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8章

闻言,沈舒意的眉心不由得皱了起来,预考?

沈静安报名了预考的事她是知道的,他这样实力不足的人,预考对他而言可是个难得的好机会。

但沈静安预考,秦雪蓉需要做什么准备?

难道不该是让沈静安静心复习课业么?

何况,她通过京楼典当出来的银子,虽说有个两三万两,但拿这笔银子替沈静安打点,实在不够看?

除非……

沈舒意当即想到一种可能。

除非,这京楼本就有问题。

秦雪蓉将真品送到京楼,当做赝品的价格典当,那么这差价就有了,差价进了谁的口袋?

京楼背后的主人。

可如此一来,这些做了亏本买卖的人,又能得到什么?

沈舒意思量许久,倒是将红缨给放在了一旁。

红缨跪在地上大气也不敢喘,心下不安,那智远就是个没本事的,成日凭借那副好样貌诓骗女子,偶尔仗着那副和尚模样,装神弄鬼,说些吉祥话混些银子。

可那些钱,还不够他自己挥霍。

更别说替她赎身,给她安家。

一想到这,红缨就觉得心里堵的厉害,若是当初…若是当初她没有想着要算计二小姐,是不是今日就不会落得这个下场?

若是当初她像玉屏一样,好好照料小姐,是不是如今自己也就飞黄腾达了?

想到这,红缨忍不住看了玉屏一眼。

少女依旧是那副珠圆玉润的温软模样,那张脸比起当初在玉佛寺不知红润了多少,满身的穿戴更是价值不菲,只怕出去走在街上,比起一些富庶门户的小姐都不遑多让。

红缨心中苦楚,她早听说过二小姐待手底下的人极好,一个个的奴才吃穿用度比主子都强。

她当初怎么就被猪油蒙了心呢……

半晌,沈舒意回神,目光瞥过地上的红袖,淡淡道:“玉屏,给红缨拿银子。”

闻言,红缨连忙跪着上前:“郡主,奴婢不要银子!求您把卖身契给奴婢,让奴婢出府吧!”

红缨说着,眼泪就掉了下来。

“郡主,奴才的肚子实在要瞒不住了,求您醒醒好!放奴婢出府吧!”

沈舒意眸色淡淡,冷眼看着她:“你的卖身契当是在母亲那,我恐怕也无能为力。”

对于沈舒意的话,红缨根本不信。

毕竟,如今她可是贵为郡主,夫人却成了阶下囚,她哪里会没有办法?

玉屏将十两银子扔给红缨,半点也没忘当初她在玉佛寺把小姐和自己害的有多惨。

如今这一遭,也算是自食恶果。

沈舒意看着红缨,淡淡道:“你再辛苦些时日,母亲那边,我恐怕还需要你盯着。”

红缨欲言又止,却说不出旁的,只得离开。

玉屏看着她的背影道:“小姐,府中近来不少人都在讨论她的肚子,还有人猜测她肚子里的孩子是不是六少爷的。”

沈舒意冷笑道:“让她受着。”

沈舒意起身,看向金珠:“让江漓再去查,多拿些画作去京楼典当试探。”

她就不信,秦雪蓉都能知道的门路,她们会查不出来。

三日后,欧阳颂替沈舒寒上过课后,心下暗惊,只觉得难怪当年这位沈家大公子能明东京城。

若非是坏了身体,这辈子再无指望,此子必是人中龙凤。

他替他上课的时间不多,且这中间因病重向他告假,去江南休养了一段时日。

所以前前后后加起来,他替他上过的课不超过二十次。

可就算如此,他却对他格外恭敬,总是忍不住想多教些东西给他。

“今日你好好思考,写一篇如何应对时疫之策。”欧阳颂捋着胡子,想了想,又道:“再做一篇,为官者如何赢得民心之论。”

“是,先生。”

欧阳颂点了点头:“你身体不好,且好些休息吧。”

欧阳颂离开后,轻叹了口气,若非他已经上了秦家这条贼船,且自己又带了沈静安多年,他也不忍如此。

可沈舒寒这副模样,出仕无望,就算空有才学,又能如何?

一辈子也就如此了。

傍晚,沈舒意来到舒寒苑,见哥哥在温书,不由得走上前看了看。

直到沈舒寒停笔,她才道:“哥哥喊我来,可是有事?”

“近来预考在即,欧阳先生来的比往日频繁了许多,连带着给我布置的课业,也多了不少。”

说着, 沈舒寒将自己才完成的两份策论递给沈舒意。

沈舒意逐一看过,随即抬眸:“哥哥的意思是,欧阳颂在押题?或者猜题?又或者…有人泄题。”

沈舒意想,后者的可能性更大,毕竟押题猜题这种事,基本上先生们都会做,但涉猎的范围太广,试题若变化分毫,便有极大的差距。

所以,有人泄题的可能性更大。

更何况,欧阳颂自己是先生,他必然有不少学生要参加预考,如此繁忙的时候,怎么可能比之前来的更勤,除非…他有所图。

而哥哥身上又有什么能让他图谋的?

自然是那一身才学。

“欧阳颂的事你不必操劳,我知道你在查京楼的事项,只是我想,或许有人能拿到考题。”

沈舒意心下微沉,哥哥倒是同她想到一处去了,只是此事若是真的,如何对得起那些寒窗苦读的学子?

这朝堂,日后又会变成何种存在?

“我知道了,哥哥放心,我一定查到底。”沈舒意杏眸冰冷,一想到这些事,就觉得气的胸口发疼。

回到云舒苑后不久,江漓就潜入了沈府。

“小姐,查到了!”

说罢,江漓拿出一枚玉佩,交到沈舒意手上,沈舒意仔细看过:“这是什么?”

“这是京楼里发出来的兑换牌。”江漓解释。

“兑换牌?”沈舒意拧起眉心。

“预考在即,近来京楼的生意比此前不知热闹了多少,我仔细查过,多是家中有学子的人到京楼典当,当典当的物品数额达到二十万两,就可以拿到一枚玉牌。”

“而后,当预考的试题出完,就可以凭借玉牌到京楼兑换一份字条。”

说着,江漓又将一卷字条交到沈舒意手里。

沈舒意展开看去,入目,只有四个字:时疫、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