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那谁谁 作品

甄嬛传(富察仪欣)60

怎么没关系,关系大了去了!

“你知道菀嫔在太医院,有个相熟的世交家的太医吧。听说那个温太医还有一个新收的徒弟,名叫卫临。这师徒两个,心里头自然都偏向碎玉轩那边。”

“听说甄嬛身边的管事姑姑崔槿汐,跟皇上身边的苏培盛是同乡。这两人最近走的很近,好像也三天两头的凑在一起‘叙旧’。”

“听说谦贵人带着温宜公主在御花园玩耍的时候,凑巧遇见了几回菀嫔。好些宫人都看见,两个人在一起说说笑笑,相处的倒是比以前融洽。”

“听说菀嫔怜惜端妃体弱,几次漏夜去延庆殿探望端妃呢?”

随着怡欣一句一句的听说,华妃的脑子也是一分一分的清明起来。

是了,她就说这么多年江诚江慎都没跟她说过体内有麝香的问题。怎么太医院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太医给她诊一回脉,就能查出她体内有用过大量麝香的痕迹?

怪不得她去找端妃那贱人出气的时候,那贱人再也不像从前那般半死不活,只知道叫屈。只有这一次却明里暗里的暗示,当年对她下手的是皇后甚至太后。

怪不得那曹琴默这些日子,有事没事又在她耳旁拱火。

“好呀,好你个甄嬛。这是自知斗不过皇后和太后,才做了这么大一个局,想把本宫拉过去当刀使呢。”

怡欣见她终于想通了其中关窍,便接着劝说:“幸亏你掺和的还不是太深,如今不管你是对着皇后太后那边下手,还是对着菀嫔那边下手,总是有一边打着利用你的主意。与其被别人利用,不如先冷眼旁观。看他们斗个你死我活,等那边有了结果,你再看着办也不迟。”

华贵妃倒是认同怡欣的说法,暂时不去掺和甄嬛和皇后的斗法。可是这一口气,却是无论如何也得撒出来才行。

于是没过几天,谦贵人曹琴默偶感风寒。本来病的不重,却一直不见好,甚至还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年世兰又找上皇上,说谦贵人病重怕是没有精力照顾温宜公主。后来不知道俩人怎么说的,最后公主却被皇上送到了塔娜那里。

一同送到启祥宫的,还有晋塔娜为吉嫔的旨意。

皇上本来就不怎么在意曹琴默,病了就养着,至于这场病有没有蹊跷,他也不愿意追究。

而且温宜又有了合适的养母,养在蒙古嫔妃手下,将来不管是抚蒙还是指婚在京城,都很合适。

甚至在年世兰的撺掇下,雍正都没问一下曹琴默,直接改了温宜的玉蝶。

怡欣瞧见华贵妃的操作,当时就欣慰的笑了。

经过这么多事儿,这位华贵妃娘娘总算有了几分长进。还知道蛇打七寸的道理,倒是比从前少了几分横冲直撞。

曹琴墨那边也终于明白过来,华贵妃这是知道了她跟菀嫔联手,生生把温宜从她身边夺走不算,还打算要了她的命。

可惜她一向不得皇上看重,跟甄嬛联系上不但背叛了华贵妃也还得罪了皇后那一派。才叫她如今走入绝境,却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只恨她无权无势,又不得圣宠,最后也只能不甘的默默病逝。

曹琴墨这边被年世兰直接给弄了个病逝,当然她也没放过罪魁祸首端妃。

于是太医院的太医又都不敢去延庆殿给端妃看病了,延庆殿得到的份例也是肉眼可见的比从前还少,甚至连个答应的份例都不如。

眼看又到了冬日,延庆殿的炭火不足,本就病歪歪的端妃少不得受了风寒,弄得她身子又弱了几分。

华贵妃这边自觉给自己出了那口恶气,才不紧不慢的继续看甄嬛和皇后,甚至连带着半死不活的太后之间的好戏。

甄嬛给太后下药,没有留下任何把柄。太后除了罚她抄写经书和捡佛豆之外,也是不好做的太过分。

毕竟皇上还在意甄嬛,心里也更相信甄嬛。

甚至在甄嬛枕头风的作用下,皇上也开始怀疑皇后几次对他的子嗣动手,其中少不了太后的扫尾。

这紫禁城的主人心里边有偏颇,太后便是皇上生母,居然不能处置一个嫔妃。

于是太后忍着病痛再一次出手了,又给甄嬛下了一种前朝秘药。

可惜甄嬛是个有金手指的,温实初在甄嬛中招不久,就发现了她再次被人下了药,还尽心竭力给甄嬛解了药。

甄嬛也学怡欣的样子,直接找上皇帝要求给她做主。好一通卖惨、装可怜,再加上崔槿汐特意给她打扮的比从前更像纯元,弄得皇帝也是好一阵的怜惜。

这一次甄嬛被害,居然牵连到太后。皇帝不可能为了宠妃去罚太后,也只好作为补偿,晋封甄嬛为菀妃。

甄嬛晋位,别说太后和皇后不愿意,就是怡欣也不愿意。

于是这消息刚在后宫露出风声,前朝就有御史弹劾甄远道。

身为大理寺官员却知法犯法,私纳罪臣之女并生下外室女。甄远道罔顾人伦,把那外室女打入奴籍。并带那外室女回家中充当嫡女婢,如今还把那她带入后宫。

御史还说甄远道此举实属图谋不轨,有危害江山社稷的嫌疑。

那御史手中的证据充足,并且还有浣碧这么一个明晃晃的罪证。甄远道也是辩无可辩,只能认罪。

当然他不能承认自己图谋不轨,只能说他当年被美色迷惑。

“当日微臣一时出于怜惜之心,确实收留一个罪臣之女。此女乃是百彝人何绵绵,相处下来暗生情愫,才有了一女就是浣碧。

那何绵绵在生女不久后就病逝,那时候臣才意识到已经犯下大错。为了弥补,才把那女儿带入家中。

让她跟在微臣嫡女身边一起进宫,也是念在血脉亲情,打着让她在宫里走一遭,将来微臣嫡女也能许她一个前程。

不管是指婚给一个侍卫,还是找个举子,那女儿也算是有了着落。”

不愧是甄嬛的亲爹,很会避重就轻。

他一口咬定当时年轻贪恋美色,才纳了个外室,后来知错也不敢把外室女记入族谱,还把外室女记入奴籍。

把罪臣之女生的女儿送进宫,也惦记着一点儿血脉亲情。

听起来是有理有据,甚至都打动了雍正。

可毕竟御史说的有理有据,甄远道错了就是错了。雍正直接罢了他的官,并连带浣碧一起全家流放宁古塔。

到底看在甄嬛的面子上,甄远道至少不用带着枷锁,一步一步走到那苦寒之地。

他现在撑死了也就算作白身,然后一家子带着家产,迁居至宁古塔生活过日子,也不用给谁为奴为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