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愣着做什么?快整吧!”
……
后来袁好女又来了两次,一次间隔了十日,一次间隔了二十多日。
之后,她便再也没有来过了。
探花郎想打听,但忠贞侯是一品将军,地位之高,又怎是他这样的一个国子监学生能了解的呢?
只怕他的那些同窗的父亲、祖父,都不一定有资格打听忠贞侯的事情。
直到四个月之后,监察处的人来国子监请他。
等到他去了监察处,便看到他的仇人们一个个已经血肉模糊的躺在衙门的地上。
他的父母终于沉冤得雪,他的灭门之仇也终于可以报了。
他想再见一见忠贞侯,但监察处的官员也没资格替他请见。
他也知道,自己半个是一个小小的贡生,与忠贞侯的地位天差地别,实在是不该纠缠,于是他只是走到忠贞侯的府邸门口,恭敬地拜了三拜便离开了。
他再知道忠贞侯的消息,便是京里传言,说是忠贞侯生了个孩子。
忠贞侯生了个女儿,一出生太后娘娘就封了个郡主。
探花郎算了算日子,不可能是他的孩子。
三年后科考,他考上了探花郎,这才有胆量求太后将他外放到松江。
他知道,袁好女在松江培养水师,他自然是想要帮她的。
……
“救命恩人?”香君怀疑地问:“什么救命恩人,哀家怎么没听说过?”
探花郎简单地将当初的事情说给了太后娘娘听,只是省略了许多细节。
香君得知还有这么一出,心里很不高兴。
这个顾亭雪,实在是不像话,这么大的热闹,竟然没和她讲,她竟然不知道。
香君看向探花郎,问道:“你的家人都死了?”
“是,多亏了忠贞侯,我家人才能沉冤得雪。”
没有家人倒是还行。
“哀家对忠贞侯说过,此生,她不能嫁人,也不能招婿。”
探花郎沉默了片刻说:“臣知道了。”
“你还想去松江么?”
“臣初心不改。”
香君笑了笑,倒也不是她信了探花郎的话,只是,如今国泰民安,她想看看热闹。
“哀家可以答应你,只是,每七日你都要给哀家写一封奏折,要把你这七日做了什么事无巨细的告诉哀家。若是你的奏折,哀家不满意,哀家便立刻将你调回京城来。”
探花郎有些不明白太后为何要这么做,但还是应下了。
“臣愿意。”
“好,既然如此,你便去松江做你的松江知府吧。哀家希望,你写的那些个政策,都能好好实施,莫要让哀家失望。”
(二十五)
袁好女准备回松江,不曾想与自己同路的竟然是今年的探花郎。
袁好女想到前些日子太后问她的事情,心中立刻对此人防备起来。
探花郎上前一步拜见忠贞侯。
袁好女骑在马上,居高临下地打量着他。
“你谁啊?”
“忠贞侯不记得下官了么?”
“记得倒是记得一点,但是记不大清楚。”
这一点袁好女倒是没撒谎,她连此人叫什么都不记得了。
探花郎倒是不生气,微笑再拜道:“下官是松江知府沈静之。”
哼,四品小官,倒是会攀高枝。
顾大人从前叮嘱的实在是没错。
顾大人说过的,男人想要攀附权贵是可以相当不要脸的。
果然啊,好好的探花郎,不留在京城,却要跑到松江去当知府,还跟她跟得这么紧,不是看上了她手中的军权和她的侯爵之位,是为了什么?
正道不走,偏要走歪路……
“本侯骑马,怕是要比沈知府脚程快些,便不等沈知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