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524【收购泥淖】
张文和解释说道“外资财团都有属于自己的证券公司或者会雇佣本国的证券公司,很少与新加坡本地的证券公司打交道,可能是怕项目消息泄露,信不过本地公司吧。”
罗齐鸿点了点头,张文和的话很有道理,因为他也有同样的戒心,毕竟新加坡这地方的财团公司关系颇为复杂,谁知道会在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比如收购杨协成集团,他不相信新加坡本地的财团不对这块肥肉动心,既然是对手,当然可以采用卑鄙的手段,不然就要承受失败的后果。
在罗齐鸿的想法中,星狮集团比杨协成集团要重要一些,因为星狮集团的产业更强,单靠啤酒一个产业便可以带来丰厚的利润,还不算星狮集团旗下的诸多地皮物业,他粗略估计了一下,星狮集团的资产值在百亿新元上下。
而且这些资产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比如裕廊地区的地皮,在前世,新加坡z府可是会在这里建立工业区的。
“城市发展公司!我记得上次百汇控股公司收购案中出现过这家公司的身影,还真的是冤家路窄啊,大家又碰上了。”罗齐鸿突然觉得对方很有可能是城市发展公司。
城市发展公司隶属于丰隆集团,是郭芳枫家族的公司,是丰隆集团在地产方面的旗舰,新加坡前五的地企业,实力非常强悍。
丰隆集团于41年创办,创始人是郭芳枫兄弟,初期从事五金、建材贸易,依托战后重建迅速积累了原始资本。
如今的丰隆集团涉足金融、保险、地产、酒店、工业、科技等诸多领域,还将势力扩张到了英国、澳洲等地,是妥妥的跨国企业。
令罗齐鸿忌惮的是,丰隆金融公司是新加坡最大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专做中小企业贷款和个人理财,也就说城市发展公司不会缺少收购的资金。
“罗生的意思是,城市发展公司的嫌疑最大”张文和微微一怔,罗齐鸿怎么对城市发展公司有这么大的戒心呢
“盯着城市发展公司以及丰隆集团旗下的金融公司,应该是他们了。”罗齐鸿轻轻叹气说道,这可是一个强劲的对手啊,他是不希望猜想正确的。
“是,我亲自去查。”张文和说道。
张文和负责恒安投资公司在新加坡的所有业务,当然对城市发展公司的整体实力有比较深的了解,明白这其中的棘手程度。
“对手持有多少股权了”罗齐鸿问道,他还是要问清楚的,好做下一步计划。
张文和沉吟半刻,答道“大概有3.5%,绝对不会超过5%。他们起步比我们晚,而且很谨慎,我们才持有7.1%的股权。”
星狮集团的体量不小,说是跨国集团也不为过,其饮料产业遍布整个东南亚。
与城市发展公司不一样的是,星狮集团绝对是杨协成集团的互补企业,一旦收购成功,可以发挥出‘1加1大于2’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星狮集团已经在澳洲收购了一间发电厂,有攻略澳洲的计划,而且星狮集团当下四处出击,在地产行业下重本,似有打造地产旗舰公司的大计划。
这莫名与罗齐鸿的计划不谋而合,所以他才会觉得星狮集团不可放弃,一定要收购成功。
拿下星狮集团,罗齐鸿家族在新加坡基本上排的进前十了,以后再稍加努力,挤进前五不是什么问题,毕竟这两家集团在新加坡都有大量的地皮,完整开发出来之后不比德合地产公司的体量小。
翌日下午。
张文和将两份文件递到罗齐鸿的案头,对罗齐鸿说道“罗生,这是星狮集团股东的具体情况。”
罗齐鸿点了点头,接过文件,一份是分析报告,一份是股东的持股情况。
在80年代之前,星狮集团由英资财团做主导,马来西亚华侨银行等机构持有部分股权,并未形成家族式控制。
80年代之后,郭鹤年家族通过旗下的丰益国际和嘉里集团开始收购星狮集团股份,到了90年,郭氏联合新加坡华侨银行和马来西亚森那美公司,以财团形式逐步增持星狮集团股份,如今持股比例超过30%,成为实际控制方。
郭氏家族通过嘉里集团和私人投资工具持有26.4%股权,华侨银行持有5%股权,森那美公司持有6%,而华侨银行作为财务投资者,一直都是支持郭鹤年的,所以郭氏家族是星狮集团的实际控制人。
罗齐鸿微微皱眉,如此计算的话,郭鹤年一方有31.4%的股权,他只能争取马来西亚森那美公司的6%股权,接下来必须收购到25%以上的股权。
关键是如此高额的持股很容易引起郭氏家族的注意,收购意图便会暴露,陷入收购战的泥淖。
郭鹤年家族背靠华侨银行,不会太缺资金的支持,真的是很麻烦啊。
“华侨银行那边可否争取一下”罗齐鸿合上文件,对张文和问道。
张文和晃了晃脑袋,森然道“很难,华侨银行和郭鹤年家族长期合作,关系很好,除了天大的利益,否则华侨银行不会倒戈的。”
“那森那美公司呢不会又跟郭鹤年家族穿一条裤子吧”罗齐鸿有了一些烦躁,他突然觉得这个收购案又要失败了。
他不是很怕陷入收购的泥淖,最怕打草惊蛇,便宜了城市发展公司。
“森那美公司那边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杨协成集团、恒昌行控股都和这家公司有些往来,我们可以借此和他们谈判。”张文和说道。
森那美公司创立于1910年,初期从事橡胶的种植和贸易,曾是马来西亚最大的种植园主,后来在80年被z府控制,如今的产业已经涉足工业设备、汽车分销、房地产、医疗健康。
“不,我不要他们支持收购,我要他们手上的那6%的股权,多大代价都可以,要他们尽量帮我们保密一段时间。”罗齐鸿很霸气的说道。
“这我尽量做到。”张文和没有太大的信心办成。
罗齐鸿认为还是要对郭鹤年家族下手,从根源上解决这件事,不然郭鹤年家族很容易拿回控制权。
“立刻对郭鹤年家族展开调查,特别是家族的财务情况以及近期的投资项目。”
“是!我知道怎么做了。”张文和明白罗齐鸿的意思,必要时可以对郭鹤年家族实施打击,让郭鹤年首尾不能兼顾,如此更有利于收购案。
罗齐鸿并没有在新加坡多呆,这个收购案是长期的,他不可能长期呆在新加坡,因为他在多个国家都有投资,特别是大本营的运作。
香江恒安投资公司办公室。
袁天帆前来拜访罗齐鸿,自然是为了海裕国际公司的事情。
现在的袁天帆有些骑虎难下,想要放弃海裕国际公司又不甘心,也不想辜负那些盟友期望,但蔡世亮手上的认证股权是致命的杀招,他没有多少把握战胜,也不想闹得太凶。
罗齐鸿向来善于处理这些棘手的收购案,所以袁天帆过来取经,希望能得到一些建议,甚至拿到实际支持。
“你还是不想撕破脸皮”罗齐鸿很认真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