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我是大神 作品

第647章 敢问路在何方

众所周知,勋贵代表的是武将集团,武将跟文官天然的就不对付。

这两方人马在朝堂上相互制衡,皇帝可操作的空间才更加的大。

但是随着一个王朝进入中期,战事必然是越来越少的。

武将集团的话语权也会越来越低。

那么这个时候如果文官集团自已就是两部分。

而且大家天然还都看不顺眼的话,是不是也能起到相互制衡的作用呢。

明末阉党出现,其实就是皇帝的抗争。

满朝文武,虽然分成个各个党派,但是他们之间互相争斗,为的全都是自已的利益。

没有一个党派是真正全心全意为大明着想的。

这些人甚至已经不把皇帝放在眼里了。

皇帝没办法啊,只能一步步增加太监的话语权了。

真以为大明的皇帝就喜欢用太监啊。

他们那是没办法。

就好像有些男的,明明是一家之主,可是在家里却是一点儿家庭地位都没有。

每次有什么提议,不管是好的坏的,都会遭到全家人一致的反对。

这时候家里有一只狗,这只狗跟男人最亲近,每次男人郁闷不开心的时候,都会默默陪着他。

时间长了,这个男人肯定宁可抱着这只狗睡觉,也不愿意搂着自已媳妇儿睡啊。

朱吾适这个办法吧,其实也是治标不治本。

毕竟是人都有私心嘛。

但是有一点很重要。

那就是职业技术学院从建成之日起,朱吾适就不准备招收世家大族子弟,书香门第他也不招。

这样的话,大明就永远不缺草根出身的官员。

屠龙少年终成恶龙这个道理朱吾适是懂得。

但是当他还是个少年的时候,他是真的会屠龙的啊。

只要源源不断的有屠龙少年出现,那恶龙就不至于太猖獗。

所以朱吾适不会让文人当不了官,他也会给草根一个机会,勋贵也要利用起来。

三方制衡,总比一家独大要强吧。

大明后期虽然东林党,浙党啥的乱七八糟的党都有。

但是这些人说到底,这些人的出身其实非常的相似,无非就是政治理念不同而已。

既然都是圈里人,那他们圈子里的事儿,圈子里解决,外人还是插不进去。

朱吾适也无力打破圈子,但是他可以多做几个圈子嘛。

圈子套圈子,谁也别想太猖狂了。

吃饱喝足,这个问题也说得差不多了。

“我最后再提点你们一句吧,对这方面有想法的,可以多关注一下大明正在建的几所学校。”

这说得已经够明显了吧,如果这都猜不透,那朱吾适也没啥办法了。

“还有别的问题吗?”

吃饱喝足就犯困,朱吾适准备尽快回家睡午觉了。

“有的有的。”

商人代表赶紧发言,生怕朱吾下一秒就跑了。

毕竟他们之前商量好的问题还没有问呢,这要是因为自已多加了一个问题,导致本该问的问题没有问出来,那他可就成罪人了。

“王爷,小的想问问您,咱们这些人以后的路子该怎么走。

王爷您也知道,咱们这些人身份低微,士农工商,咱们是排在最底下的。

眼下在王爷您的带领下,咱们这些人的日子是越来越好过了。

可是咱这心里始终是不踏实啊。”

总结起来一句话,商人们这次过来,倒不是问以后要怎么赚钱的,这个他们很拿手。

他们在意的也不是赚多赚少的问题,在意的是身家性命。

近几年经商环境越来越好,赚钱也越来越容易。

那些新近崛起的商人还没觉得有什么。

但是老牌商人们心里就开始犯嘀咕了。

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最是低下,仅比奴婢稍高一筹。

商人及其家属穿的衣服材料都有严格的限制。

农民可以穿绸,纱,绢,布。

商人就只能穿绢,布。绸,纱碰都不能碰。

而且是一人经商,全家都要遵守,即使是以农民身份经商。

科举不让参加就算了。

还总是官府视为不稳定因素,蛀虫,经常会受到不公正对待。

商税看似不高,只有三十税一。

实际上还有其他名目的税收,其中一项就是过境税。

就是说商人要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经商,就要交过境税。

这个过境税没有统一的标准,都是各地方自已制定的。

收一文钱可以,收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也可以。

这就导致商人的利益很难得到保障。

总之就是,这些商人哪怕再有钱,生活也都是小心翼翼地,不敢有一丝的僭越。

赚到的钱更是能藏则藏。

但是自从朱吾适出现,一切都不一样了。

朱吾适不仅取消了各种乱七八糟的税,还一再提高商人的地位。

当然这种提高是隐形的,并没有出台具体的措施。

但商人的地位是确确实实提高了的。

而且在朱吾适的蛊惑下,商人们也敢于展示自已的财富了。

最明显的就是,朱吾适卖的豪宅,很多都是商人买的。

现在想来,也是头脑太不清醒了。

那时候朱吾适各种搞商业,各种提高商人的地位,然后忽悠着商人努力赚的钱,花起来也是天经地义。

商人们压抑了这么久,一朝被朱吾适这个权势滔天的王爷忽悠,就有些飘飘然,一个个也不再藏拙了。

也不是所有人都不藏拙。

最近就有个格外低调的商人提了那么一嘴。

“你们如此的高调,真的就不怕出事吗?朝堂上波云诡谲,你们这些地位低贱的人,看得清吗?”

这短短一句话,惊醒了很多商人。

是啊,现在王爷得势,商人地位提高了。

可是王爷终究不是皇帝啊,谁知道他能得势多久呢?

万一王爷被人背刺了,或者死了。

朝廷要找商人清算怎么办。

所以这些人就聚到一起,想要问问朱吾适。

他们很确定,朱吾适确实是跟他们一伙儿的。

又或者说,朱吾适是跟所有人一伙的。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朱吾适的所有举措,都是为了天下的百姓。

百姓不仅仅包括商人,也包括士农工。

所以他们才有胆子跑来问朱吾适。

当然不能直接问朱吾适。

“王爷,你要是被人搞下去了,或者死了,我们怎么办!”

只能含蓄地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