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荠菜包

见方瑶瑶是认真的,顾老太太便又道:“现在地里也没什么青菜了。想吃还得专门去镇上,要不,就做窝头吧!”

“阿婆您忘了?我们不是每日都要送野菜到孟记嘛!”

“野菜?”

“嗯!眼下正是吃各种野菜的时节。我打算用荠菜做馅儿,加上晌午特意多留的几斤肉,明早吃正好。”

顾老太太自然也知道春天野菜多。

但毕竟建房的人就是几十个,还要再送一背篓到饭馆。

其他人都得抓紧时间忙建房的事情,方瑶瑶一个人怎么能忙得过来?

于是她拉着方瑶瑶的手,“走吧,现在我就陪你一起挖。”

方瑶瑶想了想。

一日三餐光是备菜、炒菜、洗碗都要花不少时间。

如果等到了晚上再挖,或是一大早起来临时去找,时间都太仓促。

她便赞同,“好。到时候咱把篓子放到阴凉处,明儿自己吃蔫儿的,新鲜的送到孟记。”

猫儿坝虽然地势不如老虎山开阔,但在靠山脚的那一片荒地里却密密麻麻长满了各种野菜。

又因那里靠近一片水潭,野菜更是长得鲜嫩茂密。

两人挖了没一会儿,刘玉兰便领着两个砖瓦匠过来。

“瑶瑶,张叔说他们不去河谷滩睡,担心下雨,要在这里守着砖瓦坯。”

“那要留几个人守工地?”方瑶瑶问。

“五六个就行。主要担心土坯受潮,迟迟开不窑。”一人回答。

“简单搭个棚子就行,就照你这灶房再来一间就行。”另一人补充道。

“好,我知道了。”方瑶瑶应了一声。

便又让刘玉兰找了几个男人帮忙砍来竹子和茅草。

很快,一间简易工棚也完成了。

早上砖瓦匠一到场,就对刘玉兰说过,要多扎些茅草片用来遮盖砖瓦坯。

虽然春季的雨一般都不大,但还是需要遮盖一下。

此时,见工棚四面漏风,茅草片又有很多,方瑶瑶又让几个叔伯帮忙,将工棚围起来。

“这样才像睡觉的屋子嘛!”方瑶瑶站在工棚前,很满意自己的设计。

吃过晚食,顾云辉又先回老虎洞,扛了一张竹床下山。

刘玉兰提前跟村里人说好,工匠们需要在村民家里借宿。

因而早上村长、杨大等人都将被褥等也帮忙带上了山。

方瑶瑶拿了几张棉被,将床铺好。

“张叔,夜里要是冷的话,你们再多盛些炭火放到床前。不过一定要注意,门不能关得太严实,要留条缝儿通风换气。”

“好,知道了。你们也早些回去休息吧。”砖瓦匠们答道。

他们虽然不是烧窑师傅,但毕竟两道工序息息相关,自然也懂人不能长时间处在密不透风的空间里。尤其是在烧着炭火的情况下。

村民们都下了山。

又有几个工人跟着去了顾显明家。

留下来守砖瓦坯的几个工人简单洗漱后,也才纷纷回屋准备歇下。

工人A:“床还不错。”

工人B伸手在床上用力按了几下,“是挺结实。床腿儿都多几条呢。”

工人C:“这也不像买的。哪个师傅手艺这么糙!”

说完,他又躺下试了试,“你别说啊,等天儿热了,这床睡着挺凉快。回头我让赵叔也帮我做一张!”

“赵叔不是不做买卖了嘛?早两年就听我娘说,他连铺子都租给别人经营了。”工人d问。

工人C回:“对外的买卖不做,可咱一个村儿的,我又不催他交货。他成日闲着也是无事,哪有买卖送上门的生意都不做的道理。”

“是吗?那我到时候也做一张。”工人e道。

第二日凌晨。

方瑶瑶闭着眼睛问:“婶儿,鸡叫了吗?”

“叫了叫了,都叫四遍了。”刘玉兰一边穿衣裳,一边回道。

“要不你再睡会儿吧,早食我来做就行。”

打了个呵欠,方瑶瑶一鼓作气,快速穿好衣服。

“那得多久?我和您一起!”

走到路口,叶翠莲也将院门打开了。

“老刘家的,等等。我和你们一起。”

“你多歇会吧。一会儿来吃饭就行。”刘玉兰道。

“不睡了,一会儿晌午再眯一会儿就行。走吧。”

将院门轻轻关拢,打着火把,三人一起下山了。

叶翠莲帮忙生火。

刘玉兰和好面,又跟方瑶瑶一起清洗荠菜。

将洗净的菜放入沸水中,焯烫片刻后捞出,再淋几瓢凉水。

等到菜里的水分晾得差不多时,将荠菜切成细末,与剁碎的猪肉混合。

最后再加上葱姜、盐巴、白糖和少许胡麻油拌匀,包子馅儿就完成了。

等到面发好时,三人一起动手包包子。

灶上两副蒸笼不断往外冒着热气。

睡在工棚里的几人也被香味馋醒了。

工人A:“我怎么闻着一股肉香。难不成这两户的主人家,早上就煮肉给工人吃?”

工人B:“应该是。人两户都能盖砖瓦房,一点儿肉算什么。”

工人C:“馋得我睡不着了。要不起床吧。”

天才微微有些见亮,河谷滩的人就陆续到了。

每来一拨人,方瑶瑶就主动帮忙拿碗递筷子。

“嗯?这包子里包的是什么菜?”杨大吃了一口。

才一口,他就知道这不是白菜也不是芥菜。

“杨大伯,这是荠菜包。就是昨儿下午您瞧见我们在那边挖的。”方瑶瑶回道。

“好吃。”杨大点点头,不住称赞。

吃完午食,又将碗筷也全部清洗干净。

方瑶瑶和顾老太太去了拴牛羊的树下。

因没人专程放牛放羊,又想到这段时间都要成日呆在工地。

所以除了鸽子留在山洞里,牛羊和旺财都被带到了猫儿坝。

顾老太太抱了一捆青草扔给小羊。

“方小丫头,你说常临送来的豆子怎么吃?”

方瑶瑶帮自家做过几顿饭,顾老太太似乎看出来,她很擅长做吃食。

因此,闲着也是闲着,她就找方瑶瑶讨论起来。

“豆子?什么豆子?”方瑶瑶问。

“村里人凑的红豆和黄豆,你忘了?”

“哦……”方瑶瑶这才想起来,又问:“您家没吃吗?”

“不是说了村里凑给咱三户的嘛。你们不在,我们也不能全吃了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