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哦咦啊哦咦 作品

第602章 权谋交锋

寒风凛冽,京城的冬日仿佛比往年更加刺骨。朝堂之上,群臣肃立,气氛凝重,连呼吸都似乎被压抑在胸腔中,不敢轻易吐露。萧瑾瑜立于殿前,眉宇间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阴鸷。他微微抬眸,目光如刀,直指站在殿侧的萧煜。

“陛下,臣有本奏。”萧瑾瑜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一把利刃划破了殿内的寂静。他缓步上前,手持一卷奏折,神情肃然,“近日边关军务频发,臣以为,主将萧煜调度不力,致使军心涣散,若不及时整顿,恐有损国本。”

此言一出,殿内哗然。群臣面面相觑,低声议论。萧煜神色如常,目光沉静,仿佛萧瑾瑜的指控与他无关。然而,他的指尖却微微收紧,心中已是一片冷意。

“萧将军,可有辩驳?”皇帝的声音从高处传来,带着几分威严与试探。

萧煜上前一步,拱手行礼,道:“陛下,边关军务繁杂,臣虽尽心竭力,然仍有疏漏之处。若臣有错,愿领责罚。”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仿佛一潭深水,波澜不惊。

萧瑾瑜冷笑一声,道:“萧将军此言,未免太过轻描淡写。边关乃国之重地,岂能因一人之过而动摇军心?臣以为,应当彻查此事,以儆效尤。”

殿内气氛愈发紧张,群臣的目光在萧瑾瑜与萧煜之间来回游移,仿佛在猜测这场权谋交锋的结局。就在此时,殿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陛下,沈氏女沈清澜求见!”内侍的声音打破了殿内的沉寂。

皇帝眉头微皱,略一沉吟,道:“宣。”

殿门缓缓开启,沈清澜一袭素衣,款款而入。她的眉眼如画,神情淡然,仿佛一株傲立于风雪中的寒梅。她的出现,让原本剑拔弩张的朝堂顿时添了几分清雅之气。

“臣女沈清澜,叩见陛下。”她跪地行礼,声音清冽如泉。

皇帝微微颔首,道:“沈氏女,你今日入宫,所为何事?”

沈清澜抬起头,目光清澈,道:“臣女听闻边关军务有变,特来为萧将军作证。”她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卷文书,双手呈上,“此乃江南商会联名上书,愿为边关军需提供支持,以解燃眉之急。”

内侍接过文书,呈至皇帝案前。皇帝展开一看,只见文书上密密麻麻地签满了江南商贾之名,言辞恳切,愿为国分忧。皇帝眉头舒展,道:“沈氏女有心了。”

萧瑾瑜见状,脸色微变,冷声道:“区区商贾,岂能插手军国大事?沈氏女此举,未免有越俎代庖之嫌。”

沈清澜微微一笑,道:“萧大人此言差矣。江南商贾虽为庶民,然亦知国之兴亡,匹夫有责。边关军需紧迫,若能得商贾相助,岂非国之幸事?”

她的声音不急不缓,却字字如珠,直击人心。群臣纷纷点头,对沈清澜的言辞表示赞同。萧瑾瑜见状,心中一沉,正欲再言,却被皇帝抬手制止。

“沈氏女所言有理。”皇帝缓缓道,“边关军需一事,朕自会斟酌。萧将军,你且继续负责军务,务必稳住民心。”

萧煜躬身行礼,道:“臣遵旨。”

萧瑾瑜咬了咬牙,眼中闪过一丝不甘。他深知,今日之事已难以扭转,只得暂时作罢。然而,他的心中却已盘算起下一步的计划。

退朝后,萧煜与沈清澜并肩走出殿外。寒风拂过,沈清澜的衣袂翩然,仿佛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鹤。萧煜侧目看她,眼中满是柔情。

“今日多亏了你。”他低声道。

沈清澜微微一笑,道:“你我之间,何须言谢?只是萧瑾瑜此人,心机深沉,需得小心应对。”

萧煜点头,道:“我明白。他今日未能得逞,必不会善罢甘休。不过,有你在,我便无所畏惧。”

沈清澜抬眸看他,眼中闪过一丝坚定,道:“无论如何,我都会与你并肩而立。”

两人相视一笑,仿佛一切尽在不言中。

而此时,萧瑾瑜立于宫墙之下,远远望着他们的背影,眼中寒意更甚。他握紧拳头,低声道:“萧煜,沈清澜,你们以为这样就能高枕无忧了吗?游戏,才刚刚开始。”

翌日,京城中忽然传出流言,称萧煜与江南商贾勾结,意图不轨。流言如风,迅速传遍大街小巷,百姓议论纷纷,朝中亦有大臣上书弹劾。

萧煜得知此事,眉头紧锁。他深知,这是萧瑾瑜的手段,意在借舆论之力打压自己。然而,他并未慌乱,而是立即召集心腹,商议对策。

与此同时,沈清澜亦未闲着。她连夜拜访朝中忠臣,以江南商会的名义,向各位大臣阐明利害,并承诺为朝廷提供更多支持。她的言辞恳切,举止得体,令众大臣心生好感。

数日后,朝堂之上,皇帝再次召集群臣议事。萧瑾瑜再次发难,言辞激烈地指控萧煜勾结商贾,意图谋反。然而,这一次,他的言论却未能引起群臣的共鸣。

“陛下,臣以为,萧将军一心为国,绝无二心。”一位老臣上前一步,道,“江南商贾之举,乃为国分忧,何谈勾结?”

“臣附议。”另一位大臣亦道,“沈氏女为国奔走,其心可鉴,望陛下明察。”

皇帝沉吟片刻,道:“萧将军,沈氏女,你们有何话说?”

萧煜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臣一心为国,绝无二心。若有小人污蔑,臣愿以死明志。”

沈清澜亦道:“陛下,江南商贾之举,乃为国分忧,绝无他意。若有人借此生事,臣女愿以性命担保。”

皇帝点头,道:“朕已知晓。此事就此作罢,任何人不得再议。”

萧瑾瑜脸色铁青,却不敢再言。他深知,今日之事已无可挽回,只得暗自咬牙,心中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

退朝后,萧煜与沈清澜并肩走出殿外。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仿佛为他们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萧煜侧目看她,眼中满是感激。

“今日之事,多谢你。”他低声道。

沈清澜微微一笑,道:“你我之间,何须言谢?只是萧瑾瑜此人,心机深沉,需得小心应对。”

萧煜点头,道:“我明白。不过,有你在,我便无所畏惧。”

沈清澜抬眸看他,眼中闪过一丝坚定,道:“无论如何,我都会与你并肩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