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青霜 作品

第三百七十四章 马秀英的沉着!不愧是朱元璋背后的女人!

第374章

朱橘的脚步也是慢了下来,一时间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墈!书^屋~暁-说_旺` ¢已~发?布·最_鑫·彰\洁·

“娘,我刚才只是做最坏的假设,事情可能并没有那么糟糕,所以……”

“你不必多说。”马秀英神色平静,抬手道,“去吧,我等你们的消息。”

转而,她将目光看向了常美荣和徐妙云,吩咐道:

“美荣、妙云,你们跟我一起留在岛上。”

“还有长生,你也跟我留在岛上。”

朱长生听到这话,顿时就不乐意了。

这种时候,他肯定是想跟着老爹大伯一起杀回应天去的啊!

“奶奶,我……”

他正欲撒娇,却见马秀英一个冷冽的眼神扫了过来,吓得他顿时不敢说话了。

一贯慈祥的奶奶,竟然会露出这样的眼神!而这个眼神,比爷爷生气的时候还要威猛!

一下子就把他给镇住了!

“长生,听奶奶的话!“

徐妙云一把拽住了朱长生,认真道,

“你还没有独当一面的能力,跟你爹他们去,只能是拖后腿,所以,还是跟娘待在一起。”

“眼下,你的安全也很重要。”

她明白母后的意思——朱长生是需要保护的孩子,更是大明的火种!是希望!

只要他在,纵然沦落到万劫不复的境地,也都还有东山再起的希望!只因他身体里,流淌的是朱元璋的血,是正儿八经册封过的大明皇太孙!

“……好吧。”

朱长生撇了撇嘴,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真正遇到大事,他还是懂事的。

“嗯,乖。”

徐妙云摸了摸朱长生的脑袋,道,

“去把你的传国玉玺取来,你爹他们或许要用到。”

朱长生点了点头。

胡惟庸、李善长一直找寻不得的传国玉玺,其实一直都被朱长生带在身上!由此,也足见朱元璋对他的溺爱。

“不用,我不需要那玩意儿,也能把事儿铲平。”

朱橘闻言却是自信的摆了摆手,道,

“传国玉玺留在你身上更好。”

“不过,你倒是可以给我加盖几份空白文书,弄个十来份吧!到时候要是真的需要,也方便一点。”

他这不算是玩空印。

因为本身就是最高权力拥有者之一,嘴巴一开也算是半张金口了,有加盖传国玉玺的空白文书,无非就是将来需要走流程的时候,行政上能方便一点而已。

“好!”朱长生点了点头,转头而去。′兰~兰`蚊·血′ /已,发?布+蕞\欣`章!截~

“小橘子,我要你调派一支兵马,兵力起码要在五千以上,由我直接执掌。”

马秀英转而又看向朱橘,沉声道,

“另外,留一队锦衣卫在这,我们之间一定要保持密切联系。”

“你们的动向和成败,也直接影响我的决策。”

朱橘神色一正。

这,便是当年老爹打天下之时,大后方的第一功臣吗!

老娘……认真起来,果然厉害!

“可以,一旦拿下海军控制权,我马上就调拨五千精兵过来。”

朱橘迅速道,

“还有,东瀛的兵马也可以调动!我直接让他们渡海来东福山岛!”

“如今东瀛也还算稳固,临时抽调个一两万兵马应该问题不大,我让他们先来您这,到时候听您的差遣!”

听到这话,朱棣迅速站了出来。

“这个我来!我现在就发军令过去!”

燕藩,不过是小打小闹;东瀛那边的力量,才是他燕王实力的体现!

“好!”

马秀英果断道,

“就这么定了,反正时刻保持联系,有什么状况,记得给我这里也发一份!”

“我带着美荣和妙云还有长生,等你们的好消息!”

“你们回去之后,记得要去找徐达,真要领兵作战,他比你们这些毛头小子都强多了!你老丈人是绝对听你话的,你叫他打,纵然是紫禁城,他都敢打!”

朱橘闻言,不由得摸了摸鼻子。

这说的……好像他真的很有造反的潜质似的。

“去吧,不要磨蹭了,这会儿风向好,回到定海应该只需要两个时辰!”

马秀英道,

“我就不送你们了,快去!”

朱橘点了点头,与朱标、朱棣几人相视一眼,转身便离开了庄园。

直到看不见他们的身影,马秀云的目中才终于露出了一丝担忧之色。

“娘……”

常美荣抿了抿唇,扯住了马秀英的胳膊。

她的神情,无比的忧愁,甚至是……有几分忧惧。

显然,是被这突如其

来的状况给吓到了。

“没事。”

马秀英迅速将那一丝担忧收回,笑了笑,道,

“不会有事的,纵然真的有什么状况,他们兄弟几个也能把事情摆平。”

“小橘子,很强的,以他的能耐,别说是镇压这些宵小之辈,纵然是要跟你父皇对垒,估计都能把你父皇给镇压了!真刀真枪拼出来的威望和班底,不是一张圣旨就能抗衡的,权力,从来都是来自下级!所以,我对他很放心。,二!八!墈-书/旺~ .勉-废*悦+渎~”

“况且,你男人也不是省油的灯,当了这么多年的太子,那威望也不是盖的!他们兄弟俩一起上,我就不信天底下能有让他俩吃瘪的主!”

“所以,你目前的任务,就是好好把胎儿养好,让雄英顺顺利利的生出来,其他的你一概不用管,有事儿也有娘替你遮风挡雨。”

一番安慰的话语,温和却又不失霸气,那一股子强大的自信,也是让常美荣的心神安定了下来。

“好,我听您的,不胡思乱想。”

“我就跟娘待在这,等他们的消息。”

她露出一丝笑容,应声道。

马秀英微微颔首,在常美荣看不到的角度,她的拳头微微紧握。

信心,当然有。

但退路,也得想好!最起码,不能成为累赘!

所以,她需要一支军队护卫!在危急关头,这是安身立命的本钱!

甚至,她已经开始在脑海里设计遁走的路线了——往上,可去东瀛;往下,可去台岛,乃至于南海诸国!

反正,作为后方妇孺,给前线男人最大的助力,就是谨慎行事,保护好自己的安全,让男人们没有后顾之忧!

“咱们先回去,从今天开始,我们的各项供应都要降低,除了美荣的份额照常之外,其他人都要过一段时间苦日子了,所以,都做好准备。”

马秀英挥手道,

“走吧,回去。”

……

几个时辰后。

就在朱橘几人下船登陆之时,便有几只鸽子在低空中盘旋。

“是我们的密鸽!”

毛骧神色一喜,道,

“这密鸽乃是特别挑选出来的品种,可以在数百里范围内闻香寻踪,也是依据这个特性,我们锦衣卫会每隔数百里便设置一个站点,用以传递秘密消息。”

“这些密鸽,定然是因为我们出海之后,气味驳杂找不到方向,故而在此盘旋!”

“来啊!招下来,快!定然是应天本部的锦衣卫传来的消息!”

一声令下,身边的两个锦衣卫迅速上前,点燃手中的特制香料。

几只密鸽迅速俯冲而下,落在了两个锦衣卫的手上。

两人取下纸条,尽数交到了毛骧的手中。

毛骧急忙将其打开,只瞧了一眼,脸色便骤然大变!

光是看他的神情,在场几人的心里头都是咯噔了一下!

“吴王殿下……果然是料事如神。”

毛骧苦笑道,

“应天锦衣卫秘密来报,有人谋反!京畿已尽落其手!”

听到这话,朱棣和朱标几人皆是神色一变。

虽然心里头早就已经有所准备,但此刻听到这个消息,还是叫人忍不住心神震颤。

做最坏的打算,结果真的出现了最坏的状况啊!

“有说是谁么?”

朱橘反倒显得较为淡定,开口问道。

他也不能不淡定,作为主心骨,必须要沉稳,出再大的事情也不能慌神,不然底下的人就更乱了!

“没有说,这字条写不了多少字,无法详细说明。”

毛骧应声道,

“这几只密鸽,传递来的消息都是一样的。”

“显然,那个时候,锦衣卫都被控制了,无法通过常规手段与我取得联系,只能是用这样的方式来传递消息。”

“我估摸着,他们自己也是稀里糊涂的就被抓了,不得不说,对方的动作还真是够快的。”

深谙造反的精髓啊!

“行吧,也不用猜了,也就胡惟庸他们有这能耐,搞不好李善长都已经偷偷回应天,入主紫禁城了。”

朱橘颔首道,

“现在,应天和紫禁城被控制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老爹被害的可能,提高到七成以上,最轻的结果,也是被囚禁。”

“那么,全国各个卫所、各省、府、州、县是个什么情况,我们还不得而知。”

“本身淮西党人就在上、中、下三层大量分布,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共同体,这个利益共同体一旦统一协作,要控制整个国家,镇压反对派,那是很容易的!”

“所以,我们必须要快!事不宜迟!大哥,你领一支队伍去找我老丈人,带他到海军总部驻地,我们则直接去总部!”

朱标没有犹豫,果断的点了点头。

“嗯!都听你的!”

“那我现在就去!还好……我们这是在定海,要是还在北方,赶回来十几二十天的时间,那真是要完。”

说罢,他便直接转头清点了一支几十人的队伍,不一会儿便策马而去。

现在,就是双方抢时间的时候!

“走,我们去找蓝玉。”

朱橘吩咐道,

“都把铠甲换了,打扮成商人的模样,我们没摸清现在反贼们对全国的掌控程度,所以绝对不能冒失,万一被盯上,就我们这几百人,人家轻轻松松就把咱们全都剿灭了。”

“遵命!我们马上卸甲!”毛骧朝着身后一挥手。

众锦衣卫尽皆是卸去甲胄,换成了布衣。

虽说一个个骑着高头大马,看上去也不像是什么商队,但最起码没有那么招摇了。

“六哥,要不要我直接把东瀛的兵马全都抽调过来,让他们全都来助阵?”

朱棣神色有几分忧虑,道,

“我担心……我们人手不够。”

“万一……”

万一叛党到时候手里实控几十万大军,那他们这八万海军,还真不够看的!

“不用,要是真的差距悬殊,多一两万人也无济于事。”

朱橘昂首道,

“短时间内实控几十万人?若是打着皇帝的旗号,还有可能,但一旦戳破他们的谎言,这几十万人,你猜会有多少人倒戈?”

“况且,我不信他们这么有实力!走,先去海军总部!”

“驾!”

话音落下,他已然是一骑绝尘而去。

而朱棣、朱棡几人也是迅速跟上,跟着朱橘一路北上!

……

大明海军总部。

巨大的校场之内,海军士兵们正在烈日下操练。

作为海军,不光是要精通海战,更要精通陆战!因为海上作战是少数,登陆作战才是常态!

吼!

哈!

吼!

哈!

蓝玉坐在大帐之中,听着外面的呼喝声,手里头正捧着一本《春秋》。

这主要是朱橘嫌弃他大老粗一个,文化水平太低,心性又毛毛躁躁的,所以强令他要多读书,且每年都要进行考察!

蓝玉没有办法,只能是学着当年的关羽,硬着头皮读起了《春秋》。

虽然晦涩难懂吧,但读着读着,总归还是看进去了那么几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身上,倒也的确出现了几分罕见的儒将气质。

这个心性啊,就得靠读书来磨!

“将军,辕门外有朝廷来的使者,带着圣旨来的。”

一个亲卫走入了帐内,拱手道。

“带着圣旨?”

“来做什么?来调我回京?”

蓝玉眉头一挑,目中露出几分喜色。

如今没有仗可打,那还不如回应天去呢!起码吃喝玩乐不用发愁,总比在这鬼地方强得多!

要是可以去吴王府打打秋风,那就更美了!

“属下不知,不过看架势,似乎的确是来调兵遣将的。”

那亲卫如实道。

“行!我马上更衣,这就去!”

蓝玉兴冲冲的起身,挑选了一套较为正式的衣服,哒哒哒的朝着帐外走去。

须臾间,已然是到了辕门外。

可当他看到来人之时,眉头却是微微一皱。

来传旨的这个内侍,并不是熟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