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甄嬛那贱人又有了身孕。”
桃花坞里,皇后阴沉着一张脸,屋子里只留下了心腹剪秋。
“既然上一胎保不住,那这一胎想来那菀嫔那身子也是没有那个福气。”
“奴婢知道,菀嫔能当个替身就已经是天大的福气了。要是再受这生儿育女的苦,怕是命格受不住呢。”剪秋立刻领会皇后的意思。
皇后见她明白,倒是开始感慨,“之前本宫身边还有个齐妃,虽然蠢钝,可是她是三阿哥生母,许多事情也能替本宫说出口。后来又有安陵容和方淳意,结果也是一个比一个不中用。看来本宫还是得重新物色几个得利的帮手才行。”
剪秋也跟着挨个儿琢磨后宫里那些人,老人儿里边儿俪嫔和谦贵人都是年贵妃那一派的。不跟皇后作对就不错了,哪里能指望她们。
剩下齐妃和端妃都不中用。
敬嫔万事不沾,像个乌龟似的整日缩在自己的屋子里。
至于欣贵人,才得了昭贵妃的恩典,也是不成。
再说新人这边,昭贵妃自成一派,何况又跟皇后娘娘隐隐敌对。
菀嫔和惠贵人一直是一边的,挑拨几次也不见那二人生出龃龉。
剩下安陵容和方淳意也都成了废棋,至于塔娜,剪秋压根就没把她算进来。这么数来数去,皇后除了身边的奴才,还真没有得力的人手。
看来想要物色帮手的话,只能从宫外想办法了。或者是提几个得用的宫女,送到皇上身边伺候。
当然这些都不是她一个奴才该考虑的,到时候如何还得看皇后娘娘怎么拿主意。
想着给自己找帮手的皇后,在皇上来桃花坞的时候试探的提了一句方淳意,“不知那方答应到底犯了什么错,只是臣妾看她小小年纪入宫。又一年多没有侍寝,如今也禁足了这么些日子,想来也是知错了。
毕竟曾经菀嫔指使人在后宫扮鬼吓人,也不过禁足几个月而已。想来方答应犯的错不如菀嫔严重,皇上是不是也该把禁足给解了?”
方淳意明面上看,确实没有任何把柄值得指摘。可是不管甄嬛第一次落胎,她鼓动甄嬛去御花园玩。还是齐妃对弘旸出手,她在齐妃回宫的路上提起了水仙有毒。
虽然看着都是巧合意外,可这宫里从来都没有巧合。
尤其两桩事情多少都有皇后的影子,皇上怎么能心里没有疙瘩。
只是这会儿皇后拿甄嬛装神弄鬼的事情说话,就算是皇上也无言以对。
“方答应御前失仪,倒也不算什么大错。既然皇后说她已经真心悔改,那禁足也就算了吧。
只是这后宫,除了温宜和弘旸之外,各种原因流产的后妃也太多了些。你身为后宫之主,少不了管理不力的问题。朕不希望再听到有人流产的消息,皇后可懂?”
皇后一脸的僵硬,听到皇上的警告,赶紧跪一下领旨。
并保证道:“臣妾定会好好照顾菀嫔这一胎。”
“照顾就不必了,朕已经派了方若到菀嫔身边照应,而且她那边也有了信得过的太医。皇后只瞧着些,别叫别人暗地里下手就是了。”
皇上依然没有留宿桃花坞,今日过来一趟似乎只是为了警告皇后。所以在皇上走了以后,皇后又砸了一套茶具。
很快又到了八月十五中秋夜,在圆明园办了场中秋夜宴,皇上就带着一群儿女还有大小老婆打道回了紫禁城。
再次回到延禧宫,最不适应的还要数弘旸。他一个小豆丁才学会走路,就几乎把圆明园里都逛了个遍。何况在园子里,隔三差五的还要去百俊园叫人抱着骑马。
如今回了宫,逛也没处逛。想要骑马,又没到进上书房的年龄,没有哪个武师傅敢教他。
小家伙儿在宫里憋的烦闷,整日里叫唤着要往外跑。
因为甄嬛再次有孕,她那碎玉轩离着御花园也近,怡欣也不敢把弘旸往御花园带。
她也害怕一个不注意,叫皇后钻了空子,借着弘旸或者他身边人做点儿什么手脚,弄掉了甄嬛这一胎。到时候他们母子,可是有理也说不清了。
于是怡欣带着弘旸天天出去串门,去的地方包括却不限于养心殿、景仁宫、翊坤宫和塔娜的启祥宫。
似的,怡欣还光明正大的带着弘旸去了几次景仁宫。毕竟以她的性子,还有识香辨药的本事,皇后是不敢在景仁宫做手脚的。
而且为了表示自己贤惠大度,每次弘旸过去请安,皇后都得忍痛送许多的赏赐。毕竟母子两个一唱一和的,把皇后架起来,她不给也不行。
当然怡欣也知道见好就收,她也怕皇后狗急跳墙,去那么三五次差不多也就够了。
至于去翊坤宫和启祥宫,不管是年世兰还是塔娜,都能带着弘旸耍鞭子、射箭,甚至在启祥宫里,他们还拿了个大大的铜盆点了篝火,烤羊肉吃。
谁知道怡欣带着弘旸躲开了甄嬛,皇后却把主意打在了另外三个阿哥身上。
毕竟如今几位阿哥都养在宫里,也都住在阿哥所,平日里少不得给皇后问安。
好在五阿哥有亲生额娘照看,皇后不好下手。倒是三阿哥和四阿哥没人看顾,皇后便在给他们的衣裳、鞋袜还有香囊、帕子上都做了手脚。
甄嬛第二次有孕,那真的是再怎么小心也不为过,平日里轻易都不敢出门。
皇后为了证明自己无辜,在甄嬛爆出有孕就十分大度的免了她的请安,还说等出了月子再来。
只是不管太医还是嬷嬷,都说整日里憋在屋子里对母亲和胎儿都不好,所以甄嬛便每日去碎玉轩附近的太液池附近散步。
这个地方偏僻,轻易没有人来。甄嬛来了几次,也确实没有碰见旁人。
皇后知道了甄嬛在太液池附近散步,特意在那个时辰宣召三位阿哥到景仁宫。
“本宫才得了几方砚台,都是难得的好东西。正好分给你们兄弟三个,望你们能好好读书,将来好替你们皇阿玛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