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哦?你居然能把《道德经》背下来?”
朱元璋愈发讶异的道,
“你背一个来,咱听听。”
他的目中,带着几分惊喜,亦带着几分审视。
这小子,是真的背了,还是吹牛逼的?
“是,父皇。”
朱榑心中颇有几分底气,这段时间他可以说是连日连夜的钻研《道德经》,用功的程度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头悬梁、锥刺股了!这样锤炼出来的记忆,哪里会怕考?此刻自然是气定神闲。
只见他闭上了眼睛,正色道: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
“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第五十四章,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
“……”
朱元璋听着,是连连点头,目中露出赞许之色。
期间朱榑有几处错漏处,他马上反应过来,出言提醒,一炷香时间下来,朱榑已然是将道德五千言尽数背完。
哗啦!
朱榑忽的跪伏在地,有些惭愧的道:
“父皇,儿臣背诵的还是不够扎实!其中有好几处错漏,还需依靠父皇指正。”
“儿臣应当做检讨!回去之后,一定将整本书背的滚瓜烂熟!”
朱元璋闻言,却是抚着胡须,笑着摆了摆手。
“嗐,这有什么?你老子我也没背出来呢!咱不是那迂腐的老儒,非要让你们把书背下来才满意。”
老朱笑道,
“最重要的是理解!理解其中的内涵!并学以致用!这才是最重要的!拘泥于文字上的背诵,那就是走错路了,于学问无益!”
“再说了,你背的也大差不差了,要说谁能超过你的,估计也就只有老六那小子了!他倒是能全本滚瓜烂熟的背诵下来,但他不一样,他是专业当道士的,道祖的经书属于是必修的功课!”
“所以啊,你已经算是不错了!行了,起来,起来吧!”
朱榑这才诚惶诚恐的站起身来,一脸谦逊的道:
“儿臣岂敢和六哥相比?六哥乃是人中龙凤,儿臣见六哥,宛若蚍蜉见青天。”
朱元璋嗤笑一声。
“他是优秀,你倒也不用妄自菲薄,就目前来说,你也算是几个皇子里,学问做得还算不错的人了。”
老朱道,
“就比如你二哥三哥他们,都是不学无术,专门给咱惹祸的人!要是让他们背诵四书五经,去背诵道德经,估计杀了他们都做不到!你四哥虽然优秀,但在学问上也没什么建树,只是打仗有天分。”
“所以啊,咱是很希望皇子之中,能多几个大学问家的!你们有着最好的教学资源,有天底下最好的老师,那就应该学出一个人样来!做个文宗!让天下人看看咱皇家子孙的天赋!泥腿子、大老粗这样的帽子,一定要摘掉!”
“懂吗?这是咱对你的期许!”
朱榑神色一肃。
“是!父皇!”
“父皇教诲,儿臣铭记在心!将来一定好好的将学问做好!”
做完保证的同时,他的内心其实还是有一点小小的失落的。
把自己贬低到尘埃里,又将朱橘高高捧起,原以为能得到一些夸赞,但却只是‘不要妄自菲薄’几个字。
那说明在父皇的心里,吴王朱橘的地位……还是那般遥不可及的高啊!
不过,作为一个从来都不受宠的皇子,朱榑也是马上将心态调整了过来。
但凡有那么一点点想要争宠的想法,都会让自己死的很快!
唯有摆正心态,小心翼翼的做好自己的事,才能不断向上爬!
“嗯。”
朱元璋收拢了道德经,颔首道,
“回头你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来问咱……当然,那些粗浅的问题不要来问咱,那是浪费时间!你若是经过思考之后,还是想不明白的,那可以来问。”
“行了,现在先吃饭吧……你都试过毒了是吧?”
朱榑连连点头。
‘是的父皇,都试毒完毕了,没有问题。’
他起身恭声道。
“行,行,坐吧,一起吃。”
朱元璋虽然没有看到朱榑刚才试毒的模样,但如今的他,对于朱榑还是较为放心的,毕竟是亲儿子,所以便也没有深究,端起碗筷便用起了午膳。
每天要到未时才用膳,这也是他的一个生活习惯了,也得亏是身体素质过硬,这么多年过来了,照样还是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
哧溜,哧溜。
见父皇动了好几筷子,朱榑方才轻轻抄起碗筷,斯文的用起了餐。
父子俩之间虽然没有太多的对话,但气氛倒也还算轻松,期间朱元璋甚至还给朱榑夹了一块肉,搞得朱榑受宠若惊,大为
感动。
“多吃点吧!看你瘦的!要和你六哥他们学习!男人吃饭不要跟女人一样!”
朱元璋指着饭碗道,
“以后来咱这里吃饭,必须要吃三大碗!不然就别来!”
“这,儿臣……”朱榑闻言,露出一丝无奈而又尴尬的笑容。
别的他都可以,这饭量……实在是上不去啊!把自己撑死也吃不了那三大碗!
尤其是,父皇所说的‘一碗’,那含金量实在是太高了,跟一座小山似的!
“哈哈哈,慢慢练吧!也没让你一口气吃成个胖子!”
朱元璋见他一脸便秘的模样,忽的龙颜大悦,开怀大笑了起来。
这小子,其实都还好,就是过于拘谨了一些,眼下这一逗,倒是流露出了几分真性情。
“是,父皇。”
“儿臣一定把饭量练大!”
朱榑点了点头,此刻心里头已然是暗暗下定了决心——以后来华盖殿,都饿他个两天再来!
两人正吃着,却见一锦衣卫匆匆入殿。
“陛下,吴王殿下有奏疏上呈,请陛下御览。”
朱元璋闻言,点了点头,给了朱榑一个眼神。
朱榑心领神会,下去将奏疏取来,恭恭敬敬的送到了朱元璋的御案前。
“定然是巡视藩地有了进展了。”
朱元璋倒也不急,继续吃着饭,道,
“吃完饭再看,不然咱怕气的吃不下饭。”
显然,他对于那几个儿子在边境所干的混账事,是有所预料和心理准备的。
朱榑不敢多言,依旧闷头吃饭。
然而,那锦衣卫却是伫立在原地,还未离开。
“嗯?”
“你怎么还不退下?”
朱榑抬眼看去,有些疑惑的道。
“陛下,毛指挥使还有密奏上呈。”
那锦衣卫垂首恭声道,
“请陛下御览。”
朱元璋眉头一蹙。
“毛骧不是跟着老六一起在北边巡查吗?怎么会突然发密折而来?”
他喃喃道,神色有些疑惑,亦是有一点不好的预感。
密折的规格是很高的,整个大明,也没几个人有给他发密折的权力,可以说每次有密折上来,都必定是大事!
巡视藩地,巡出什么大事了?竟然还要单独再上一份密折?
“呈上来吧。”
朱元璋吩咐道。
锦衣卫拱手称是,将密折小心翼翼的放在了御案之上,方才恭声告退。
一份奏疏,一份密折,就这么静静的躺在桌案上,搞得朱元璋的食欲都有所减弱,心里头装着事儿,大米饭也不香了,随意的扒拉了几口之后,他便回到了龙椅之上。
朱榑也是迅速放下碗筷,起身开始收拾。
不能吃的比陛下早,吃完不能比陛下晚!
这些细节,是涂节千叮咛万嘱咐的,看似规矩太严,其实这些细节,往往能决定一个不受宠皇子的成败!
朱元璋看着桌案上的一份奏疏和一份密折,略作思索之后,便是将朱橘的奏疏先行拆开,翻阅了起来。
哗啦。
哗啦!
朱榑收拾着碗筷,忽的感觉到后背有点发凉。
他抬眼一看,顿时吓了一跳!
却见父皇满脸怒容,宛若一头愤怒的暴龙!
“逆子,这些个逆子!!!”
朱元璋猛地将奏疏拍在桌上,怒喝道,
“竟敢干出这么多无法无天的畜生事来!该死,都是该死的东西!”
朱榑:“!!!”
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当下只能是迅速跪伏在地,诚惶诚恐的道:
“父皇息怒!”
啪!
“息怒!你要咱怎么息怒?咱如何能息怒!”
朱元璋将奏疏直接砸在了地上,指着朱榑怒道,
“你自己看看!你的那些个兄长在封地干的都是什么事儿!简直不是人!”
“一个修建晋王宫,修的比咱的紫禁城还要气派!一个在家里偷穿龙袍!怎么,想要谋反么!”
“奢靡无度,草菅人命!才多久啊!冤死在他们手上的亡魂,竟然有数千之众!”
“要是让他们继续这样下去,太原和西安,怕是要变成两座鬼城了!”
朱榑:“……”
他战战兢兢的将奏疏捡起,扫视了几眼之后,脸上也是露出了震惊之色。
“这,这……”
“这也太离谱了点……”
朱橘的这份奏疏,是朱棣草拟的,没有丝毫的添油加醋,当然也没有丝毫的遮掩,事实是怎么样,他就怎么写。
然而,把事实呈现上来,就已经是让人瞠目结舌了。
奏疏上细数出来的种种非人的劣迹,看得朱榑是头皮发麻。
而奏疏的后面,朱橘对他们的判罚,更是叫他心底里升起寒意!
二哥和三哥不是东西,六哥朱橘更是狠角色中的狠角色啊!
“父……父皇息怒。”
“儿臣看到,六哥已经对二哥和三哥进行了一番重判,晋王宫被拆,二哥甚至还被六哥砍掉了一条腿……”
“这……他们已经是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了,想必……想必定然会悔悟。”
朱元璋眉头一皱。
“什么?”
“老二的腿被砍了?”
他看到了前面的内容,直接红温了,以至于后面的内容都还没来得及看。
现在听到朱榑的话,老朱的心里头也是咯噔了一下。
“父皇请看。”
朱榑将奏疏再度双手奉上。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将奏疏翻到了后面一页,扫视了好几眼之后,脸色变得有些古怪。
要说暴怒吧……也不是。
要说赞许吧……那更没有。
整张脸,变成了一个很纠结的模样。
这是作为一个父亲,非常真实的心态——自家儿子虽然说混账到了极点,他也是生气到了极点,但……不管怎么说,也是自家儿子啊!
朱棡这个还好点,虽说是被毒打了几顿,饿了好几天,还经历了晋王宫被暴躁百姓强拆的精神冲击,但起码身体的零部件没有缺损,朱橘算是没下狠手。
可朱樉就惨了!不光是被一顿残酷的体罚外加游街示众,最后竟然还被朱橘砍断了一条大腿,变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残疾人!
这……这未免有点……
哪怕是老朱这个极端派,也觉得朱橘的手段,有点太极端了……
“老六这个人,真是……”
“唉!”
朱元璋憋不出半句话来,最终,只能是将心中的情绪化作一声长叹。
“事已至此,咱也没什么好说的了……罢了罢了!”
“等他们回来再说吧!这几个人……眼下也不适合作为藩王戍边了。”
朱棡和朱樉,经此一闹,在北方重镇已然是失去了威信!再难服人!
更别说,朱樉这个重度残疾人,以后连下地都困难了,更别说是骑马打仗了!这个被寄予期望的儿子,到此刻……算是彻底废了。
“看到他们的鬼样子了吧?知道为什么咱要你好好读书了吧?”
暴怒过后,朱元璋此刻的情绪有点差,对朱榑的语气亦是不太友善,
“千万不要给咱变成他们的样子!给咱找麻烦!”
“要引以为耻!听懂了没有?!”
朱榑:“!!!”
“是!父皇!”
“儿臣谨记!哦不,儿臣保证!儿臣一定好好做人!”
他毕恭毕敬的拱手,朝着朱元璋做出了一番保证。
朱元璋没有回应,而是将双手撑在御案之上,一连深呼吸了好几口,方才将心情平复了下去。
以他的性格,要是没有朱橘的重惩,他肯定是要大发雷霆的!
但朱橘下手这么狠,他却又有那么几分怜悯儿子,各种情绪杂糅之下,叫他心情乱糟糟的,只能是暂且压下去不管。
转而,朱元璋的目光落在了那封密折之上。
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