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 作品

第1114章 退路

第1114章退路

甲板之战虎头蛇尾,随着多尔衮仓促撤退结束。

多尔衮在付出一定代价后狼狈撤回盛京,亏他跑的快,要是再晚一天孙传庭的部队赶到,他就很难脱身了。

回到盛京后,局势依旧不乐观,整个盛京已弥漫了一股让人窒息的恐慌情绪,大清自立国以来从未有过这样的局面,无论是普通的满人还是勋贵,甚至包括宫中的太后都忐忑不安,反而那位小皇帝福临因为年幼的缘故,还不清楚自己所要面临的是什么。

一回到盛京,多尔衮第一件事就是急忙进宫见布木布泰。

布木布泰这些日子心惊胆战吃不好睡不好,整个人都憔悴了许多。当见到多尔衮来了,她下意识直接站起,情不自禁向前两步,这时候她已忘却了自己贵为皇太后的身份,如同一个普通的女子一般手足无措。

“你可算回来了。”布木布泰眼眶微红,泪水在眼中打转。

“莫急,莫急……。”多尔衮勉强笑着,轻轻拍了拍布木布泰的手,拉着她坐了下来。

虽然此时此刻多尔衮已是心急如焚,但面对心爱的女子他依旧要做出一副成竹在胸的姿态。而且他很清楚现在的局势危急,作为摄政王的自己更不能露出半点慌张,要不然后面的仗不用打了,大清必败无疑。

“怎能不急呀,这几日各位王爷、贝勒一直入宫求见,要我拿出办法来。我一个女子能有什么办法你在东边的战况又不利,眼下明军大举进犯,听说很快就要打到盛京了,我身边又没人帮衬,你不在的这些日我这个心一直揪着呢。”

“呵呵,我不是回来了么”多尔衮笑着道,见着他这幅沉稳的样子,布木布泰神色渐渐缓和了下来,一直以来多尔衮都是站在她身后的男人,一直都是无所不能,有这样一个男人作为依靠,布木布泰心安了不少。

聊了几句话,在多尔衮的安抚下,布木布泰的心定了许多。见火候差不多了,多尔衮凝神对她道:“你赶紧准备一下,把要收拾的都收拾好,另外看住皇帝,这几日千万不能让皇帝独处,就算晚上睡觉也要让他和你在一起。”

“这……”布木布泰神色一凝,察觉到了多尔衮话中的意思。

握了握她的手,给了她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多尔衮正色道:“眼下看盛京已不安全,驻守盛京不是上策,一旦明军大军抵达,局面就恶化到了最坏的地步。”

“不至于吧”布木布泰急道:“盛京墙高城厚,我八旗兵力也不少,如再召集旗下奴作战,怎么也能凑出十万之众。就算打不过明军,守住也当无忧,怎么……”

“哎,真要守不是守不住,你说的没错,盛京乃到大清京师,城防坚固,以我大清兵力要驻守明军的确难以打破。可别忘了,守城不仅是靠人,更靠物资和粮草,自福临登基以来,我大清物资就一直缺乏,之前掠夺朝鲜就是为了补充物资不足,而这些年大明对我大清多番封锁,更让物资入不敷出。”

“我来前已让人去查看过,以盛京的物资最多维持三月而已,一旦盛京被围,外面的物资更运不进来,城里这么多人三月之后没了吃食,这城如何能守得住到时候盛京不破自破,等这时再谋退路已晚了。”

“所以盛京可守,但不能死守,尤其是你和皇帝更不可留在盛京。留在盛京就是死路一条,趁明军主力未到,我先把你等送出去,只要你和皇帝在,我大清就还有一条后路,哪怕盛京城破,我也有办法杀出血路去找你们。”

“这……这……。”布木布泰面露惊惶,整个人更是不安。她从来没想到局面会坏到这个地步,就连盛京都要放弃。

虽然多尔衮把话说到这么清楚,可布木布泰心中还是不愿意离开盛京的,毕竟盛京是大清的京师,丢掉盛京意味着什么她心里明白。另外,她一个妇道人家,离开盛京带着小皇帝又能去哪里尤其是多尔衮话里的意思表明他会坚守在盛京而不是跟着自己一起走,这更让布木布泰为之不安了。

“你同我们一起走吧,有你在,我心里也安。”

“不成!”多尔衮摇头道:“我绝不能走!”

“为何”

多尔衮苦笑解释:“你和皇帝走了,如果我也走了,你觉得这盛京还用得着守么我们都不在这,恐怕前脚离开盛京后脚就有人开城投降。到时候盛京轻易被明军拿下,明军就能肆无忌惮追击我等,你觉得我们能逃去哪里”

“可……。”

“不用说其他了,只有我留在盛京才能镇得住那些人,如果我不在盛京是绝对守不住的。我守的时间越久,你和皇帝也就越安全,真到盛京不可为的时候你也不必担忧,我总有办法脱身。”

布木布泰的泪水不由得落了下来,虽然她一直在利用多尔衮,但要说她和多尔衮没半点感情却是假的。两人可以说是青梅竹马,这么多年下来终究是有感情的,尤其是今日多尔衮情愿把自己陷入险境也要先把她和皇帝送出盛京,仅此就令她感动万分了。

“可我和皇帝走了,又能去哪里”

“这个不必担忧,我早就想好了。”多尔衮轻声在布木布泰耳边叮嘱了几句话,告诉她自己会派最信任的部下和最精锐的白甲兵护送她和皇帝离开。离开盛京后他们会一路北上,往四平和怀德方向跑,但等到了那边后就掉头向西,绕一个圈子进入双辽地区,然后再想办法往南,悄悄去科尔沁草原附近潜伏起来。

有这支白甲兵护卫,她们的安全是没问题的,而且只要不碰上大股明军和阿古达木的骑兵主力,白甲兵也足够护得住她们。而且布木布泰本就是出身科尔沁草原,对于那边的地形和人熟悉的很,哪怕现在科尔沁已战败,科尔沁郡王奇塔特失踪,相比辽东来说科尔沁依旧要安全许多。

阿古达木打败了奇塔特后,以多尔衮的推论不久就会整军东进,配合王晋武的主力扫荡辽东。这个时候他对科尔沁部绝对来不及进行完全吞并,仅仅只是名义上的占领罢了。

所以趁着这个机会藏身在科尔沁,来个灯下黑无论是阿古达木还是明军都不会想到她们所在的位置。如果能想办法收复一个科尔沁的小部落,以此为掩护的话,那么更能隐藏踪迹。

而且在科尔沁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找寻奇塔特的下落。等寻到奇塔特后双方可以联合起来,暗中积累实力,等有朝一日拿回科尔沁统治权,甚至反击辽东。

只要布木布泰和皇帝在,大清就在,有了科尔沁的帮助未尝不能卷土重来,这就是多尔衮为她们安排的后路。

听完了多尔衮的解释,布木布泰心中这才略微安定了下来。可她想了想后还是问道:“难道除这条路外就没其他办法了”

“呵呵,现在还能有何办法”多尔衮苦笑反问。

“要不同大明和谈去帝号求和或者同豪格商议一番,实在不行把皇帝之位让给豪格只要他能保全我等……。”

“不可能!”多尔衮不等布木布泰把话说完斩钉截铁就道:“这些绝不可能!明军已占优势,盛京危在旦夕,大明皇帝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这个时候同我们和谈如我是大明皇帝,必然要求我们直接投降才是,而且现在的大明皇帝可不是以前的崇祯皇帝,就算要以此拖延时间,恐怕也不会如意。”

“至于豪格就更不用说了,这家伙对我等恨之入骨,而且现已彻底投了大明,他连肃亲王都不做了,怎么会当大清的皇帝再说现在的大清可不是原来的大清,兵临城下大厦将倾,豪格意图除我等后快,怎么会做这等选择”

“我……这……。”布木布泰愣住了,仔细一想无奈点头,多尔衮说的没错,此一时彼一时,形势早就不同以前,无论是和谈还是以皇位拉拢豪格都不可能,如此一来也只有多尔衮为她们安排的这条路可走了。

两日后,在多尔衮的安排下做好了护送布木布泰和皇帝等人离开盛京的准备,对于派谁护送领兵,多尔衮最终选择了遏必隆。

遏必隆是努尔哈赤的外孙,也是多尔衮的外甥,是大清开国五大臣额亦都之子,虽然年龄不大,可做事稳重,更骁勇善战,在皇太极时就担任了一等侍卫,深受皇太极的喜爱。

而且相比其他人,遏必隆对大清忠心耿耿,尤其是对小皇帝更是没有二心,再加上他同多尔衮的关系也不错,由他领兵护送布木布泰和小皇帝是最合适的人选。

就这样,多尔衮让遏必隆领一千白甲再加两千八旗精锐,护送布木布泰和小皇帝等人赶在明军主力抵达前离开了盛京,倒不是他派不出更多的兵,而是这些兵力已足够了。如果所带的人太多,行动起来比较麻烦,更不利于隐藏踪迹,这些人不多不少,不仅能护住布木布泰和小皇帝,更能给未来东山再起有一定的资本,要知道当年努尔哈赤仅以十三副铠甲起兵,这三千人可比老汗时要强了不止百倍,老汗能做到的,未来他多尔衮怎么可能做不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