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小君相亲那么多个,有些是女方不愿意。
女方要是条件好,又未婚,自然是看不上除了脸,一无是处的秦小君。
当然也有一些是秦小君不愿意,他嫌弃人家长得不好看,又矮又黑眼睛小等等。
所以这么多年都没有说成。
这个姑娘虽然是未婚,但是长得可以,还没有孩子,正符合秦大嫂的条件,也符合秦小君自己的要求。
而且这个姑娘很想快点结婚,找个落脚的地方。
离婚的女人,婆家是要马上赶走的,回娘家,如果娘家兄弟已经结婚,也不受待见的。
夏晴萱,“看来咱们家又要办喜事了,小君没有办过酒,这次估计要热热闹闹的办一下。”
夏晴芳点头,“嗯,大嫂要扬眉吐气一下,肯定会大办,以后他们俩还要跟着小君呢。”
秦小飞已经考上大学,以后的生活也是在城里,像夏致言那样。
跟农村的父母就会显得格格不入。
所以不管秦乐民两口子怎么嫌弃秦小君,还是会跟着他在村里养老的。
果然,没几天,就听说小君的婚事定下来了。
年前就会把酒办了,然后在婆家过年,过了年一起出去打工。
女方家对秦家要办酒席的事情很满意,因为秦家还专门给了彩礼钱的。
虽然不是很多,是几千块,但对于一个离婚的女人来说,已经是很有面子的。
所以女方这几天在娘家,也没有再受到白眼,还算是能和谐地相处。
女方其实不想办婚礼,因为她已经办过一次。
因为怕被人笑话,但秦家说秦小君没有办过婚礼,一定要大办。
她这边办过,就不用办嫁女酒了,直接当天男方来接人。
接到男方家办婚礼。
女方这边就派她的亲兄弟来就行,其他的亲戚就不请了,不然人家还要再送礼。
亲戚送这样的结婚礼,是一个人只送一次的,再婚要请人家来送礼,会有意见的。
女方娘家爸妈和娘家兄弟都觉得很有面子,因为看看你前面那个男的出轨,人家马上就找到人嫁出去了。
还给彩礼钱,大办婚礼,这是多么重视!
秦小君的婚礼办得很快,晨靖晨曦又充当了青年角色,一起去接亲了。
接亲还是很热闹,女方娘家人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秦家人,各个都一表人才。
一群年轻男子都长得好看,女孩子也漂亮。
还更亮眼的秦晨靖秦晨曦俩,看着年纪不大,但长得好,穿得好,一看家世就好。
还有不少人悄悄打听。
结果得知这两人还在读书,就打消了念头。
又看向了秦小飞和秦锦明,打听下来只有秦锦明没有读书。
于是就有人心思活络了起来。
好看的人,还是比较吃香的。
接上新媳妇,回到村里,办仪式,然后开席。
晚上还有重头戏,闹洞房。
以前秦耀宗结婚闹洞房,因为是长辈,晚辈都被围在后面,平辈在前面闹。
这次秦小君结婚,秦晨靖他们是平辈,就围在前面了。
不过夏晴芳让晨曦晨靖去看可以,但不能跟着嗨,就是多看少说话。
闹洞房这样的事情,有点成人方向的趋势了。
所以可以让他们去看看,多了解一点,但少发表什么,免得闹笑话。
晨曦跟着晨靖,晨靖人高,一眼就看到前面秦小君的老表在闹。
一会儿亲一个,一会儿啃一下,还要穿红内衣的,还要两人啃苹果的。
看着很有意思,不过也有点低俗,特别是那个红内衣。
他看着小君哥穿着就想笑。
捂了捂晨曦的眼睛,“别看了,没什么好看。”
“你人高看到了,我什么都没有看到。”
“恶趣味而已。”
晨曦听到在闹,看不到什么,大部分是男的,她觉得没意思,就退出来了。
拽着秦晨靖回去了,“有什么好看的,你也别去看了,免得带坏了。”
秦晨靖笑了笑,“小君哥快要发脾气了。”
“玩不起。”
果然没一会儿,闹洞房的人就出来了。
今年因为大伯家有新人进门,秦父秦母还准备了红包。
过年的时候,还是在秦乐阳家过的,因为老爷子跟着老二家舒服,就不想去老大家那边了。
作为新媳妇的罗翠翠自然不会去厨房做什么,也轮不到她一个曾孙媳妇去。
都是秦母大伯母还有秦三婶在忙。
就是夏晴芳这一辈的媳妇,愿意去就去,也别都闲着,端端碗也想行的。
罗翠翠和大家一起吃饭,还很拘谨。
秦小君也不怎么管她,自己和男人坐在一桌,秦大嫂带着罗翠翠,要罗翠翠带好小桃花。
罗翠翠嫁过来才知道,秦家二叔三叔家都那么有钱,都是开小车回来的。
现在能开上小车的,都是有钱人。
而且秦小君说他乐阳叔和耀宗叔,都是大老板,都很厉害。
罗翠翠看了看晴芳婶子,觉得很漂亮,还有小婶子也很漂亮,更不想说话了。
吃了饭,她跟秦大嫂带着小桃花就回去了。
老太太留下来和大家闲聊。
“小君说现在他结婚了,要自己单干,不和他爸妈一起。乐民两口子不愿意,说他不稳重,赚了钱就出去乱花,不能让他单干,还是在一起。”
“要我说,小君那么不懂事,还是跟着乐民两口子一起吧,不要单干了,要是单干,估计两口子有的闹,好不容易娶的媳妇呢。”
“也许小君结了婚就安分了呢。”
“安分什么,要是安分就不会提出这样的说法,他就不是一个安分的。”
老太太觉得这个曾孙,就是不老实。
“那后面怎么说?”
“还不知道,现在还在闹,看谁妥协吧。”
这个还真不好说。
因为秦小君是大人,想自己干就能自己带着老婆干,根本不需要秦乐民两口子的同意。
出去租了房子,买了机器,就能开始干。
当然他需要身上有两千多的本钱,这点钱应该也是有的。
“要我说啊乐民两口子年纪也不小了,可以不用在外面打工了,直接回村算了,回村带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