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琳娜 作品

第二百八十五章 有备

圣寿宴结束了,琅琊公主府的献礼,最是精彩。

圣人龙心大悦,又怜惜王姮丧父、守孝,便大手一挥,给了王姮诸多赏赐。

是以,王姮虽然没有出席圣寿宴,可她还是整个宴集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众宾客见状,更加明白了琅琊公主在京城、在皇宫的地位。

不只是有个好阿母啊,这位小贵女也是真的聪明、能干,一个小小的节目,也能玩出花儿来。

等姜贵妃顺利生产,琅琊公主有了真正的龙子龙女做手足,她的公主身份,将会更加尊贵!

平康坊,公主府。

“阿嚏!阿嚏!”

王姮跪坐在书案后,正认真的写字。

忽的,她觉得鼻子发痒,紧接着就是一连串的喷嚏。

“公主,莫不是冰太多了,凉气太重?”

白芷守在近前伺候,见王姮喷嚏连连,一边递上帕子,一边关切的询问着。

“不是冰的缘故!”

王姮揉了揉鼻子,抬头看了眼太极宫的方向,估算着时辰,说道:“大约是惊鸿舞已经表演完毕,他们都在议论我呢!”

王姮倒不是盲目自信,而是惊鸿舞名副其实,绝对能够惊艳整个皇宫,继而引领京城的新风尚。

“算算时辰,圣寿宴也快结束了!”

“不知道阿棉如何了?阿母还有没有时间与精力召见她。”

在王姮与王棉的计划里,今日王棉进宫,不只是参加圣寿宴,若是可以的话,最好还能与姜贵妃单独谈谈。

随着姜贵妃的预产期日益临近,王姮为姜贵妃生产所做的诸多准备,也都已经妥当。

而这些,最终还需要上报给姜贵妃,然后由她做出裁决。

王姮暗自咕哝着,很快,就收敛了思绪。

她拿着笔,在砚台上蘸了墨,继续的写着。

守孝的日子里,每天除了抄经,王姮还会整理并撰写新的王氏家规。

她本就是王氏家主,王廪殁了之后,她的家主之位更加稳固。

身为家主,不但要照顾族人,发展家业,还要为王氏明确规矩,奠定基石。

因着王衍的关系,王姮与琅琊王氏关系不错。

再者,王姮并不执着于“正统之争”,她非常爽快的退出了琅琊王氏,甘为沂州王氏。

没有了利益的争夺,王姮又有诸多资本,琅琊王氏非但不会排斥王姮,反而极力交好。

王姮便从琅琊王氏接到了他们的家规。

结合王家固有的家规,王姮取长补短,并加入自己的思想,撰写出了新的家规。

除了家规,王姮还从王氏、谢氏、陆氏、陈氏等等南境老牌家族手中,借到了他们家族的藏书。

借书,不只是为了读,更是为了抄录。

王姮要最大可能的扩充自己的藏书。

一来,是为了王氏。

二来,也是为了她已经开工建设的骊山书院。

王姮的计划,楼彧素来都是不问缘由的极力帮助。

且,作为读书人,楼彧自是知道书籍的重要性。

于公于私,他都愿意帮助王姮。

他便拿出了楼家,以及诸多与楼家关系莫逆的武勋人家的藏书——

咳咳,楼氏等武勋,在之前战乱的时候,可是没少缴获“战利品”。

金银珠宝等自不必说,古籍字画等,也都被劫掠一空。

楼彧的私库里,就有许多险些被焚于战火的古本、珍本。

楼彧不只是借书,而是直接把私库的钥匙都给了王姮。

王姮:……行叭!我本就是齐国公府未来的主母!

早些掌管库房,也不算逾距。

王姮的书房里,堆满了从各个渠道“借”来竹简、卷轴。

她每日里都会抽出固定的时间,读书、抄书。

当年在沈度门下求学的时候,王姮都不曾这般的勤勉。

如今,长大了,有了尊贵的身份,却要更加的努力。

王姮捏着毛笔的手,都有些发酸。

唉,阿棉说得对,这人呐,就是不能轻易立人设。

一旦人设立了起来,就会被套上枷锁。

孝女……抄经!

家主……抄书!

抄、抄、抄,纯手工,容不得半分懈怠啊。

王姮暗自叹息着,默默的将毛笔,从右手交到了左手上。

左手握笔,却没有任何的僵硬,而是继续行云流水的书写着。

更为奇妙的是,王姮用左手写出来的字迹,竟与右手所书的一模一样。

都是极其方正的楷体,银画铁钩,宛若印刷。

其实,字迹什么的,全随王姮的心意。

只要她想,她能变换出多种完全不同的字迹。

她最熟悉的,模仿得足以乱真的字迹,自然是楼彧的。

当然,楼彧也能模仿王姮的字。

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在一个先生的教鞭下求

学,对彼此,真的已经熟悉到连自己都不敢想象的地步。

所以,楼彧知道了王姮每日抄经、抄书的计划后,每天也会挤出时间,帮王姮作弊。

王姮书案一侧,堆着的一摞书稿中,就有一部分是楼彧亲笔所书。

其字迹,与王姮的一般无二。

……

就在王姮苦哈哈的继续抄书的时候,两仪殿的圣寿宴结束了。

圣人、李皇后这对至尊夫妻,相携离开。

姜贵妃也被内侍、宫女等簇拥着,小心翼翼的回到了百福宫。

“去前头瞧瞧,看看王郡君走了没有!若是还没走,就让她过来陪本宫说说话!”

姜贵妃歪在矮榻上,身后靠着大大的引囊,手肘撑着凭几。

只是坐了小半日,姜贵妃就觉得浑身乏累。

腰酸,腿有些抽筋儿。

精于按摩的宫女,跪在榻前,有节奏的为姜贵妃揉捏着。

不多时,内侍副总管赵安年便亲自引着王棉走了进来。

“阿棉拜见贵妃娘娘,娘娘金安万福!”

王棉恭敬的行礼。

姜贵妃轻轻抬了抬手,“免礼!起来吧。”

抬起的纤纤玉手一指下首的座位,“王郡君,坐吧!”

“谢娘娘赐座!”

王棉再次行礼,然后起身,行至座位前,端正的跪坐下来。

“今日辛苦你了。阿玖要守孝,不好外出,多亏还有你这么一个好姐妹!”

姜贵妃看向王棉的目光,带着柔和。

她是真的满意王棉,出身虽然差了些,但能力、人品等都非常不错。

如今,更是靠着自己,嫁入了侯府。

女儿能够有此助力,姜贵妃放心的同时,亦十分骄傲——

驭心之术,阿玖已小有成就。

“娘娘谬赞了。能够为公主分忧,是臣女的荣幸。”

王棉微微欠身,恭敬的回答着。

她不是说客套话,而是真的感念王姮。

嫡长闺给了她富贵荣华,她回馈嫡长闺的,也不过是些许心意。

且,王姮因着守孝,不能外出交际,请她王棉做代替。

这、既是辛苦,又是良机——

过去有王姮,世人总会关注王姮这个身份贵重的绝色美人儿。

王棉始终都是陪衬。

而,王姮不露面,却把王棉推到最前面。

王棉王郡君,也就有机会崭露头角、展现实力。

她不再只是公主的小跟班,而是有能力、有身份的贵女。

机会多了,有了威信,王棉也就能够真正的融入京城权贵圈儿。

而这,也是王姮的“馈赠”。

毕竟,王姮不缺为她跑腿儿的小跟班。

而王棉却需要展现自己的舞台。

直到现在,哪怕即将嫁入高门,王姮仍帮着她、托举着她登上更高的位置。

这般好姐妹,王棉如何不看重、如何不感激?

姜贵妃一双美目中,波光微闪。

她的眼睛何其毒辣,如何看不出王棉的一番话纯然肺腑?

还不错!是个感恩的!

姜贵妃轻轻摩挲着引囊的绣纹,暗自决定:这两三年,就暂且抬举一下王棉。

就在姜贵妃暗自计划的时候,王棉开始步入正题。

“娘娘,公主担心您生产可能会有突发情况,正巧臣女听闻过一些神仙手段……”

王棉一边说着,一边从挎包里拿出了几样东西。

“此物名曰产钳。”

王棉先介绍成品,然后又拿出一大摞的纸:“这些都是这几个月来,公主命京中稳婆、医女等,记录的使用产钳的资料。”

“若遇到难产,胎儿无法顺利出生,就可以用此物件将胎儿取出来!”

产钳确实有发生事故的几率,但跟难产的一尸两命比起来,还是救命的神器。

其实,王棉早就想把产钳复刻出来。

只是她一个未婚小女郎,若没有合适的契机,并不好忽然就提出来。

姜贵妃怀孕,便是一个极好的契机。

一来,姜贵妃有可能需要。

二来,事关姜贵妃,王姮才会尽可能的研究产钳,并舍得耗费巨大的找来稳婆等,在整个经济范围进行“临床实验”。

事情若是被人暴露,也因着是为姜贵妃“解忧”,才能免除许多麻烦。

事实证明,王棉的预想十分正确。

姜贵妃刚刚传出喜讯,王棉就以担心姜贵妃高龄生产可能会有难产的危险为由,引出了产钳!

哦,对了,还有剖腹产。

这两项,都能在危急关头救产妇的命。

王姮为了姜贵妃,听王棉介绍了产钳、剖腹产等救命神技后,便不遗余力的进行研究。

几个月的时间,产钳、剖腹产都有了大量的“临床数据”。

虽然有失败,可成功的案例更多,只看这些资料,姜贵妃就能做出最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