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逃 作品

第一百六十八章 人啊,还是太年轻……

村里人也肯领沈照的人情,虽然都是生意但人家大晚上的跑回来给大家出主意说到底也是想安他们的心。别人可能不知道,但他们上桥村对沈照的根底还是知道的。

村里的茶厂是个什么光景大家伙都瞧得见,那县里的食品厂虽然不在眼前可那里的形势有多好大家也是有数的。不说别的就里村里那几个进县里做工的后生,工资月月看着见涨。前几天还说马上要再招人,年纪差不多的都想进去试试。

他们这些人有时候闲得没事算起阿照现在的身家,虽然算不出来实数可也都猜黄鳝赚的那点钱她只怕是看不上。

沈照不知道自己成了村里人心里的土财主,家大业大的已经看不上黄鳝赚来的那点钱。她出门前和顾承平商量过,黄鳝这东西要保质保量还是得自己养。今年肯定是来不及,为了保住水产公司的份额只能跑得再远点收货。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的增加,那他们收黄鳝的价格也要涨。这样一来村里的收益肯定会受影响。

顾承平说完这头一桩事,大家伙心里虽然不太乐意但也知道这事没办法。有点脑子的都知道,保住份额才能长久。有些家里青壮劳力多的想的却是不一样,这黄鳝的价格提了两毛,那他们是不是也能多赚点。至于跑的路远不远,是不是更辛苦这都没想过。乡下人的时间劳力不算钱。

再就是养黄鳝的事,“咱村村口和村尾那几个荒掉的鱼塘,我们抽个时间整出来。我过几天去寻摸些鳝鱼苗来,再请几个靠谱的人去养。这工资嘛村里先出钱垫上,等到时候卖鱼的钱除掉成本再统一分。你们看,这么着成不成?”

等到又有钱分,怎么可能会有人不乐意。大家都笑笑嘻嘻地表示赞成,都说村里现在条件好了不像之前干点啥他们都得往外面掏钱。虽然现在大家手头是比以前宽松不少,但真让他们拿钱出来就是说得再好听也会觉得肉疼。

“可这点鳝鱼只怕不够,你们自己家里包了鱼塘的有没有兴趣?这钱有两种挣法,一个呢就是把鱼塘转包给村里,你要是能养愿意养这工资和其他人拿一样的。要是不想养要干点别的去,就村里再请人。还有一种呢,就是自行包干,是赚是赔自己负责。养出来多少收卖点都按市面上的价来收……”

鱼水之乡还真不差鱼塘,有些勤快的人在自家菜地里都要挖一口,这样就算是不正而八经养鱼,用水也方便不少。不是没有人心动,这要是包给村里跟白捡的钱差不多。也有胆子大,愿意自己干的。

“村长,我家鱼塘里养了莲蓬,黄鳝能不能顺道养?”说话是个十八九岁的女孩子,她去年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本来说是要去外面打工,正好赶上茶厂建起来要人手就干脆让她学起了会计。

这小丫头叫香玉,读书多就是脑子活。听说沈照在县里做起了八宝粥,求着她爹去临近村里找来藕根种起了莲蓬。这东西他们这边可以种,但大家找不着销路没人愿意费这个力气。沈照食品厂要的莲子,还是陈江海在粮站买的。

现在听说可以养黄鳝,她也起了心思。可这个黄鳝能不能和莲蓬一起养,顾承平还真不知道。他看向沈照,沈照也有点茫然。但是她既然敢约上村里人养黄鳝什么事都提前考虑了的,“这个事得我们请的专家来了以后才知道,到时候哪里能养,哪里不能养,又该怎么养这事我们听农学院教授的。”

她在知道黄鳝供不应求的事以后,就想过这个问题当时就给农学院的苏教授挂了电话。因为红碎茶的出口订单越来越多,苏教授这个顾问也是忙得不停歇。好不容易闲下来,又听到沈照想养黄鳝赶忙把自己的同事推了出来。

“这事你找老卓,他才是这方面的专家。”说完还不忘调侃沈照:“沈同志,你这摊子是越铺越大,只我一个可忙活不过来。我今天上午才从安康回来呢,那边有种茉莉花茶味道就很不错。我到时候托人带给你尝尝……”

虽然苏有诚嘴巴上喊忙不过来,心里对茶厂顾问这个工作还是非常上心的。不说别的,每月到手的顾问费能抵他几个月的工资。而且这个项目正好和他研究的课题有关联,连给论文找素材的工夫都省了。更重要是的光荣,这省里的红碎茶在国外卖得越好他苏有诚的名头在行业里就越响亮。

农学院其他教授也羡慕他的好运道,听说这次上桥村想找人请假养黄鳝,卓红平二话不说就跑去找学校调课,“老苏,等我回来请你喝酒哈。”

华夏人习惯在酒桌上谈事情,人在酒桌上,推杯把盏间,他的目光所及不管男女满脸都是讨好的笑,再大的官职嘴里全是恭维的话。

赵文暄有些得意,他来内地这些天真实感受到了和港城天差地别的待遇,要是可能他还真不想回去呢。只可惜……

他把目光放在自己旁边的张晓芸身上,这女人虽然不是什么聪明人但架不住她有个好爸爸。自己稍微提了一嘴,就上赶着要帮他出头当枪使。

正好,那个姓沈的自己拿她没辙,让这个脑袋空空地官二代去对付她刚好。

那个臭婆娘再有本事也就是运道好认识几个狐朋狗友,怎么都比不过人家是亲爹妈护着。他也不怕这个张晓芸不拿真本事出来,反正他在这里好吃好喝的也不怕陪他们一起耗。

张晓芸笑容满面,就算还在奶孩子也劝了赵文暄两杯酒。桌上其他陪客更是恭维不断,喝到后面就是号称千杯不醉的赵文暄也有些头晕眼花。

他的助理见状连忙上前,低声地问:“boss,时间唔早喇,要唔要我哋先返酒店?”

张晓芸听到这人叽里呱啦的就知道肯定没好事,果然就看到赵文暄已经扶上助理的胳膊一副准备撤退的架势。她微微皱眉,想说两句什么,可被旁边市招商办的负责人眼风扫过最后也只能满脸笑意起身送人。

等把人送走,曾主任看到张晓芸满脸愠色不禁觉得好笑,老王这只老狐狸居然生了个这么不长进的女儿。之前闹着吵着不肯结婚,好不容易肯嫁了还是一个屁本事都没有的二婚头。这才出月子听说港商要投资化工厂,这事情还没着落就风急火燎地跳进去抢功劳。现在好了,这姓赵的也不知道打是什么鬼主意,酒没少喝,礼没少收可这生意就是不松口。他都还好,反正东边不亮西边亮。这投资拉进来是政绩,人家要真看不上这块地界也坏了他的事。就是这王家父女可就惨了,为了化工厂这个位置老王刚上来就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这要是办不下来,还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但到底是新上任的顶头上司的亲闺女,心里再怎么看不上表面功夫还是要做到位,语重心长道:“晓芸啊,这事咱急不来。人家那么大的生意,肯定得多看看多想想才会做决定。这边曾叔盯着呢,你先安心回去吧。”

张晓芸也不是真的蠢,刚才在饭桌上差点没忍住是因为真着急。听到曾主任的安慰,艰难地扯了扯嘴角却怎么也说不出什么好听话来,一弯腰就钻进了来接她的小汽车里。

看着车走远了曾主任才收了脸上的笑,看到国营厂的副科长在自家主任面前甩脸子他手下的兵就受了不了:“德性,一点礼貌都没有。要不是她非要催着见面,咱也不用安排这桌酒。现在事情没谈下来,这是甩脸子给谁看呢。”

曾主任久经风雨自然不会把这种小事放在面上来和人讲,听到自己人替他打抱不平笑眯眯地推了手下人一把:“有些人啊,还是太年轻,性子沉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