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年糕 作品

第四百二十章 解决问题

第四百二十章 解决问题

陈阿炳特意找了梁书弗放学回家的日子过来,把自己的请求说了一遍。?¤微?趣.o小¤>说_网@xe ?>追!最$1新!章%[x节?))

“那几户人家,基本家里都有病人或本身有残疾的,现在厂子一倒,日子更加艰难了。”

孙秀芹也在厂里上过班,对陈阿炳说的那几户人家有印象。

“我记得沈景华的儿子是脑瘫,她赚钱要给儿子治病;朱蓉的父母亲有点轻微智力缺陷,还有年迈的爷爷,家里都靠她;王超的妻子得了消渴症,不太能干活…”

她把情况大概捋了下。

“没错。”

陈阿炳点头。

“大队里穷苦的人家不少,本该是大队的责任,何况你们做生意也不容易,已经帮了咱们自己村里的几户赤贫户很多,让她们的日子慢慢好转起来,这已经很不容易了。”

他也不贪心,就是想给那几家一口饭,“我就是想梁勇收菜的时候,可不可以去看看他们那几户种的菜,养得鸡鸭?”

经过两年的发展磨合,梁勇现在收菜,除了河口村的一的人家外,还有几个固定的人家,已经不再去陌生人家收东西了。

“当然,他们要是种的菜不好,养的鸡鸭不行,你们也不用特意关照。”

梁阿炳对这几户人家都有一定了解。

都说穷生奸,之前他在走访赤贫户的时候,考察过他们的人品,都不是偷奸耍滑之人;反而因为生计艰难,这几家养得孩子都特别勤劳踏实能干。-q+s\b!r,e¢a¨d,.¢c/o+m·

他们之所以过得艰难,纯粹是遭遇了意外或疾病的苦难。

梁勇毫不犹豫的点头,“没有问题。”

他现在给县城的各国营饭店,国营工厂食堂供蔬菜,多收几家的量没有任何影响。

孙秀芹却有不同的想法。

“大队长,我记得朱蓉会缝纫,沈景华也是厂里出了名的手脚好,要是她们愿意的话,可以让她们来我们这试试。”

陈阿炳大喜,没想到孙秀芹还会主动提出给人安排工作的事。

但他很快冷静下来。

“这事不妥,我不能让你们为大队兜底,你们也没有这个责任。”

这事要是被纺织厂里其他人知道了,会给梁家带来麻烦。

不患寡而患不均,你安排了穷苦的人家来梁家干活,那其他人也可以说他们家里也困难。

这一个两个的想来梁家干活,梁家要是不收,免不了被人在背后说闲话。

可要是都收下来,也有其他的问题。

虽然纺织厂里大部分员工本性是好的,但陈阿炳不得不承认,最近两年厂里员工划水摸鱼的情况不少,还有一些倚老卖老的情况,让梁家收下这些人也不合适。

虽然这事若是办成了,他的名声会好听不少,甚至还会被乡镇,被县里表扬,但他不能为了自己,为了一部分人,而损害其他人的利益。

“大队长,我也不是可怜谁,也不是要肩负什么大责任,而是我们的亮晶晶的两个工坊现在都缺人。*e*z.k,a!n?s`h/u-._n¨e·t\

既然要找人,找谁干不是干?我当然优先自己大队里的人,好歹知根知底。”

梁书弗也点头赞同,“老公公,您也知道之前出过假冒亮晶晶头花的事,我们的作坊在村里都是敞开了门任人进出。要是由大家帮忙带只眼睛看着,我也能更放心。这是件双赢的事,我们还要感谢您牵线。”

接着她叹了口气:“这次厂子关门,大队里不少人一下子失业,大家日子都要难一段时间。”

“谁说不是呢。”

陈阿炳就是愁这个。

“老公公,麻烦您通知下厂里的各位叔伯婶子门,我们亮晶晶要招人,不过需要通过面试后才能上班。至于您说的那几家特别困难的,我们肯定都安排好。要是其他人也想来,那就要看他们擅长什么了。”

之前亮晶晶招人,都是熟人介绍或亲戚带亲戚,从没有搞招人面试什么。

但现在亮晶晶的规模越来越大,需要的人越来越多,再用老方法不合适。

梁书弗一直想要规范下家里几个作坊的一些生产经营管理,这次招人就是一个合适的契机。

“这个办法好。”

陈阿炳眼睛一亮,这样就可以将那些偷奸耍滑的全筛出去。

“老公公,你放心将我们要招人的消息放出去,别的不用多说,要是有人感兴趣,就让他们自己过来问。”

梁书弗道。

“行,有你们这句话,我就有数了。”

陈阿炳笑了起来。

多日来压在心里的焦虑一下卸了大半,也能感受到嘴里火炮的疼痛了。

“嘶……”

梁书瑶递上一杯茶,“老公公喝点凉茶,特别下火。”

陈阿炳接过茶杯,发现里面是黑乎乎的茶水,鼻尖还能闻到清新的草木香气,其中还微微带着点苦味。

“这里面有罗汉果,甘菊,金银花,不仅降火还能滋润咽喉。”

“小瑶瑶懂得还挺多。”

陈阿炳笑笑,喝下一口带着点苦味,回口带着点甘甜的凉茶,喉咙口也变得凉爽了不少,于是起了逗弄的心思。

“那你还知道点什么啊?”

梁书瑶扭着头,看看爸妈姐姐,见他们都微笑,便掰着手指头一一数道:“像我们村里路边的婆婆纳,猪殃殃的叶片捣碎外敷可以给皮肤消炎,煎水喝可以利尿消肿;黄毛茛有毒但可以驱虫,韩信草是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的良药,可以治跌打损伤、咽喉炎症、皮肤疮疡。”

这下陈阿炳彻底惊到了,就连身子都坐直了一些。

“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啊?”

梁书瑶有点懵懂,不知道老公公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

“平时收草的时候,顺便就记住了功效。”

呼———

“梁勇,秀芹,你家怎么教孩子的,怎么一个两个都这么优秀?”

陈阿炳扭过头,对着两人道。

“我们也没有怎么教,全是她自己学的。”

梁勇十分老实的挠挠头,“我也不知道她怎么就能记下这么多。”

孙秀芹则笑着看向两个女儿,“她们的学习我从没管过,小弗都是自己学,瑶瑶有她姐姐带着,现在遇到感兴趣的,也自己钻研。”

听听,这是炫耀吗?

没有!

可偏偏这样的大实话,让陈阿炳羡慕的眼睛都红了。

“梁勇,秀芹,这可真是不得了啊。小弗已经在县里最好的高中读书了,接下来把小瑶瑶好好培养一下,以后家里就能得两个大学生了。

你们在县城不是有门面房吗?既然小弗在县里读书,让小瑶瑶也一起去好了,秀芹你也不用每天辛苦来回了。”

陈阿炳也是不把自己当外人,掏心掏肺的话都说了。

其实孙秀芹最近也在想这个事。

自从她去了县城做生意后,眼界开阔了不少,县城的人家抓孩子教育抓得十分紧,同样成效也十分显著。

不过她还是愿意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

“寒假的时候我带她去县里住一段时间,到时候再看看孩子什么想法。”

第二天,陈阿炳就将梁家要招人的消息很放出去,很快一堆人都去河口村梁家打听消息。

梁书弗把连夜准备好的招聘启事发给大家,“我们要招多少人,需要满足什么条件都在上面了。大家可以先看看,要是不识字也不要紧,我可以给大家现场解释。凡是满足条件的人,再由我们进行面试考核,通过就能来上班。”

“什么?怎么这么复杂?”

“不是说纺织厂里的工人都可以来吗?”

人群中有人不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