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荒财神 作品

第617章 继续前进

暮色中的北平城,宣武门城楼的飞檐上落满硝烟,远处传来零星的枪炮声。

谷口大队巡逻宪兵的军靴踏过青石板路,手中上着刺刀的三八式在余晖中泛着冷光。

发报机传来刺耳的蜂鸣,一份加密电报在译电员颤抖的指尖展开:“即刻率部前往昌平,督战独立混成第11旅团,凡擅自撤退者,军法从事。”

。。。。。。。。。。

日本宪兵作为军事警察部队,犹如日军这架战争机器上的精密铆钉,肩负着远超普通督战队的职能。

他们的肩章上不仅绣着象征权威的宪兵纹章,更是手握军法的利刃。

在前线,他们既要像幽灵般穿梭于战壕,揪出临阵脱逃的士兵,将其押上临时搭建的军事法庭。

又要化身审讯专家,在昏暗的审讯室里,通过酷刑与威逼,从战俘口中榨取情报。

那些泛黄的审讯记录和忠诚度调查报告,不仅是他们的工作成果,更是维系日军纪律的锁链。

相较之下,临时拼凑的督战队则像战场上的应急补丁。

他们由步兵或宪兵临时抽调组成,手持步枪,在阵地后方架起机枪,用枪口对准可能溃逃的士兵。

他们的任务纯粹而残酷,用死亡威慑维持战场秩序,却没有宪兵队那套严密的司法程序和情报职能。

在硝烟散尽后,这支临时部队便会解散,如同未曾存在过。

而日军中各师团中宪兵分队的指挥权,更是充满矛盾与挣扎的“双重枷锁”。

平日里,他们身着与师团士兵相同的军装,在师团长的注视下领取装备,接受任务分配。

分队长的升迁任免,都需师团长的首肯,俨然是师团体系内的一部分。

作战时,他们跟随师团冲锋陷阵,监督士兵作战纪律,管理俘虏,完全听从师团长的调遣,像影子般忠诚地执行每一项命令。

但宪兵分队的脖子上还套着另一根绳索宪兵司令部。

每当宪兵司令部的命令传来时,这些原本隶属于师团的宪兵,便会瞬间切换身份。

他们可以绕过师团长,凭借特殊权限,直接对师团内部展开调查,逮捕军官,甚至干预作战部署。

在 “大东亚共荣圈” 战略的大旗下,宪兵司令部的命令如同天皇的敕令,即便师团长心怀不满,也只能捏着鼻子配合。

这种“双重领导”的模式,在实际运作中摩擦不断。

师团长们渴望将宪兵分队完全纳入自己的指挥体系,以确保作战行动的顺畅。

而宪兵司令部则试图将其打造为直属的秘密警察,随时监控各师团的动向。

每当两者目标冲突,战场上就会出现诡异的局面,宪兵分队时而听从师团长调遣,时而按照司令部指令行事,让前线指挥官们头疼不已。

现在周正青这位大贵族当上了宪兵司令,还有那个师团长敢站出来争夺宪兵的指挥权?!

谁能想到,当初迫于贵族要掀桌子的压力,随手划拨一个宪兵联队的决定,如今竟成了扎进军部高层心口的倒刺。

宪兵体系在日本军队中,本是军部牢牢攥在掌心的武器。

历任宪兵司令皆是军部亲信,就像此时的东条英机,身兼关东军参谋长与满洲宪兵司令,将宪兵系统化作统治满洲的钢鞭。

但周正青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一平衡,天皇亲自授予的宪兵司令头衔,让这个曾被视作“纨绔子弟”的军官,瞬间拥有了撬动整个宪兵体系的支点。

一纸任命书,如同一记重锤砸在军部精心编织的权力网络上。

按编制,即将在占领区成立的宪兵队,乃至各师团里的宪兵分队,都将以周正青马首是瞻。

那些原本归属于师团长日常管理,受军部间接控制的宪兵力量,如今竟要听从一个“外来者”调遣。

想象一下,当板垣征四郎的第五师团宪兵分队,接到的不是师团长命令,而是周正青从千里之外发来的密电,战场指挥将陷入怎样的混乱?

这股力量的可怕之处,在驻屯军司令部被炸事件中已初见端倪。

当周正青麾下的宪兵队荷枪实弹包围,准备炮轰司令部时,就是驻屯军宪兵队拦住了想要出去查看的驻屯军士兵。。。。。

事后更是第一时间跑去宪兵司令部述职,直到现在都没见驻屯军宪兵队返回驻屯军司令部,说法竟然是要执行宪兵司令部的秘密任务!!。。。。

一个联队就能掀翻驻屯军司令部,若放任周正青整合宪兵力量,加上以后所有占领区成立的宪兵系统,后果不堪设想。

参谋本部的将军们陷入了诡异的沉默。

有人提议撤销任命,却在会议记录上划下的第一笔就停住了手,天皇,贵族阶层钦点的职位,谁敢触碰逆鳞?

军部高层现在只感觉脑壳疼,看着地图上不断扩张的占领区,如同看见周正青的势力范围在疯狂蔓延。

每占领一座城市,就意味着要成立新的宪兵队,每成立一支宪兵队,周正青的獠牙就更锋利一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场权力危机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军部头顶。

曾经坚不可摧的权力堡垒,因一时疏忽和贵族阶层的施压,被天皇巧妙布局,撕开了一道致命裂缝。

。。。。。。。。。。。。。。

周正青当然也知道自己手里握着什么牌,之前大家都装傻就算了,现在是到了自己该亮相的时候了。

自己不动,也对不起天皇陛下的“厚望”,可别辜负了人家的一片苦心,为自己谋划这么多。

昌平城头的晨雾还未散尽,谷口大队的军靴已碾碎满地弹壳。

旭日将宪兵队的影子拉长,投射在残破的城墙上,宛如张牙舞爪的恶鬼。

独立混成第11旅团的冲锋哨撕裂空气,坦克履带碾压着泥土,扬起的烟尘中,士兵们嘶吼着向中国军队阵地扑去。

谷口真佑倚在一辆装甲车旁,白手套慢条斯理地擦拭着军刀。

他眯起眼睛,看着前方如蝼蚁般冲锋的士兵,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这位宪兵中尉大队长的眼神中,没有丝毫对战友的怜悯,只有审视猎物时的冰冷与贪婪。

在他身后,数百名宪兵如同幽灵般分散开来,他们戴着钢盔,手中三八大盖子弹早已上膛。

“嘭!” 一声枪响打破了战场的喧嚣。

一名腿部中弹的士兵踉跄着后退,还未喊出求救,一名谷口大队的宪兵已如恶狼般扑来。

黑洞洞的枪口抵住士兵额头,扳机扣动的瞬间,鲜血溅在地上。

这一幕被周围的士兵看在眼里,有人愤怒地握紧拳头,有人吓得浑身发抖,却无人敢发出一丝抗议。

“继续前进!后退者死!” 宪兵的怒吼声在冲锋人群后方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