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于振清反复强调,他可以现场发挥,但林海却并没这么做。
顾焕州是抓经济的高手,并在连山市充分证明了自己的能力,相比而言,林海在这方面的功力要差很多,尤其是针对柳杖子矿这种大型工业企业,更是第一次接触,脑子里基本上空空如也。
在行家面前胡说八道,是很容易露怯的,在顾的心目中,他本来就略显浮躁,现在要做的是尽快扭转这种负面印象,如果因为信口开河而说了外行话,那就得不偿失了。
“不,这是常务副市长于振清草拟的。我只是替他转达下而已。”林海如实说道,甚至都没提自己正配合于振清工作的事情。
顾焕州面露惊讶之色:“于振清?他不是一直被李光旭压得死死的嘛,怎么突然之间活跃起来了呢?该不会是老李想让他背锅吧?”
林海听罢,淡淡一笑,这才把整件事的前后经过如实讲了遍,顾焕州听罢,沉吟着问道:“你怎么会突然之间对柳杖子矿产生兴趣呢?”
这是个很危险的问题。
尽管秦岭反复强调,有关产业布局的事目前处于绝密状态,连省部级别的领导都一无所知,但顾焕州可不是普通的省部级领导啊。
自小在京城大院里长大,与众多高不可攀的权贵都有交情,别人可能不知道,但他还真就可能知道!甚至有可能比秦岭知道的还要多。
可转念一想,随即又否定了这个念头。
道理明摆着,如果顾焕州已经听到了风声,自然早就暗中布置下来了,怎么能让我抢了先机呢!
对,就相信一把秦大官人吧!他暗暗想道。
“主要有两个原因。”林海小心翼翼的说道:“首先,在处理那场风波中,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柳杖子矿广大职工的艰辛和无奈,而且,当时也承诺了很多,可现在眼看期限就要到了,就这么装聋作哑,心里实在不是滋味,其次,任兆南和大公子对柳杖子矿的争夺,肯定是在利益驱动下的,这说明柳杖子矿还是存在很大潜力的,并非无药可救,只要我们下些功夫,是可以让其焕发活力的。而柳杖子矿一旦被激活,会给抚川的经济带来巨大的效益,甚至对全省的产业结构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李慧说过,等她到任之后,会对我的工作进行调整,让我重新分管经济,所以,我想提前着手,为自己积攒点人脉和资本。”
顾焕州听罢,微微点了点头,喃喃的说道:“想法不错,但是,困难也不少啊。”说完,指了指于振清的那份材料,皱着眉头说道:“这个于振清还是有点想法的,他所提到的股权众筹和融资租赁等方式都很大胆,只是具体操作效果如何,还是个未知数啊,我个人是倾向同意尝试下的,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风险都可控,而且,还能为我们以后的工作积累经验,但这么大的事,在省内属于第一次,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给你答案。”
听顾焕州这么说,林海悬着的心彻底放下了,看来,秦大官人的保密工作还是相当到位的,顾焕州确实毫不知情,
“要研究多久呢?”他追问道。
“干嘛,你这么着急呀?”顾焕州笑着道。
林海苦笑:“不是我着急,而是柳杖子矿着急,当初李书记承诺的期限马上就要到了,如果没有任何消息,一旦再出事端,就不好收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