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衡 作品

第668章 还希望与您合作

贾勇没有想到陈先生会问他这样的问题。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低下头,默不作声。

陈先生不像是随便问问的,他见贾勇不吱声,自己也不说话,给贾勇留下时间思考。

陈先生不知道同样是出国常驻的贾勇,跟他的那几个同事的处境并不一样。贾勇有师父陈淑娜给他的铅锌矿原始股,还有师父承诺他的铅锌矿香港销售公司的职务。

有了这两样,他到巴西来,就是接受锻炼,积累工作经验的。不说他归心似箭吧,但也绝对没有长期在巴西工作下去的打算。

贾勇看着陈先生一心要聊出个所以然的架势,只能含糊其辞地说:“这个事,我还真没有考虑过。”

陈先生有板有眼地说:“你是不是觉得有段先生那个轻卡组装厂项目,有我这里的节能灯业务,你还没有到像你那几个同事那样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就可以不用那么操心业务上的事?”

贾勇没有说话。不过,段云峰走之前确实对他有交待,他是华艺国贸公司的代表,只负责监管货物和监督回款。这就像田雯雯在美国监管铸铁管件销售一样,田雯雯自己是不参与销售工作的。

陈先生却像听到了贾勇的回答一样,点了点头,谈起了他对段云峰去北部建工厂的看法:“段先生去北部建工厂,那可是个大项目啊!北部的情况相对来说比较艰苦,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把工厂建起来的。不知道段先生有没有跟你详细说过这些情况呢?”

贾勇摇了摇头,坦率地说:“关于那个项目的具体情况,我了解得并不是很多。在来巴西之前,我一直负责一般贸易方面的业务。巴西客户去国内访问讨论轻卡组装厂项目筹建的时候,我也没有参与陪同。”

陈先生稍稍停顿了一下,琢磨了一下措辞,接着说道:“我也不妨直言相告,依我之见,段先生对于在巴西开展业务、兴建他的汽车组装厂这件事,似乎有些过于理想化了。

“巴西可不是一个普通的地方,这里是西方资本的后花园啊!那些在巴西兴建汽车厂的企业,无一不是来自美国、德国、日本的大公司。面对如此强大的竞争对手,你们又有多少胜算呢?”

贾勇尝试着解释道:“我听段经理讲,他在调研的时候已经注意到,在重型卡车和轿车领域,我们是没有优势的。他考虑过差异化竞争,所以我们才选择了轻型卡车项目。”

陈先生哼了一声,不以为然地说:“他上次来巴西总共待了不到十天,他能做多么深入的调查?我看主要还是他拍脑袋想出来的。做一个商业调查是要有数据支撑的。他拿得出来数据吗?不过是他的一些感受罢了。”

贾勇继续争辩道:“可他的这个项目一提出来,立刻得到了政府方面的认可啊。巴西地方政府的代表还专门为这个项目去国内考察过。双方会谈会见的级别不低。”

陈先生看着贾勇一脸认真地样子,继续说道:“在巴西,你们在地方投资,就能创造就业,政府就会支持你。但是政府不会审查你这个项目的可行性,不会为你们投资失败承担责任。投资是企业自己的事。政府不会替你们把一道关,告诉你这个项目是不是一个好项目。

“段先生曾经和我提过,他认识一位议员。这位议员年轻时曾在中国留学。然而,仅仅认识一位议员又能如何呢?这对于你们在当地建厂的计划而言,恐怕作用有限吧。

“政府要拉选票,就要向选民承诺就业岗位。这是政府支持你们的前提。你们能为当地提供多少就业岗位,还得看你们建厂投资的规模大小。你们那个汽车厂计划在第一年生产多少辆汽车呢?”

面对陈先生的追问,贾勇显然有些措手不及,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然而,陈先生却没有回避的意思,他就这样直直地盯着贾勇,似乎在等待着他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

在陈先生的注视下,贾勇硬着头皮回应道:“呃……如果是初期的话,在试生产阶段,可能也就几百辆吧。”

陈先生摇着头说道:“你们了解过巴西的汽车工业水平吗?在汽车工业领域,巴西和美国一样,是汽车轮子上的国家。

“在巴西的那些工厂里,平均几十秒钟的时间,就会有一辆崭新的汽车走下生产线。

“这里的汽车厂年产量都达到了三十万辆以上的量产规模!汽车生产是讲规模经济的,达不到量产规模成本摊不下来,没有竞争力的。

“那些大汽车厂雇佣的工人更是多达数万人!你们的轻卡组装厂能雇佣多少巴西本地工人?”

陈先生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北部地区的政府为了吸引企业在那里投资,会给企业提供一些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但税收政策发挥作用,要以企业盈利为基础。企业没有盈利,税收优惠没有意义的。”

陈先生见贾勇对他的说法没有反驳,索性摊开说:“这么说吧,你要是想依靠段先生的轻卡组装厂项目在巴西立足,不太可能。段先生自己能不能依靠轻卡组装厂立足都是一个未知数,说不定段先生到时候还得回过头来找你帮忙呢。”

陈先生面带微笑地看着贾勇,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好奇和期待。他稍稍向前倾身,轻声问道:“那么,贾经理,你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有什么具体的规划和想法吗?”

贾勇略微思考了一下,然后回答道:“陈先生,公司派我来到巴西,我的首要任务当然是确保我们公司与您签订的出口合同能够顺利执行,按时将公司的货款汇回公司。”

他顿了顿,接着说:“在此基础上,我还希望能够与您进一步合作,签订新的合同,拓展我们的业务范围。我相信,通过我们双方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将业务做得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