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遂林看了看,把自己的一颗糖给了盛遂禾,然后拿了岁岁的一颗糖放在娘手里,这下就是一人三颗了,盛遂林显摆他的算术道:“好了,每个人都一样,很公平。”
岁岁眨巴了两下眼睛。
公平?
岁岁觉得不公平,因为娘是大大的,他是小小的,三颗糖在娘手里很少很少,但在他手里很多很多,能塞满他一整只手。
小小的自己不用吃那么多糖,大大的娘才要吃更多。
岁岁拿起一颗糖放到娘手里,望了望二姐,觉得二姐也大大的,于是又拿了一颗糖给二姐,最后看了眼二哥,又捏着糖放进了二哥手里。
忙活了一通,仅有的三颗糖也都发了出去,岁岁低头一看,自己手里什么都没有了。
岁岁睁大眼睛:“……”
怎么会这样呢?他的糖糖都没有了!
其他人被岁岁这副震惊又委屈的模样逗笑了,捧着肚子前仰后合,笑声传了老远。
盛遂禾不客气地笑话道:
“小笨蛋!”
“窝才不系笨蛋!”
小家伙气恼了,撅着嘴不开心地喊。
……
最后还是盛遂禾上手把糖分成一人三颗,并且严禁私下交换,该是谁的就是谁的。
何秀英看着盛遂禾,觉得她闺女挺有当领导的气势,她转眼看遂林,儿子也不错,做事公平公正,比生产队的某些领导好多了。
至于岁岁……小儿子虽然迷糊,可是性格又乖又贴心,这样柔软的性子一定会广交善缘,走到哪儿都有真心朋友。
她的孩子这辈子都会好好活着,幸福平安。
回去也是坐的王翠她男人驾的牛车,几颗糖和糕点推来阻去,直到何秀英按着那些东西装作生气道:“你不要我就扔这地上了,谁捡到谁吃。”
王翠见何秀英这么坚持,这才作罢了,无奈地把东西接到了手里。
其实这番推拒也不是客气,而是她真心地心疼秀英和她几个孩子,不想秀英为了道谢把这些稀罕东西给自己家,她家里就一个孩子,平时吃得起,可秀英家孩子多,好东西不够分呐。
刚回到家,一家人脚还没迈进院门,二媳妇刘品兰从水缸里舀水,斜眼扫了他们几下,故意大声说道:“早知道大嫂要去赶集,就让大嫂买点白面回来了。”
盛老太太闻言瞥了眼何秀英,嘴上没说话,表情却分外嫌弃,明显又听了刘品兰的话,觉得何秀英不操心家里。
可是白面这东西重的很,价格也贵,就算买的少,拎着走三十里路也足够累人。
盛遂禾翻了个白眼,随时随地开启阴阳怪气模式,“家里没白面了?哎哟,从发粮食到现在也没吃过,咋就没了呢?厨房不会生老鼠了吧?”
白面这种细粮比别的什么玉米面高梁米好吃,盛老太太掌控着面缸,时不时给盛遂勇烙鸡蛋饼吃,还都是背着人烙的,要不是岁岁和她说,她还不知道奶居然给盛遂勇开小灶吃独食。
岁岁也是奶的亲孙子,待遇却天上地下。
究根结底都是二婶会挑拨,爷奶又偏听偏信,要不然有岁岁这样俊的孙子,没有哪个爷爷奶奶会不疼爱。
盛遂禾指桑骂槐,这话说的刘品兰和盛老太太都黑了脸,偏偏又没法反驳,她们心里可以偏心,做法也可以偏心,唯独嘴上得装公平,把一碗水给端平了,否则落人口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