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齐鸿的目的很简单,李照基家族会在香江存在数十年,香江电灯公司也会被其家族一直牢牢掌控,他安心当个第二大股东,每年分红以及股票的增值都是不错的获利。
而且只要电灯公司壮大,势头持续走好,与投资美股一样可以获利巨甚。
“这个建议好是好,不过投资过大,会影响公司接下来的经营,没有人能预料生意到底是赚还是会亏。而且投资回报周期过长,很难向广大股东交代吧。”李家成语气淡然的说道。
罗齐鸿怀疑李家成到了如今还在觊觎电灯公司,限制电灯公司的发展,同时可以从其他方向进入电力市场。
“家成先生说得对!谁能保证生意绝对可以赚钱的。”
“我觉得罗生说的输送多余的电力给内地是可以的,毕竟公司发电主要使用的是石油,不过价格有些难以商量,总不能让两地的电费有差别吧。”
就这样,罗齐鸿的提议被李家成带头否决了,当然罗齐鸿无所谓,反正什么结果对他来说都是有利的。
李照基的眼睛闪过一道精光“不如这样吧,公司出资1成,同时负责内地电厂的建造,其余的由我的家族来负责,如果诸位担心亏损,那我在此保证,若是真的有了亏损,都由我来负责,如何”
众董事面面相觑,如此少的投资不会造成什么损失的,再不同意的话有些拂了李照基的面子,以后大家不好谈生意了。
李家成脸上依旧保持着淡淡的笑意,没有再出言反对。
“李主席都做到这种地步了,我同意。”罗齐鸿第一个举起手来。
李家成见状也跟着举手“我也同意。”
其他董事也只能跟着举手,被逼无奈的同意。
会议结束之后,罗齐鸿、李照基、李家成三人聚齐办公室。
“李主席,刚才提到的内地发电厂项目我想参一股,欢迎吗”罗齐鸿直白的询问说道。
这是长远的投资,回报绝对是惊人的,现在不下手等什么时候。
“好,没问题。不过内地z府向来强势,一定会占股超过50%,所以我只能给你10%的占比。”李照基很严肃的说道。
“ok!谢谢李主席。”罗齐鸿将茶水喝光,拿到了心满意足的权益。
这个占比看似很少,其实已经是最大的诚意了,毕竟他们这一方只能拿到49%。
看样子李家成也是想拿到权益的,否则早就离开了。
“如果缺少资金,我也想占10%的权益。”李家成终于出声了。
此时,李照基与李家成的关系尚且可以,刚才的反对只是小插曲,还不至于放在心上。
“没问题!”李照基回了一句。
如此之下,李照基家族便可以占19%左右的权益,这是不错的占比了。
罗齐鸿微微一笑,心道‘李家成此人果然够奸诈,为了发电厂的利益,竟然转身将那些董事全部卖掉了。我还是学的不到家啊。’
李家成不知道罗齐鸿心中所想,却也能猜到一二,但他不会有羞愧。因为商场向来如此,权益让给别人,自己就没有了。
作为华人,他们都对内地有很大的信心,特别是粤省的几个经济特区,能源会是重点的投资项目。
而罗齐鸿已经开始进军内地市场,特别是地产和煤气这两个行业。
为了保证利益的持续性,他还是与羊城、鹏城的z府合作,中华煤气公司只占45%的股权,在前15年由中华煤气公司来经营新公司,之后交还给z府。
见到如此大的诚意,两城z府很快便答应了,其他手续办理的也相当快。
如今的煤气公司已经开始运作,主要以瓶装煤气为主,而管道运营还需要一段时间。
5月初旬。
罗齐鸿携妻子白谨言北上燕京,先是参观了两间最顶级的大学,并且给这两间学校捐款5千万港元,用以建造顶级的工科实验室,接着去爬长城等景点.
罗齐鸿此行不是为了专门捐款露脸,而是与z府商谈合作开发芯片等高级科技项目,虽然目前来说这都是烧钱的,连一点利润都看不到,但他还是想提前准备。
他不能一直待在燕京,只是谈个大概,剩下的事情由团队负责洽谈。
离开燕京之后,两人又现身魔都,在所有人惊诧的目光中拿下了大片的浦东新区地皮,计划在这里建立一系列的工业园区,产业包括无线电话、录像机等相对高科技一些东西。
其实,罗齐鸿想在这里建立金融中心物业的,可惜此时的魔都还未发展起来,谈这些无异于吃人说梦,所以只能转变思想。
香江首富在内地大肆投资的消息自然头版头条的出现在官媒的新闻纸上,一是鼓励更多的香江商人到内地投资,二是给予所有人一个信心,内地的经济即将腾飞。
第三站是天府省,罗齐鸿当即提出捐献300座中小学,预计会捐献1亿港元,不过罗齐鸿要求其中的女子中小学不能少于50座,并且这50座中小心实施免费教育。
如果缺少资金,他们夫妇愿意每年资助女子免费中小学5千万港元,希望能给予这些女孩子一条全新的人生路。
罗齐鸿甚至对官员讲,这是妻子白谨言的建议,希望这些女孩子能走出大山。
最终,夫妻两人回到粤省,同时也在粤省大撒银钱,对外宣称,会在羊城、鹏城建造不下于8座工厂,主要生产成衣,食品饮料,小型家用电器等。
罗齐鸿自然看不上这些投资给自己带来的回报,他的目光很长远,已经放眼十年之后,这些地皮会给集团和家族带来想象不到的利润。
不过这些投资也的确给内地带来了好处,一是工作岗位,二是gdp,三是科技发展的潜力。
还有一个目的便是走一条与李家成不太一样的路。
他要在工业制造上闯出一条路,即使赚不到钱,也能赢得好名声,与其砸钱宣传,不如点时间打个埋伏。
这一次到内地考察,罗齐鸿家族以及旗下的集团公司撒出去的银钱不少于6亿港元,其中包括捐献的资金。
当然这点钱对罗齐鸿来说不过是洒洒水,但的确为罗齐鸿赢得了好名声。
有了这些铺垫,罗齐鸿家族每年都要在内地做慈善。
回到香江之后,有心人将罗齐鸿在内地的事情大肆宣传,炒作罗齐鸿在内地做慈善,却从未在香江做过什么好事。
这是变相在说罗齐鸿赚香江人的钱,然后拿去讨好内地人。
罗齐鸿自然不会任由事态进一步发展,于是在自家新闻纸上刊登了以往在香江做过的所有慈善项目,包括为孤寡老人建造养老院,资助有学习天赋的底层孩子读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