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哪里能容下皇后继续苟活,她私下里悄悄去了景仁宫。
见到皇后就质问,为何对她的孩儿出手。
皇后自然又是扯着弘晖的大旗,说了一遍自己的苦衷和恨意。
“菀嫔,你以为你是凭相貌才情才得了皇上如此青睐吗?哈哈,本宫告诉你,若不是你这张脸与本宫的姐姐有几分相似,皇上又怎么会如此宠爱你?甚至宠爱到偏听偏信,就连你对太后下手,他都能护着你。”
本就在后宫孤立无援的甄嬛,能有今日靠的全都是雍正的宠爱。
这会儿被皇后揭穿血淋淋的事实,她忽然觉得浑身发冷,喉头一甜一口血喷了出来。
这么好的机会,怡欣自然不能错过。于是当晚,皇后乌拉那拉宜修和莞嫔甄嬛,双双暴毙于景仁宫。
又死了一个心头爱,雍正着实伤心了一阵子。
于是怡欣和年世兰得了旨意,他们两人负责皇后和菀贵妃的喪仪。
是的,雍正为了面子随便给皇后选了个谥号,还要求皇后葬入妃陵。却坚持追封甄嬛为贵妃,谥号纯莞。也不知道是为了恶心谁。
其实若不是前朝大臣拦着,他都想追封甄嬛当皇贵妃呢。
幸亏没追封皇贵妃,否则怡欣这个贵妃,不是还要给甄嬛磕头上香。
心里愤愤不已的怡欣,好不容易忙完了喪仪,果断选择病倒。
宫权自然全部交到华贵妃手中,怡欣只拿着凤印窝在延禧宫养病。
至于弘旸,如今都已经到了进学的年纪。皇上倒是安排他去了阿哥所,特意选了从前他自己住过的园子,让他开始了每日去上书房读书的生活。
怡欣觉得一心朝政,不再纵欲的皇帝就挺好。所以往养心殿的吃食里,就加了点儿料。
果然接下来几年,雍正很少进后宫。就算偶尔进了后宫,也不过在有子或者得宠的妃子那里坐一坐。
此生这位皇帝再也没有临幸任何一个人,大家也不过以为是这几年太后、皇后还有宠妃甄嬛接连过世,太过伤心。再加上年纪大了,无心女色而已。
倒是也没人多想。
接下来的几年里,雍正好歹有了几分历史上真正雍正勤政爱民的样子。
怡欣的外家就意外弄出了水泥,不但能修桥铺路,还能修筑堤坝。
于是雍正朝治水的能臣,除了一个高斌之外,还多了一个舒穆禄塔其布。
除了一心朝政,雍正倒也没有完全忘记前边几个孩子。
他给弘时、弘历、弘昼分别指了婚,三位阿哥大婚后先后出宫开府。不但每人都给了贝勒的爵位,还都分了点不重要的差事叫他们慢慢历练。
本来弘历还有点小心思,出宫建府不久,就上蹿下跳的结交不少大臣。
可惜有弘旸在,皇上从来就没想过把皇位传给一个被算计来的儿子。那边才闹出点动静,就被雍正直接给摁了下去。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皇后做的事情并没有大白于天下。就连乌拉那拉家的爵位,也看在纯元的面子上保留下来。
所以乌拉那拉青樱还是出身后族贵女,不知道怎么跟弘历搅合在一起,倒是被雍正赐给弘历做了侧福晋。
只不过这回弘历的嫡福晋就不是富察家的姑娘了,雍正给指了伊尔根觉罗家的格格当嫡福晋,岳父也是正三品的大臣。
淑和和温宜两个公主,也在她们阿玛活着的时候,一起指婚留在京城。塔娜和欣嫔在公主出嫁前,都被雍正晋封了一级。一个成了吉妃,另一个成了欣嫔。
转眼到了雍正十八年,也就是弘旸十六这一年,雍正给他赐婚钮祜禄家的格格,同时还指了伊尔根觉罗氏和兆佳氏做侧福晋。
弘旸被指婚,怡欣的身子也是越发的不好。太医院那边一众太医会诊后,给出的结果是当年中药,精心养了那么多年已经是极限,如今怕是寿数有限了。
同时宫外的富察家,也彻底低调下来。族中子弟绝对不敢在外面胡作非为,若是有犯事的,不管谁家一律族规处置。
雍正看这个样子倒也没有疑心,反而一道圣旨直接封怡欣为皇贵妃。
因为皇贵妃身子太弱,勉勉强强坚持完了晋封礼,回去就在床上躺了半个多月。
谁知道皇贵妃才养好身子,勉强能够下床,雍正那边又倒下了。
作为后宫位分最高的宫妃,怡欣自然要带头侍疾。她索性跟年世兰两个商量着,一人一日轮流带着后宫嫔妃给侍疾。
这日正轮到怡欣侍疾,刚好雍正清醒。
他如今的状况,完全是长年累月的积劳成疾。跟原本剧情中被丹药和美色掏空身子的状态完全不一样。
毕竟有怡欣在,那些对身体有害的丹药也到不了雍正的跟前。他吃的那些丹药,多少还是有点儿养生的作用。
只可惜这人小心眼儿,凡事都讲究亲力亲为。没有嗑药,没有沉迷美色,反倒为了政事把自己生生给累死。
看在他好歹最后几年还算勤政爱民的份上,怡欣不介意让他走的舒服一点。
便直接躺在雍正的身边,把自己的身子窝在这人的怀里。
身上的灵气一点一点进入雍正的身体,这一点点的灵气不能给他延长寿命,却可以叫他不那么痛苦。
身子轻快许多的雍正也揽着怡欣,很是感慨的说:“这么多年过去了,欣儿的容貌竟然一点儿都没变。看来岁月还是有待欣儿的,就连朕每次跟你在一起的时候也是最舒服。”
怡欣没有抬头,只是又往他怀里蹭了蹭,“皇上又哄臣妾,若是臣妾真的那么好,皇上怎么左一个右一个的宠妃?这么多年以来,由于臣妾的身子不好,皇上连臣妾的面儿都见的少了。”
是啊,雍正回想这么多年,他明明也十分宠爱欣儿,怎么两个人就不如他跟世兰亲近呢。
想来想去,雍正觉得大概是欣儿被皇后下药害的身子孱弱。他为了皇家名声,却一点都没有怪罪皇后。这才每每见了欣儿都十分愧疚,所以后来才减少去延禧宫的次数。
后来怎么来着?哦,是世兰一直陪在他身边,再往前还有菀贵妃。
想起了甄嬛,又忍不住回忆一下纯元。
雍正这会儿倒是觉得,有这么多至情至性的女子能够在他身边,此生也算圆满了。
自觉圆满的雍正,微微扬起嘴角闭上了眼。
怡欣清楚的感觉到,揽着自己的手臂慢慢没了力道。身边的人的身体,一点一点凉了下去。
看着他脸上还没来得及隐去的笑容,怡欣暗暗说了一句,“好歹是我给你延了几年的寿命,好歹是我给了你一个优秀的继承人,好歹是我给你送了那么多的功绩,好歹是我没叫你临终被活活气死。所以我害死了你的皇后和真爱,你应该不会生气的吧?”
理好了身上的衣服,怡欣一步一步往外走。
看到外头守着的皇子皇女,还有宗室大臣,才说出了那一句,“皇上驾崩!”
皇上驾崩,马上就要守孝。
满朝文武和宗室大臣这会儿忽然发现,六阿哥灵前继位,同时现身表示支持的居然还有先帝的直亲王、理亲王,甚至八爷、九爷、十爷,几位据说中毒命不久矣的老阿哥。
此外,用了富察家养身药丸子保住性命的十三爷,还有一直在皇陵才回京不久的十四爷,也都表示支持六阿哥登基。
有这么一水儿的康熙朝老阿哥的支持,宗室和弘时、弘历、弘昼是闹不出什么事端了。
在看富察家活的好好的马奇、马武兄弟,以及如今太后的外家舒穆禄氏,还有现在皇后的钮祜禄家,这些数的上的满洲重臣也全都支持弘旸。
有了这么多的支持,才十六岁的弘旸登基掌权那是相当的顺利。
兄弟不闹事,弘旸也很大方的给三个哥哥封了郡王,就连两个姐姐也有恩赏。
看到儿子的前朝后宫都很顺利,怡欣干脆带着先帝嫔妃跑到圆明园荣养。
听说园子里养身子的一众太妃都挺高兴,就连命不久矣的太后在天好的时候就能跑几圈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