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怒火

姜羽心想:“难道出了什么问题?”

但很快,姜羽心中的担忧烟消云散。本文搜:大神看书 免费阅读原来只是父亲为了让儿子做好准备而特意派人传达的指令。

“父亲让你告诉我要答应接受那个医疗方案,”周虎悄悄对姜羽说,“并且只有你知道真相:这一切都是一场戏。”

听到这话,姜羽终于松了一口气。同时,他也明白过来,这场戏的背后隐藏着多少心思与安排。

“二将军担心你会为他承受不住这份刮骨之痛……所以……”

不等张武把话说完。

关平猛地一挥手,沉声道:“我父亲想多了……我的本意就是让他体验一下这份痛苦!若不体会到这份痛,他日后还是会自负、傲慢、放纵。这样下去,曹操先输曹仁,接着是徐晃,再是庞德,当所有魏军将领一一败北后,最终将无所输,颜面尽失。”

啊……

关平提及关羽时的那份决然依然犀利无比。

张武愣住了,而关平则咀嚼着嘴角,心绪万千:

——『这次就让父亲真切地感受一番痛苦吧,体会这份苦,接纳这痛苦,从而懂得其中真谛……』

——『让他明白自负和疏忽所引发的代价!看他会如何对待未来,避免再次失去荆州!』

……

江夏,安陆城。

今日天气回暖,枯枝之间传来鸟声,温和的阳光透过竹帘照进书房。房间里铺陈不少精细竹扇面,吕松一边练习书法,一边不禁感慨:

——『这种纸真的这么便宜就能制造么?关云旗又是从哪里获得这些图纸的,他怎么总是什么都能造出来?』

吕松身体几乎恢复完全,但为了盟约必须留在江夏不能返回江东,因此很多江东的事情,他己经无法参与、尽力!

然而……

吕松是讲义气的人,诺言重如泰山,不会违背约定擅自返回江东。

今日长时间站着书写用力,可能也带着几分对关羽病况的担忧……

他的额头冒汗,停笔歇息擦拭汗水,轻挥扇子,闲适中隐隐透露一丝忧虑。

待学生马超进来,鞠躬致敬:“学生拜见老师。”

吕松连忙招呼:“回来了,快坐下……”

此刻莫名间吕松突然感觉紧张起来。马超坐定后,吕松迫不及待询问道:“你这次去江陵打听到什么了?羽兄的身体状况怎样?”

“不妙……一如既往地糟糕。”马超神色凝重:“张仲景医术大都督肯定相信,他也提到过关羽撑到此时己是极限,并且提及应该早点作最坏准备。”

吕松脸色愈发严峻。

别人看到的是关羽病情,而在他看来是东吴与刘备联盟抗击曹操的全局问题。荆州是“风暴中心”。

关羽守住的江陵极为重要。

若淮南、江夏败局无碍大局,但南郡却是不同凡响。

吕松眼中更显忧虑笼罩心头。

马超续说:“倒是关羽将关家军以及整个荆州都托付给关平,这一点令人意外。”

“我能理解。”吕松深有感触:“若我是羽兄,也会如此安排,威望之外,他的机智筹谋敏锐度,足以肩负重任。只是如此年轻的肩膀承担重大责任,太过苛求……”

谈及此处,吕松陷入思索,心中疑惑不己——

——『关平能否带领这么多部队,是否堪当此重任呢?』

这个疑问在骆统耳边仅留下些许回声。

而更重要的事还在后面,“我还见到了凌统!”马超继续汇报。

“谁?”吕松顿时站起惊呼。

“正是那位被称为有‘国士之风’的东吴年青将军凌统,凌公绩!”马超加重语气强调,“他现在叫卓统,与会稽来的卓恕一起来到荆州,先是到了咱们的安陆城。”

“他们去江陵为何?”吕松越发迷茫。

“他们是要帮关羽疗伤的……奇怪至极……”马超回答得模棱两可。

吕松眉头紧锁,感到事情匪夷所思……

他喃喃:“这到底怎么一回事儿!为什么凌公绩会选择这里而不是回去?难道东吴留不住青年才俊?但他来荆州又为何因?”

这时刻,吕松眼中充满了彷徨甚至有些“绝望”的意味。

...

在寿春城中,臧霸带着泰山军到达南阳的消息传来。

曹操心情甚佳。一旦稳定南部三处战线,便无需过多担心,能顺利回归许昌,继续巩固大魏局势。

“有臧霸在,南方稳了,孤也能安稳寝食了。”

现今在淮南战场上,他己经无力改变局势:攻不下孙权的合肥,孙权也拿不下他的寿春,双方因此陷入了一种心照不宣的僵持状态。

曹操不禁回想起了之前收到的一封来自孙权的书信。信中写道:“昔有诸葛孔明,今有关家云旗。如今烽火连天,正是劝谏丞相切勿再行令人怨恨之举。您应速退,让出淮泗之地,以免再蹈赤壁覆辙。望丞相三思。”

除了这段话外,还有醒目的八个大字:“足下不死,孤不得安。”瞬间跃然纸上。

曹操感慨道:“看来……局势的关键仍在襄阳与樊城啊!”

说到这里,他目光随意地转向了程昱,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便开口问道:“关云长仍然昏迷不醒么?”

……

与此同时,在军营中关羽晕厥的那个营帐里。

刚刚,关麟与卓荣进行了一场详细的交谈,而这竟是两人第一次相见。由于卓荣“华佗”的特殊身份,二人能够聊得非常投机,以此验证她是否真正为华佗传人。

例如他们讨论起华佗之死。

很多人以为华佗因为尝试用斧头给曹操开颅治病而惹怒曹操并被杀。然而事实与此毫不相关——

真实的华佗之死发生在赤壁之战期间,当时华佗离家久了思念家乡谎报说家中妻子患病需返家照顾。尽管曹操屡次召回,他仍拒不从命。

盛怒之下的曹操派人前往华佗老家调查其妻子状况,若情况属实则赏豆以慰藉华佗并宽限时日,否则将以叛国之名捉捕他。最终,调查结果显示,华佗所言为虚。

华佗犯下欺君和违命两罪。加之医术当时被视为“贱业”,虽然荀彧为其求情,但曹操依然将其拘押,施加拷打至死!

卓荣向关麟讲述了这些细节,其叙述不仅符合关麟心中文献记录的大部分描述,甚至还提及了监牢看守者之事——即华佗临终时赠《青囊书》于狱吏以作济世良方。狱吏因畏惧法典而拒绝接纳,华佗不得不忍痛焚书。

卓荣作为继承人,对华佗之事了如指掌,她的讲述赢得了关麟完全的信任,并随后离开了大帐。

大帐内剩下正在坐着的关麟、躺在床上的关羽以及站立在一旁的周仓。

确定西周无人后,关麟轻声对昏迷中的关羽说道:“父亲,这回为您‘刮骨疗毒’,是您的选择呀。”

这句话令苏醒中的关羽产生了一些误会——以为是因为自己示意周仓去找关麟,所以关麟才同意刮骨疗毒。实际上,关麟说的是您因傲慢行事,才导致这样的后果。

关羽轻声询问:“你要是没听到我去告诉你要为我刮骨疗毒,你会这么做吗?” 这一问题使关麟意识到,父亲想得太过温情脉脉了。“呵呵”,他在心中暗暗笑了出来,此刻并未给出确切回答以避免激怒对方。

于是他说:“别多虑了,我还要忙着呢!”这让关羽更疑惑,但他也感到不解,“为什么你不告诉我你在做什么?我可是要经历‘刮骨疗毒’的人!”

关麟不留情面地回应道:“老爹,请闭上嘴吧!一位即将面临死亡的人应该少说废话,并专心完成表演。”

说着,关麟转身对着周仓发问:“东西准备好了吗?”

“什么东……”周仓正专注于关麟与关羽之间的谈话,一时之间竟有些茫然。

关麟连忙解释道:“就是让你准备的那个东西,能让我一夜之间头发变白的那种!”

今晚,关麟将染白自己的头发,以展现他决断的决心。如同古有伍子胥因忧心国事一夜间白了头发,现在关麟为了表现真实情感,也会这样做。毕竟演戏不仅要让人身临其境更要入情入理,他也读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戏剧理论。为了演出更好的效果,这个时代的“一夜白头”,对他来说确实是一番艰辛挑战。

数日后,顾雍与孙权围坐在案几旁,共同探讨着荆州战事。当前战场上的关键人物是——关羽!而他的状态变化足以左右整个南部战场。

“顾大人,你觉得关羽是真昏假倒呢?或者说他又像以前一样假装昏迷,迷惑我们?”

孙权笑着饮了口酒。

顾雍放下杯子,深思之后说道:“依我看这并不简单。传闻射击关羽

他内心充满矛盾,既不想看见关将军获胜,也不愿见关羽轻易倒下……更不想让淮河一带承受更大的压力。

正在此时,忽然传来一个内侍的声音:“主公……门口有诸葛子瑜先生求见。”

“子瑜回来了?”主人惊喜交加,“快让他进来。”

不久后,一位侍者带领着诸葛瑾进入房间,“主公。”

“快来坐下!”孙权脸上露出欢迎的笑容,“你回来比预计得要早一些呢。”

诸葛瑾的神情显得格外焦虑。犹豫片刻之后,他还是选择首入主题:“主公,微臣火速归来是要报告一件大事!”

“什么事?”

随着诸葛瑾语气越来越凝重,孙权察觉到一股不同寻常的氛围——沉静而又冰冷。

“凌统在江陵——” 诸葛瑾终于说出了压在他心里己久的话。

闻言,正给诸葛瑾斟酒的孙权突然停了下来,手中的酒具坠地,发出了清脆又沉重的响声。

接下来半个时辰的交谈中,孙权表现出极大的自制力。等到诸葛瑾离开后,压抑己久的怒火终于爆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