

看了一会儿两个各有千秋的大美人儿在场上跑马,怡欣终于提笔泼墨,在宣纸上画了一幅美人跑马图。

她画的认真,不时还要观察场上两个跑马的美人儿。这样子看在不远处的皇上和果郡王眼里,就成了深深的羡慕。

两个人不约而同想起去年怡欣马上的英姿,是那样的肆意洒脱。可是如今却连马也骑不得,一时间对怡欣更是怜惜不已。

怡欣也没注意周围的动静,只是专心致志画画。她这次用了后世画家一些写实派的技法,两个美人儿画的栩栩如生,那肆意张扬的表情更是惟妙惟肖。

当下笔,才要欣赏一下自己的大作。耳边就响起皇上的声音,“没想到只一年的功夫,欣儿这画技竟然又进益了几分。瞧你那画上的美人儿,竟如此的传神。”

好好的心情忽然被打扰,怡欣也只好调整了体内的灵力,让自己的脸和嘴唇看上去更苍白几分。

随后又扭过头对着皇上行礼,“皇上吉祥!”

还不等蹲下去,雍正就抬手把人给扶了起来,“手怎么还是这样凉?今日出来多久了?身子可有什么不适?”

手凉当然是故意的,不然怎么能显得自己命不久矣的样子呢?

不过这会儿怡欣还要装出那种能够坦然面对死亡的样子,就是明知自己命不久矣,却还能一片坦然面对生活。

她的笑容还像往常一样,美丽却多了一份脆弱,“劳皇上挂心了,臣妾见今儿天儿好,就想在回宫之前来瞧瞧夜羽。刚好咱们的弘旸还看过他额娘的马呢,臣妾就叫弘旸跟夜羽先认识一下。就算臣妾不能骑着它策马扬鞭,等咱们弘旸长大了,也能替臣妾让夜羽出去见见世面。”

“怎么把弘旸也给带来了?”

其实看见皇上的圣驾,不管是在一旁躲阴凉的奶娘,还是场上跑马的塔娜和叶澜依,这会儿都已经悄悄过来,只等着皇上的吩咐。

这会儿奶娘刚好抱着弘旸过来,怡欣招招手好叫他们走近一些,“便是不来这里,这小家伙在上下天光也是待不住。与其叫他闹着往水边儿跑,还不如来这里带他看一看马。”

“皇阿玛吉祥!”弘旸看到皇上,赶紧挣扎着从奶娘怀里下来。还不到腿高的小不点儿,似模似样的行礼给他皇阿玛请安。

给雍正看的,真是稀罕的不得了。他好歹也有过五个阿哥,尽管只养大了三个,也见过不少这么大点孩子。

不管是跟前头几个哥哥比,还是跟兄弟家的孩子比,从来也没见过哪个比他的弘旸更聪慧,身子更健壮。

当然弘旸完全是个小人精,给皇阿玛请安后,又看到一旁一脸笑意的允礼,也似模似样的行礼给他十七叔问安,“十七叔安。”

允礼倒是不防,这位才一岁多的六阿哥居然还记得只见过几面的他,一个高兴之下干脆蹲身把弘旸抱了起来。

也是乐呵呵的问,“上一次见还是两个月前呢,没想到这个小侄子居然还认得我。”

雍正这会儿可骄傲了,“小六聪慧,这么小年纪就能过耳成诵。将来就算识字,怕也是个过目不忘的。”

塔娜跟叶澜依给皇上和果郡王请安后,就老老实实站在一旁。塔娜本来就立志当个不惹眼的吉祥物,她也在不在乎雍正到底有没有看他她

倒是叶澜依似乎一些异常,怡欣就不经意发现这姑娘似乎往果郡王那边瞟了两眼。

看来这姑娘对果郡王一片痴心,也不全是因为救命之恩。毕竟她在这个地方当差,能接触到的除了皇上太监之外,大概也只有这位年轻俊美又风流倜傥的王爷了。

才开了一会儿小差,这边果郡王已经顺着皇上的意思夸了弘旸好一会儿,还把随身的玉佩挂在了弘旸身上。

小小的弘旸都不用别人教,就奶声奶气的说:“谢十七书。”

皇上看在眼里,真是越来越爱。倒是心疼小儿子怕被太阳晒伤中了暑气,又怕怡欣身子柔弱站的时间长了累的慌,便张罗着起驾回上下天光。

怡欣把自己画的画直接送给了塔娜,便跟着皇上回了自己的住处。

由于怡欣不能侍寝,雍正在这里也不过陪着他们母子吃了一顿晚膳,又叫苏培盛送来一大串的药材,然后就离开上下天光去宠幸别的美人儿了。

接下来的日子,怡欣也就陪着儿子多跑了几趟百俊园。又画了好几幅夜羽的画儿,甚至在弘旸跟夜羽混熟了,还叫叶澜依抱着弘旸坐在夜羽背上溜达了两圈儿。

这一下子可给弘旸兴奋的不得了,直尖叫着不愿意下马。

还是怡欣答应,回宫前只要天气好,每天都来骑马玩,那小祖宗才同意回宫。

终于回了上下天光,怡欣已经开始后悔,不该叫弘旸这么小就骑马的。要是天天去,她不是也要天天陪着。

倒是雍正知道后,高兴的不得了。觉得他这小儿子,将来不但学问比旁人好,就连骑射也同样出色,将来肯定能成为大清的巴图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