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搬新家了

“谢谢婶儿。不过我瞧着麦子和油菜也快成熟了。还是等到地里的粮食收回来,我再休息也不迟。”

“地里的活儿有我呢。大不了还是找老顾家的换工。自打你受伤醒来后,就没闲过一日,婶儿是真的心疼你。”

被捏得有些痛,方瑶瑶“啊”了一声。

刘玉兰连忙放轻手上的力道。

“没事的婶儿,等到房子建好了再看看情况吧。”方瑶瑶道。

-

这一日是刘、方两家新房施工的最后一天。

吃过午食,村里妇人帮忙将碗筷收拾齐整后,刘玉兰道:“下半晌大家伙儿也在这儿坐坐,晚上吃了饭再回去吧。”

“不了不了,等你搬家我们再来吧。还得回去挑水浇地呢。”于红芳道。

除了开工初期下过几场小雨,最近十来日都没下过雨了。

地里的蔬菜瓜果也需要浇水施肥,才能长得壮。

方瑶瑶便道:“那也行,反正再过一日就办搬家宴了。红芳婶儿到时候早点来啊。”

于红芳笑着说:“好。我一定早点来,谁让你做饭那么好吃!”

等人都走后,叶翠莲等人也告辞回了老虎山。

刘玉兰道:“瑶瑶你先歇会儿吧,我去喂牛喂羊。”

“好的婶儿。”

方瑶瑶笑着回她。

等刘玉兰也去忙了,方瑶瑶从怀里掏出一张纸。

这纸还是她和小八一起逛街的时候,从一家商铺扔掉的边角料里淘来的一些残次品。

纸张厚薄不匀,切口不平。但对方瑶瑶来说,却很难得。

她将大小不等的纸叠起来带回了家,又小心铺平放在被褥下。

将纸展开,上面记着一笔笔账目。

是的,方瑶瑶开始计算建房的所有花销了。

因自己和刘婶儿家还有些去年收的稻子、小麦,所以这次建房的主要花销都在肉和菜上。

大米和面粉虽然也买了,但却不过都只买了两百来斤。

加之每日还能卖些野菜,多少有点进项。

现在方瑶瑶已经学会了这个时代的银两单位换算。

收支相互抵消后,这次建房一共花了一万四千二百四十三文钱,也就是十四两二钱四分又三文。

按照两个时代的物价水平换算,这次建一座房子的花销,跟自己小时候家里建房也差不多。

看来砖瓦工以及木匠们都没有趁机敲诈自己和刘婶儿。

再除去买牛买羊,现在方瑶瑶手里还有三十二两多的存银。

这时代没有化肥,庄稼粮食全靠农家肥灌溉。

想了想,方瑶瑶将东西收好,又去了刘玉兰身边。

“婶儿,东西是今天搬还是明天搬?”

刘玉兰正在往粪篓里扫牛羊粪。

见方瑶瑶过来了,她回道:“下晌有些热,还是明儿一早,喊上老顾家的帮忙一起搬吧。”

“行。那明天早上我还是早些起来熬粥,叫上顾叔和翠莲婶儿他们一起吃。”

刘玉兰将扫好的粪倒进粪坑。

拍拍手,对方瑶瑶说道:“这下房子建好我也不着急了。明儿早上我起来做饭就行。”

将旺财也从笼子里放出来,刘玉兰拉着方瑶瑶往自家院子里走。

“建房花了多少钱?”

方瑶瑶笑笑,宽慰她:“没多少的婶儿,您不用担心。钱还多呢,够咱俩吃上几年了。”

“你这孩子,吃自然是花不了几个钱。”刘玉兰洗过手,又满脸慈爱地看着方瑶瑶,“今年你就十五了,婶儿除了种地也没别的能耐。既然你如今有了本事,就得多给得多给自己攒些嫁妆。”

“怎么又提到这个了婶儿?我觉得除了娶妻、嫁人,人这一辈子能干的事可多了,而且都很有意义。”

“傻孩子。咱们普通老百姓,除了这些,还谈什么理想报复?”

不过想想,即便说亲,也还可以再等两年。

刘玉兰又道:“这一个多月你也累坏了,歇歇吧。我去挑粪浇菜。”

“不累的,我去拔草。”

没有农药,地里的野草两三天就又会钻出来。

想到脏东西会沾到手上,刘玉兰就同方瑶瑶一起,打算先将草拔了再浇粪水。

“婶儿,搬家那天要去给我爹娘和刘叔上坟吗?”方瑶瑶问。

“不用,清明不是才去过嘛。”

“哦……那好吧。”方瑶瑶道。

她只记得自己小时候,家里搬了新家会给先人上坟,所以问了一下。

刘玉兰却告诉她这里没有这样的风俗。

说完,她又道:“听洪超大哥说,我姐已经显怀了。就是不知道他们还有没有钱,她也不让洪大哥给我带个话。真想哪天去看看她。”

“没带话那就是人好着呢。你也不用太担心,每个女人都是这样过来的。”

“哦。过完农忙再说吧。”方瑶瑶自言自语了一句。

-

三月二十四。

刘方两户齐办搬家宴。

除了冯双和钟老爷子,孟掌柜也跟着同行。不过才吃了早食,他们就到了河谷滩。

村民们见镇上的贵客都到了,也纷纷锁好房门,带着小孩儿一起上山。

“汪汪……”旺财准时报信。

很不幸,因为今日人多,它又被关进了可恶的笼子里。

“恭喜主人家乔迁新居,小小礼物不成敬意,还望莫要嫌弃。”冯双先是笑着对刘玉兰说了一番好听的话,接着又问:“方姑娘在忙吧?”

刘玉兰笑着接过两份礼物放好。

又陪他一起往方瑶瑶家的灶房走去。

因为方瑶瑶爱做饭,所以她特意将灶房规划得更大一些。

并且又和刘玉兰家的院子共用一堵院墙。

墙上开了个拱形的门洞。

这样即使院门锁着,也能方便两人往来。

“瑶瑶,快瞧瞧是谁来了!”刘玉兰还没进灶房门,就笑着朝方瑶瑶喊话。

“冯叔!孟大哥,你们快请坐。我这会儿有些忙,一会儿再向您敬酒赔不是。婶儿,麻烦您为冯叔倒茶。”

“你忙你的,我和钟叔也不是外人。自己来就行。”冯双笑着打过招呼,才和钟老爷子一起去院子里坐着晒太阳。

“李叔和梅叔还没过来吗?”坐下后,孟掌柜便问道。

他之所以这么问,还得从两人再次上门,查看第二批茶树种子发芽情况的那日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