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九野 作品

第181章 请段将军上路

第181章 请段将军上路

忠义军已入绝境, 没有选择,陈启沈默良久,最终点了头, 投入萧霁月麾下。

军令传到沧回山, 张戎和飞霜立刻带着队伍秘密过关, 进入河南北部。

.

风起,战鼓雷动,旌旗飘扬。

陈启领五千精锐,袭向河东军大营。

向竟元立刻整兵迎战, 两军杀作一团。突然, 后方喊杀声又起, 一支军队远远冲奔而来, 旗帜迎风招展,上面绣着一个硕大的“段”字。

援军已到, 河东军群情激扬, 杀得更加卖力,并且边杀边变换队形,不着痕迹地诱导着敌军往援军方向靠拢。

陈启麾下忠义军在左边阻挡丶右边拦截之下, 渐渐陷入两军夹击之境。

眼见“段”字军要与河东军结成围堵之势, 忽然来支援的“段”字军从中间分成两支队伍, 从忠义军两翼包抄而过,一左一右杀向河东军,加上陈启带领的忠义军,对河东军形成了三方包抄合围之势。

河东军大怒, 向竟元骂道:“段茂贼子, 竟敢欺我。”

然而,此时的怒火, 并不能解眼前之危,他当机立断下令撤退,领着亲卫选定一处薄弱地带,冲杀出去。

“段”字军两支队伍合一,在后边紧追不舍。这支队伍,正是由张戎带领的淮南军伪装而成。

两军一前一后向河东境内奔去,转眼便消失在茫茫烟尘之中。

陈启命令部下扔掉旌旗和战鼓,从河东军的尸体上扒下衣服甲胄换上,伪装出一副残军败将的样子,凌乱无章地向段茂驻军的方向奔逃。

陈启出兵之时,举高旗,擂战鼓,消息早已传到了段茂耳中。

段茂带领两万兵马驰援河东军,誓要亲手砍下陈启的头颅,以泄心头之恨。

中途遇到埋伏,被萧霁月和老黄带领的忠义军阻拦纠缠住。

段茂迎击,忠义军便撤退,他往前走,忠义军便偷袭追击,来来回回数次,仗没怎么打起来,步子却被绊住了。

段茂十分恼火,知道这是陈启的奸计,猜到他想分而破之。

不能给他这个机会,若是河东军败落,向砌怕是要对他起疑心,以后前途艰难,当机立断留下三成兵力与忠义军纠缠,自己带大队人马赶赴前线。

刚行出一里路,便见身穿河东军服饰的士兵散散落落地往这边奔逃而来,前边一人手中还扛着被烧去一个角的军旗。

段茂大嚎一声,知道先机已失,立刻调转马头,向后奔驰,向着后方还在纠缠的忠义军杀去,要让他们有来无回。

逃回来的“河东散兵”见到段茂,如同见到了救星一般,忽然有了劲力,加速向这边奔来。

最终,三军会於一处,混战成一团。

突然,数千由忠义军伪装而成的“河东散兵”从背后杀向段茂的军队。

毫无防备之下,死伤惨重,段茂大惊,张嘴欲骂,向氏竟敢毁约。

却见陈启穿着一身河东士兵的衣服正看着他笑,手起刀落,又砍杀一名士兵,才知道自己中了计。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段茂双目圆瞪,骂道:“陈启,你个奸诈小人,速来受死。”举刀杀去。

“当啷”,斜刺里伸出一杆长枪挡住了他的去路。

枪身乌黑,握枪的手白如暖玉,顺着手往上看去,一个瘦弱的小兵正笑盈盈地看着他,薄唇轻启:“淮南萧霁月,在此请段将军上路。”

“是你?”段茂脸色大变。

萧霁月浅浅一笑:“是我。”手中长枪已经刺了出去。

段茂跃起避开,长刀当头劈来,喝道:“小儿,猖狂!”

萧霁月横枪格挡住长刀,借助刀势斜身下滑,双脚冲向段茂的小腿,这一下若是踢中,段茂之腿必断。

段茂长刀下压,双腿发力往上弹起,以枪杆长刀为支撑,一个筋斗翻越过去,与萧霁月调换了位置。

萧霁月翻身站定,立刻回身刺出一枪,段茂扬刀抵挡,枪尖擦着他的脖颈划过,带起一串血珠。

长枪继续前推,刀刃擦过枪杆发出“刺啦”的鸣吟,两人向相,错身而过,同时收回刀枪。

此时,萧霁月身体不动,长枪回旋,立刻后刺,一个回马枪,穿透了段茂的身体。

枪尖带着淋漓的鲜血,从段茂胸前露出来,位置正中心脏,不偏不倚。

段茂僵硬地侧头,去看她。

萧霁月松了手中的枪柄,往前两步,绕到段茂身前,盈盈笑道:“段将军走好,我会替你看顾好河北。”

素手轻擡,已经夺过段茂手中的长刀,寒光一闪,刀起头落。

萧霁月俯身,左手捡起段茂的头颅,右手抽回乌黑的长枪,下一刻,她淡然自若地将段茂的头颅插在枪尖上,然后高高举起,大喊:“段茂已死,投降不杀。”

段茂的血染透了枪头的红缨,也震住了周围混战的士兵。

忠义军立刻跟着附和,齐声大喊:“段茂已死,投降不杀。”

跟着喊的人越来越多,声音越来越大,顷刻间,便传遍整个战场。

“当啷!当啷!”

不知道是谁第一个扔下了手中的兵器,也许是忠义军中的一员,也许是段茂的士兵,并没有人真的去关注。

更多的人,在看到高举在空中的头颅时,已经失去了锐气和信心,听到弃兵投降的声音,便跟着松了手,放了刀。

忠义军大获全胜,开始清点战俘,准备回城。

萧霁月跃上一匹战马,手举长枪,带着段茂的头颅,领了一支两千人的队伍,向段茂的大营奔去。

段茂离开大营半个时辰后,飞霜就带兵对留守卫军发起了进攻。

留守卫军不敌,且逃且战,逃跑的方向正是段茂离开的方向,似有将飞霜等人引过去的意思。

萧霁月奔马而来,正好迎上,提声大喊道:“段茂已死,投降不杀。”

身后两千士兵跟着重覆一边,高亢的声音回荡在山道上,传进每个人的耳朵之中。

刀兵相击,并未停止,甚至又响起阵阵喊杀之声。

萧霁月将手中的长枪扔给身侧一名校尉,从另一人手中接过弓箭,搭箭勾弦,警告道:“不弃兵刃者,杀无赦。”

长箭疾飞而去,箭箭毙命。

举着长枪的校尉,大喊:“段茂已死,头颅在此,弃兵缴械,投降不杀。”

身后众士兵,一边跟着喊,一边射箭。

有人倒下,有人扔掉手中的兵器投降,萧霁月与飞霜会师合围之际,敌军已经全部投降。

收军回城。

另一处,张戎依然在追击向竟元带领的河东军,声势浩浩,却没有拼死追杀,目的只是将他们赶回河东境内。

萧霁月此番一出手,就以雷霆之势,快速解决了将忠义军逼到绝境的河东军和段茂,立足了威势。

阴霾已过,阳光普照,士兵们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喜悦,整个军营都洋溢着欢快喜庆的氛围。

“爽快,憋屈了这么些日子,今日这场仗打得最爽。”

“对,老子这口鸟气终於吐出来了。”

“淮南的兄弟真是给劲,打起仗来一个顶俩,咱们要是人人都有这等战力,还怕个鸡毛。”

一个大汉掂了掂手中的刀,说:“你们有没有发现,他们的刀好,敌军的刀根本接不住对砍,一下两下还行,多几下就折了。”

“唉,我好像也发现了。”这个士兵看看手中的刀,叹道,“咱们的刀还不如河东军手里的呢,正规军就是不一样。”

“不是正规军不一样,是淮南道的不一样。”

这时两个淮南道的士兵走过,几人眼睛对了对,心照不宣地一起跟上去,笑道:“兄弟,今日真是多谢你们了。”

淮南道士兵停步,回道:“不用客气,咱们以后都是一家人。”

“一家人?”几人面面相觑,甚为疑惑。

大汉问道:“兄弟,‘一家人’这话怎么讲?”

“你们还不知道?对,瞒住消息,今日这场仗才能打的精彩。陈将军已经投到我们小姐门下了,那以后咱们不都是自家人吗?”

大汉别的不管,盯着这人身上的甲衣和手中的长刀,问道:“那以后我们也能用上这个了?”

“当然,只要在我们小姐麾下的兵都有。”淮南士兵拍了拍身上的胸甲,自豪道。

“那就行,老子以后也能一个打俩,不,一个打四个,哈哈。”他大笑两声,又问道,“兄弟,这刀能先给我摸摸不?”

淮南士兵将刀抛过去,笑道:“随便摸,随便砍。”

大汉接住,拿在手中挥舞了两下,照着旁边一棵小树砍了下去,兴奋地大叫:“好刀,好刀,爽快。”

“唉,唉,他们小姐真厉害,今日击杀段茂的时候,我就在旁边。”另一个人凑过来,手脚比划着说道,“这样,那样,几下就把段茂给穿成了糖葫芦儿。那可是段茂啊,纵横河北道十多年的狠角色。”

“上次咱们出动了多少人,都没能抓住他,结果三两下就被萧小姐给杀了。”

“真的这么厉害?”没能亲眼见到的几人凑上前问道。

“当然,我这辈子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厉害的高手,还是个姑娘。”

淮南士兵道:“姑娘怎么了?这天下就没有我们七小姐打不赢的仗,杀不了的人。”

“你这吹得也太厉害了,照你这么说,萧小姐不是天下无敌了?”有人不服气道。

“我们七小姐就是天下无敌,跟你们说了你们也不懂,等着跟在小姐后边多打几场仗,你们就懂了。”淮南士兵拿回自己的刀,转身离去,留下了一个高深又傲娇的背影,深藏功与名。

大汉叫道:“傲气啥,咱们以后也是淮南军,跟着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