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船匠吴大海凑近草图,仔细端详了一番,随后皱着眉头,连连摇头:“陛下,这蒸汽看不见、摸不着,如何能推动这偌大的漕船?小人在这造船行摸爬滚打了四十年,从未听过这般稀奇的说法,实在是让人难以信服。”】
【传教士汤若望也走上前来,神色严肃地说道:“陛下,蒸汽锅炉在运行时,内部压力极大。在欧洲,因控制不当而引发爆炸的事故时有发生。即便是在技术相对成熟的西方,这也是极为危险的尝试。”】
【朱由检沉思片刻,说道:“不必争论,先打造一艘小型模型进行测试。吴大海,你负责挑选最好的木材,打造船身;汤若望,还请你指导工匠们制作锅炉。一切务必小心谨慎,不可有丝毫马虎。”】
【第一次试验的日子到了。】
【模型船被缓缓放入水中,周围围满了好奇又紧张的工匠和官员。】
【随着锅炉里的水逐渐烧开,白汽开始喷涌而出,可叶轮却只是微微颤动了几下,便停了下来,模型船在水面上纹丝不动。】
【朱由检眉头紧皱,盯着颤抖的叶轮,问道:“为何不动?究竟是何处出了问题?”】
【铁匠李铁急忙上前,仔细检查了一番,随后满头大汗地回禀:“陛下,蒸汽产生的压力不足,而且叶轮的材质太软,根本承受不住动力,这才导致无法正常运转。”】
【“既然如此,”朱由检语气坚决,“立即改用精钢锻造叶轮,同时加大锅炉的尺寸。限你们三日之后,再次进行试验!”】
【然而,第二次试验却遭遇了更大的危机。】
【当锅炉压力逐渐升高时,突然传来“砰”的一声巨响,锅炉爆炸了!】
【碎片如雨点般四处飞溅,一名年轻的工匠躲避不及,腿部被严重划伤,顿时鲜血直流,现场乱作一团。】
【这一消息很快传到了朝堂之上,御史们纷纷上书弹劾。】
【朝堂上,御史大夫郑三俊手持奏章,言辞激烈地说道:“陛下,此等奇技淫巧,不仅耗费大量钱财,如今还致使工匠受伤,实在是得不偿失!望陛下即刻停止这荒谬的尝试,以免酿成更大的灾祸!”】
【朱由检面色冷峻,在朝堂上展示着那名受伤工匠染血的绷带:“革新之路,哪有不付出代价的?难道眼睁睁看着漕运日益衰败,百姓继续在苦难中挣扎,才是正确的选择?朕心意已决,舟楫监的研发工作,必须继续,任何人不得阻拦!”】
【研发工作陷入了困境,工匠们的士气也低落到了极点。】
【朱由检再次来到船厂,只见宋应星满脸疲惫地坐在一堆图纸之中,双眼布满血丝,头发乱糟糟的。】
【“宋应星,切莫灰心。”朱由检走上前去,弯腰捡起地上的一张图纸,“想当年,火器刚传入我朝时,众人皆视其为妖物,避之不及。可如今,它却成为了我们抵御外敌的重要利器。这蒸汽之术,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也一定能够成功。”】
【宋应星听后,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他站起身来,坚定地说道:“陛下放心,微臣定会全力以赴。经过这段时间的思考,我认为可以对锅炉的结构进行改良,增加一个安全阀,以此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同时,叶轮的设计也需要重新调整。”】
【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整个舟楫监沉浸在紧张而又忙碌的研发氛围中。】
【工匠们日夜赶工,不断试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