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霓 作品

第542章 队伍

    谢玉琰抿了一口茶,看向赵仲良。

    “身上的伤可好了?”

    赵仲良道:“多亏王大人照应,已经无碍了。”

    谢玉琰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一抹笑容。

    赵仲良见状更加笃定了自己的猜测。所以大娘子在朝廷根本用不着别人,只要有王大人在即可。

    既然如此,刑部大牢里的事,大娘子定然知晓的比他更清楚,所以才会让柳二郎赶在今日去给他送饭食,也算给了柳二郎机会让他察觉这些……可惜柳二郎不中用。

    别人也不能点醒柳二郎,说白了这就是一层窗户纸,大家心领神会,才能更好的做事,由此可见柳二郎还要多多磋磨。

    赵仲良收回思量,径直道:“我想早些带着保丁队回去,争取在大娘子送瓷器去榷场之前,将保丁队人手再增加一半。”

    谢玉琰道:“从附近村中找人?”

    赵仲良点头道:“除此之外,山中还有些流民,去年开始我就会时常接济他们些米粮,之所以没有将他们纳入保丁队,是怕保丁队人太多引起朝廷注意,刘一桂的商队若是因此不敢用我们,那就得不偿失了。”

    “现在榷场开了,大娘子要通商路,我们多招些人手,也是理所应当。”

    谢玉琰道:“朝廷推行保甲法,你们那里如何了?有几个大保(十户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

    赵仲良知晓这个,这新政从前年开始施行,不过真正到了下面,就大打折扣:“保丁平日操练要占农时,谁也不愿意前去。官府就选些豪强做保正,让保正强行摊派,为此农户只得贿赂保正……总之弄得民怨沸腾。”

    谢玉琰道:“若是让你做都保正,你可能做好?你的保丁队不但能纳入其中,你招人手也更加顺理成章。”

    “能完成朝廷下派的徭役,还可以手握军械,得到正规的操练。”

    保甲法,只要按时操练、轮差巡警,其余时候,赵仲良就能继续带着保丁队护卫商队。

    都保正不算朝廷官员,也没有俸禄,但是可以积累名望和人脉,赵仲良护卫商队的“保丁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成为了真正的保丁队。

    赵仲良想明白这些,斩钉截铁地道:“我能做。”

    谢玉琰将一本账目交给赵仲良:“这是最近我为保丁队筹备的银钱,你走的时候一并拿上,所有加入保丁队的人,都能领一份工钱,不怕花银钱,但要早些将人马拉起来。”

    赵仲良握着账本,一时热血沸腾。

    谢玉琰道:“还要留心三掌柜背后那些人的消息。”

    赵仲良想到了,大娘子这样安排,就是要应对他们。将保丁队做大,不用受制于官府,自己手中就有一支兵马可以随时调度。

    “这次在汴河上,如果不是有相熟的徐都知,我们很难拿下三掌柜,”谢玉琰道,“徐恩不是随时都能在,下一次再对上,也许我们就不用再求别人。”

    赵仲良应声:“我一定会做好。”

    谢玉琰眼下最要紧的就是安排好这桩事,王晏也是早就为她想到了这些,才会这么快将赵仲良带出来。

    没有赵仲良,谢玉琰也能设法收服保丁队,但她不能将精力这样分配,凡事亲力亲为,不是掌舵人该做的。

    “去歇一歇吧,”谢玉琰道,“让孙长春他们带你去香水行走一遭。”

    赵仲良站起身向谢玉琰行礼,然后退出了屋子。

    谢玉琰正准备歇一歇,杨小山就进来道:“方才走了的那些商贾之中,有两人回来了,想要与大娘子签新契书。”

    前后还不到两个时辰,就有人想明白了。

    还真是难得。

    谢玉琰道:“将他们带过来。”

    两个商贾再次站在谢玉琰面前,行了礼之后,一个商贾抬起头道:“签契书之前,我只有一句话想要问行老。”

    谢玉琰示意他继续往下说。

    商贾道:“行老觉得明年瓷器的价钱,会比现在更低吗?”

    谢玉琰笑道:“不尽然,我只是觉得,你们契书上要买的那些瓷器,明年价钱会更低。”

    购买瓷器的契书,都标明了火候和成色。两个商贾面面相觑,谢行老的意思是,明年会有更多成色的瓷器被烧制出来。

    这种情形可能吗?

    可能,眼下是什么时候?瓷窑刚刚开始使用石炭。

    想一想大名府的石炭窑,还有那被传的神乎其神的舍利匣……

    这话不是随便说说的。

    所以新契书上,写着明年商贾再购买瓷器,瓷行可以降低半成价钱,或按明年瓷器行价买卖。

    烧制出许多新器型,旧瓷器谁还会买?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买的人会少许多,到时候价钱必定走低。

    “行老,”商贾不再犹豫,“我们换新契书。”

    他们来的时候没有想得很清楚,但就像谢娘子说的那样,与其相信韩泗,不如选择她,至少她是新任行老,现在则是彻底弄了明白,哪里还会耽搁。

    两个商贾痛痛快快签了契书,也没敢问香水行之事,从南城码头出来,就约好了明日一早一同离开汴京。

    他们是不想再趟这趟浑水了。

    二人离开之后,谢玉琰吩咐杨小山:“再有人找过来,就说我还有别的事,让他们明日一早去瓷行。”

    晾晾他们,他们就会更加着急。

    谢玉琰合上手中的账目:“咱们去灶房看看。”她突然来了兴致,想要指点几道菜。

    到时候让杨小山送去刑部衙门。

    王晏为了能早日将赵仲良放出来,忙得脚不沾地,她也该给点补偿才对。

    ……

    晚上的时候,谢易芝得到了一封信函,上面写了瓷行如今的情形。

    将纸笺凑在油灯上点燃,谢易芝面沉如水。

    谢玉琰哪里来的许多手段?让一个个商贾都慌了神。

    谢易芝深吸一口气,谢玉琰和王晏来往密切,还与慈云庵的净圆师太一同开印染坊,净圆师太可是太后娘娘的人。

    正因为有这些人在谢氏身后,他才不能贸然动手,只能暂时交给旁人去应付。往常这些人没这般不顶事,怎么遇到谢氏……那些手段就没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