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淳化年间,东京汴梁城外有一户人家,男主人名叫李福,是个农夫,妻子张氏,长得端庄秀丽,夫妻二人男耕女织,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首发免费看书搜:看书群
这日午后,李福在地里耕作,张氏在家织布,突然听到门外传来敲门声。张氏放下手中的活计,起身前去开门,只见门外站着一位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老道士。老道士自称云游至此,又饥又渴,希望张氏能行行好,赏他一碗饭吃。
张氏心善,见老道士这副模样,顿生怜悯之心,忙将他请进屋,给他盛了一碗热饭。老道士吃完饭后,向张氏作揖道谢,说道:“多谢女施主慷慨施舍,贫道无以回报,愿为施主算上一卦,以表谢意。”
张氏一听,觉得有趣,便让老道士为她算上一卦。老道士让张氏写一个字,张氏思索片刻,在纸上写了一个“谢”字。老道士接过纸,端详许久,缓缓说道:“女施主写的这个‘谢’字,乃是‘寸言身射’,‘寸言’为‘讨’,‘身射’为‘躬’,合在一起便是‘讨躬’二字,只怕女施主日后会有一场大难,需向人讨躬下气,方能逃过此劫。”
张氏一听,顿时变了脸色,她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也知道“讨躬下气”乃是低声下气、恭顺屈从的意思,自己一个弱女子,究竟会惹上什么样的大难,需要低声下气地去求人呢?
张氏正欲开口询问,却见老道士站起身来,朝她摆了摆手,说道:“天机不可泄露,贫道言尽于此,告辞。”说罢,转身离去。
张氏望着老道士的背影,心中惴惴不安,不知自己日后究竟会惹上什么样的大难。
几日后,汴梁城内发生了一件大事,当朝宰相赵普因受卢多逊诬陷,被贬为河阳三城节度使。赵普是开国功臣,曾两度为相,在朝中威望极高,如今却因诬陷被贬,朝中大臣纷纷上书,为赵普求情。
宋太祖赵匡胤见群臣激愤,便将赵普召回京城,亲自审问。审问过后,赵匡胤查明真相,还赵普清白,同时严惩卢多逊,将他贬为崖州司户参军。
赵普被贬期间,心中郁郁寡欢,便以作画来排解苦闷,在被贬的这段时日里,他画了不少画作。重回京城后,赵普将这些画作整理了一番,发现其中有一幅极为诡异,画中的女子竟与他府中的一名丫鬟有几分相似。
赵普心中好奇,便命人将那名丫鬟唤来,仔细打量了一番,发现画中女子果然与丫鬟长得一模一样。赵普问丫鬟叫什么名字,丫鬟答道:“回相爷,奴婢名叫小翠。”
赵普见小翠生得端庄秀丽,心中甚是喜爱,便将她留在身边,做了贴身丫鬟。
这日午后,赵普在书房作画,小翠在一旁伺候。赵普画完后,让小翠过来瞧瞧,小翠上前一看,顿时吓得脸色惨白,浑身瘫软在地。赵普忙问小翠怎么了,小翠指着画,结结巴巴地说道:“相……相爷,这画中的女子……女子,不……不是奴婢。”
赵普一听,顿时变了脸色,忙问小翠究竟是怎么回事。小翠颤声说道:“回相爷,这画中的女子名叫柳如烟,是奴婢的同乡,前几日突然失踪了,奴婢没想到,她……她竟会出现在相爷的画中。”
赵普闻言,心中一惊,忙问小翠柳如烟家住何处,小翠答道:“柳如烟家住在汴梁城外十里铺,奴婢可以带相爷前去。”
赵普让小翠在前面带路,带着几个随从,坐上马车,朝城外驶去。
一个多时辰后,马车在十里铺村口停下,小翠带着赵普来到柳如烟家门前,轻轻叩响门环。不多时,一个中年妇人打开房门,见门外站着几个衣着华丽之人,心中一惊,忙问他们找谁。
小翠见开门之人是柳如烟的母亲柳氏,忙上前说道:“柳伯母,我是小翠啊,这是当朝宰相赵大人,特来你家拜访。”
柳氏一听,慌忙将赵普等人请进屋内。赵普进屋后,环顾西周,见屋内陈设简陋,心中不免有些感慨。
落座后,赵普将柳如烟出现在他画中的事情向柳氏说了一遍,柳氏一听,顿时泪如雨下,哽咽着说道:“如烟这孩子命苦啊,前几日突然失踪了,老身西处寻找,也没有找到她的下落,没想到她竟会出现在相爷的画中,这可如何是好?”
赵普闻言,心中甚是疑惑,不知柳如烟究竟去了哪里,为何会出现在他的画中。
就在这时,柳氏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包裹,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幅画。赵普接过画一看,顿时惊得目瞪口呆,画中的女子正是柳如烟,而这幅画,竟与他画的那幅画一模一样。
赵普拿着画,仔细端详了一番,见画的右下角盖着一方印章,印章上刻着“宋祁”二字。赵普心中一惊,忙问柳氏这画是从哪里来的。
柳氏答道:“这画是如烟的未婚夫宋祁送给老身的,如烟失踪后,宋祁便拿着这幅画来找老身,说他曾亲眼看见如烟被一个道士带进了一处宅院,老身问他那道士和宅院在哪里,他却不肯说,只说如烟己经被那道士害死了,让老身不要再找她了。”
赵普一听,顿时明白了,这宋祁定是见柳如烟长得貌美,
起了歹心,将她杀害后,又伪造了这幅画,谎称柳如烟被一个道士害死了。
想到这里,赵普对柳氏说道:“柳夫人,你放心,本相定会找出真相,绝不让任何人伤害你。”说罢,带着随从,坐着马车,朝宋祁家赶去。
一个多时辰后,马车在一座宅院前停下,赵普带着随从,走进宅院,将宋祁抓了起来,押回京城,交大理寺审问。
大理寺卿得知此案是宰相赵普交办的,不敢怠慢,连夜升堂审问。宋祁见事情败露,知道自己难逃一死,便将杀害柳如烟的经过向大理寺卿和盘托出。
原来,宋祁与柳如烟自幼订亲,二人青梅竹马,感情甚笃。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宋祁见柳如烟长得貌美如花,竟起了歹心,想要将她据为己有。
这日午后,宋祁将柳如烟骗到城外的一座破庙里,欲行不轨。柳如烟拼死不从,大声呼救。宋祁生怕被人听见,情急之下,用手捂住柳如烟的嘴,没想到竟将她活活捂死了。
宋祁见柳如烟死了,心中害怕,担心被人发现,便将她的尸体拖到庙后,用枯枝败叶盖住。做完这一切后,宋祁又担心柳如烟的家人前来寻找,便伪造了这幅画,谎称柳如烟被一个道士害死了。
大理寺卿听完宋祁的供述,怒不可遏,当堂判了他一个秋后问斩。
赵普得知真相后,心中甚是欣慰,命人将柳如烟的尸体妥善安葬。
处理完柳如烟的事情后,赵普又想起那幅诡异的画,心中不免有些好奇,不知那道士究竟是何人,为何会将柳如烟画在画中。
赵普思来想去,决定派人暗中打听,看能否找到那位道士。
这日午后,赵普正在书房作画,一名随从匆匆走进书房,说道:“相爷,小的打听到那位道士的下落了。”
赵普闻言,精神为之一振,忙问那道士在哪里。随从答道:“小的听人说,那道士住在城外的一座道观里,小的己经打听清楚了,那道观名叫玄真观。”
赵普一听,立刻起身,带着随从,坐上马车,朝城外驶去。
一个多时辰后,马车在玄真观前停下,赵普下了马车,带着随从,走进道观。
道观里的道士见赵普衣着华丽,气度不凡,不敢怠慢,忙将他迎进客房,奉上香茶。
赵普落座后,让随从将道观里的道士全都叫来,他要当面询问。
不多时,道观里的道士全都聚集在客房里,赵普让他们一一报上姓名。
赵普坐在客房中,目光如炬,扫视着面前的道士们。随着他们逐一报上姓名,赵普仔细地听着,试图从中找到与柳如烟案件有关的信息。
当报到一名叫玄清的道士时,赵普的心中突然一动。他记得,在柳如烟的那幅画上,似乎有着与“玄清”二字相似的笔迹或印记。虽然这只是他心中的一个模糊印象,但赵普决定深入探究。
“玄清道长,”赵普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威严,“本相听闻你道法高深,且擅长丹青之术,不知可有此事?”
玄清道长闻言,微微一愣,随即躬身答道:“回相爷,贫道确实对丹青略有涉猎,但谈不上擅长。至于道法高深,更是贫道不敢妄言的。”
赵普点了点头,继续问道:“那本相再问你,你可曾画过一幅画中有一位名叫柳如烟的女子?”
玄清道长的脸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他沉默片刻,似乎在权衡着什么。最终,他缓缓摇了摇头,答道:“回相爷,贫道从未画过这样一幅画。”
赵普见状,心中不禁生出一丝疑虑。他深知这些道士往往擅长隐匿和伪装,因此并没有轻易相信玄清的话。
“玄清道长,”赵普再次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本相此次前来,是为了追查一起命案。那幅画中女子柳如烟己经不幸身亡,而她的未婚夫宋祁己经供认不讳,是他杀害了柳如烟。但本相总觉得此事背后还有隐情,因此才会前来找你。”
玄清道长闻言,脸色变得更加苍白。他深吸一口气,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心。
“回相爷,”玄清终于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贫道确实与柳如烟有过一面之缘。那日,贫道在城外偶遇柳姑娘,见她美貌如花,心中不禁生出怜爱之情。于是,贫道便暗中画下了她的画像。但贫道绝对没有杀害她,更没有与宋祁勾结。”
赵普听着玄清的话,心中不禁生出一丝疑惑。如果玄清所说属实,那么这幅画又是如何出现在宋祁手中的呢?
“玄清道长,”赵普再次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质疑,“你说你没有杀害柳如烟,那么这幅画又是如何落到宋祁手中的呢?”
玄清闻言,顿时陷入了沉默。他低下头,似乎在回忆着什么。片刻之后,他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回相爷,”玄清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坚定,“贫道愿意将所知的一切如实相告。那日,贫道画完柳姑娘的画像后,便将其收藏在道观的密室中。但没想到,后来宋祁竟然潜入道观,盗走了这幅画。贫道发现后,曾试图追回,但无奈宋祁己经逃之夭夭。”
赵普听着玄清的话,心
中不禁生出一丝明悟。原来,这幅画竟然是这样落入宋祁手中的。而宋祁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竟然伪造了柳如烟被道士害死的谎言。
想到这里,赵普不禁对玄清产生了一丝同情。他深知这些道士虽然身处红尘之外,但往往也会卷入世俗的纷争之中。
“玄清道长,”赵普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宽慰,“本相己经了解了事情的真相。你虽然与柳如烟有过一面之缘,但并没有杀害她。因此,本相不会追究你的责任。但希望你能以此为戒,不要再卷入类似的纷争之中。”
玄清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他躬身行礼,感激地说道:“多谢相爷宽宏大量。贫道一定铭记在心,不再重蹈覆辙。”
赵普点了点头,示意玄清可以退下了。随后,他转身对随从说道:“我们走吧。”
随着赵普一行人的离开,玄真观再次恢复了往日的宁静。而这场因一幅画而起的纷争,也终于画上了句号。
就在赵普一行人渐行渐远,玄真观的大门缓缓合上的那一刻,静谧的道观内突然发生了一幕奇异的景象。那幅被众人争夺、引发无数波折的画像,竟在无人触碰的情况下,画面上的女子——柳如烟,仿佛被某种神秘力量触动,眼角缓缓滑落了一行清泪。
这滴泪珠晶莹剔透,沿着画像上细腻的脸颊缓缓滑落,最终滴落在画框边缘,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一抹淡淡的痕迹,仿佛是对过往恩怨情仇的无声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