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夫人拍了拍身边的床榻。
“过来孩子。”
嬴子楚顺从的坐在床边,一只手被华阳夫人拉着。
“你能想通母亲真的为你高兴。”
“你放心,韩霓乃是韩王的女儿,知书达理,人又长得俏,不比你那赵国的贱妻强的多。”
“母亲说的是。”
嬴子楚僵硬的回答道,另外一只手在袖子下紧紧的握着。
“你也不要怨母亲拆散你们,母亲都是为了你们好。”
华阳夫人没有察觉嬴子楚的异常,依旧自顾自的说着。
“等到你们结婚的时候,母亲为你们好好操办一场,让整个咸阳都看看我的儿子。”
华阳夫人美滋滋的看着嬴子楚,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一幕,脸上的笑容愈加灿烂。
嬴子楚也在一边尴尬的陪笑着。
不过没过多久,两人独处的时间就被打破。
一个略有富态,但脚步发虚的男人走了进来,其面容尽显老态,发须也是灰白色。
那人看到嬴子楚一愣,呆呆的问道:“夫人,这就是你前几日说的子楚?”
嬴子楚一听到来人对华阳夫人的称呼,立马就判断出来了来人的身份,乃是当今的太子,安国君嬴柱。
也是自己名义上的父亲。
认出嬴柱后,嬴子楚就要下拜,只不过刚起身又被华阳夫人拉了回去。
“就是他。”
“你看这孩子多用心,知道我没盥漱,还专门来伺候我。”
华阳夫人点了点一旁放着的水盆,言语里都是对嬴子楚的喜爱。
“哈哈哈,照夫人这么说,那子楚真是一个好孩子。”
嬴柱放声一笑,随后随意的坐在了华阳夫人的身边。
“子楚啊,你母亲可是对你欢喜的紧,在我耳边一直念叨着你,要把你立为嫡子呢。”
听到嬴柱的话,嬴子楚再也不敢怠慢,径直起身拜在了两人面前。
“多谢母亲,多谢父亲。”
“莫整这些虚礼。”
嬴柱握住华阳夫人的手,和她对视一眼,随后才看着嬴子楚说道。
“等个几日,我便请家中族老,为你补上加冠,行冠礼,到时候你就正式成为我们的嫡子了。”
“全听父母亲安排。”
嬴子楚心中大喜,但是声音却十分平静。
学会藏好自己的情绪,是他的必修课。
“对了,这几日大王找你做什么?”
华阳夫人毫不忌讳的在嬴子楚面前问道。
“哎,武安君的大军要回来了,那些臣子都在吵要不要出城迎接他们。”
嬴子楚识趣的准备退出去,却突然被嬴柱叫住。
“子楚啊,你猜猜为何大臣们在吵?”
嬴子楚深思片刻,看着嬴柱回答道。
“回父亲,迎接将士一向是我国的传统,此时大臣们争吵只可能是一个原因。”
“因为武安君坑杀了赵国四十万降卒,被六国所诟病。”
“杀降不详,应当就是那些大臣征讨的原因所在。”
嬴柱满意的看着嬴子楚,他分析的原因大差不差。
“怪不得你母亲喜欢你,人还是挺聪慧的。”
嬴子楚松了一口气,这次的测试他算是过关了。
不过接着嬴柱又问了一个问题:“你觉得,是迎接好还是不迎接好?”
“这....”
嬴子楚求救般的看着华阳夫人。
华阳夫人顿时嗔怪的看着嬴柱:“那些大臣都讨论不出来,你为难子楚做什么。”
“让他随便说说嘛,就当我们父子之间的探讨就行了。”
嬴子楚见状也不好再拒绝,分析了几种情况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儿子觉得应该迎接。”
“哦?说说你的想法。”
“其一,迎接将士回城,一直是我秦国的传统,怎可轻易言弃。”
“其二,若是此番不迎,难免被六国认为我们也认为武安君错了,岂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其三,秦国,何时需要看六国眼色做事了!”
眼见说完后华阳夫人和安国君都没反应,嬴子楚赶紧补充道:“这只是儿子浅薄的见解,让父母亲见笑了。”
“说得好!”
嬴柱突然激动起来,目光炯炯的看着嬴子楚。
“我秦国何时需要看其他六国的眼色了!”
“哈哈哈哈,子楚,你这可不是浅见啊,等我用你的这番说辞去反驳那群唯唯诺诺的老贼。”
嬴柱说完,大步流星的走了出去,还不忘拍拍嬴子楚的肩膀。
“子楚,你做的不错,看来你的父亲也很喜欢你。”
华阳夫人看着嬴子楚的赞赏之意更胜,至少他在自己丈夫面前给自己长脸了。
“都是母亲的功劳。”
“若无母亲的关爱,儿子定然紧张的说不出话来。”
华阳夫人笑意盈盈,“你倒是会说话。”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后,嬴子楚便退了出去。
三日后。
嬴子楚随着嬴柱一同来到了一处高台之上。
“父亲,这是?”
嬴柱叹了口气,摇摇头。
“那群老家伙还是太能说了,连大王都被说动,决定不迎接秦军回城了。”
嬴子楚皱起了眉头,他原本以为嬴柱可以说服朝堂的,不过显然他还是低估了那些老成精的人。
“真的不迎接,那岂不是会寒了那些将士们的心?”
“我也知道,但是没办法啊,有些事情不是这么简单就能决定的。”
“哪怕是大王,应该也是想迎接的,只不过被那些老不死的拿大义压住了。”
嬴柱的脸上浮现出气愤之色,愤愤不平道。
“那些人就会拿大义说事,问他们点实事一个回答不上来,无用至极。”
“哎,多说无用,只能在这里看着武安君他们进城了。”
两人不再多言,看着天边逐渐出现一片阴云,慢慢的向咸阳城赶来。
密密麻麻的黑甲,整齐的听不到其他的杂音,只有步履声和铁甲的碰撞声。
不多时,整齐划一的部队就来到了咸阳城下。
看到空无一人的街道,白起并没有意外,他早就预料到了这个情况。
然而就当他下令进城的时候,城墙之上却传来了隆隆鼓声。
他清楚的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他的徒弟正在奋力的擂鼓。
随后跟随风声传进他们耳朵里的,是一阵抑扬顿挫的歌声。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咸阳!”
“大秦猛士兮守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