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齐,盛^晓?说′王* -首?发-
顾泽皱着眉头看着眼前的十六宫格验证码,之前不都是九宫格验证码吗?什么时候升级了?在尝试数次无果后,顾泽果断将这个注册账号的任务交给了末央。
自己则继续研究起通讯类科技。
因为夏国下一个目标是登陆火星,并殖民火星,所以解决两颗星球之间的通信至关重要。
当火星位于近日点冲日时,也就是蓝星与火星处于太阳同一侧,且火星处于其轨道近日点附近,距离约为5500万公里,按照光速计算,单向通讯时间约为3分钟。
要是火星处于合日位置,也就是火星与蓝星分别位于太阳两侧,那么最大距离约4亿公里,单向通讯时间约22分钟。
总不能,在火星给家里人打个电话,一个‘喂’下去就坐那干等着吧。
所以,通信问题需要尽快解决。
顾泽曾向陈锐索要相关资料,目前夏国的主要技术路线是在火星轨道部署多颗中继卫星,利用拉格朗日点设置中继站,减少太阳遮挡影响。
然而,这种做法仍然无法避免单向3-22分钟的信号延迟。
超越光速的通讯方法,顾泽目前只想到了两个,一个是量子通信,一个就是等末央奇点造物的权限解除,在火星上开启虫洞,人为缩短通讯距离。/鸿\特~小\说^王′ ~首,发_
只是……
量子力学严格证明,仅通过操作纠缠粒子无法传递经典信息,需要依靠传统的通信方式。
若信息超光速传递,还可能引发时间悖论。
所以量子通信本身是无法超越光速的,其革命性在于其无条件安全性,而非突破速度极限。正如物理学家阿斯佩所言:“量子纠缠让我们惊叹于自然的奇妙,但它并未给‘超光速电话’开绿灯。”
简单的解释就是,一对魔法骰子,无论相隔多远,掷出一个骰子为6,另一个骰子也必定是6。尽管结果同步,但你无法用这对骰子传递“今天下雨”这样的信息。因为结果随机的缘故,需要事后比对结果。
而比对结果,依旧需要依靠经典通讯,所以依旧无法突破光速的限制。
根据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任何携带能量或信息的物质、信号的传播速度不得超过真空中的光速,否则会出现因果悖论。
这一点也限制了信息超光速传递。
也不知道丄装置针对负物质的研究里面,有没有找到突破光速通讯的方法。
顾泽看着面前空空如也的白板叹了口气,耳边还传来鼠标点击的声音。~白-马^书^院* ·已_发,布·醉-薪¢漳*踕^
“末央,虫洞的权限现在还是500万公里吗?”
【嗯呢,或许你可以考虑一下先行研究和能量相关的科技?】
“之前的可控核聚变也不行吗?”
【嗯呢,可控核聚变不是很早就掌握了相关技术吗?只是受限于能量增益因子Q<1】
“也对……”
能量增益因子Q<1,说明输入的能量大于输出能量,是一个亏本买卖。
而冷核聚变现在突破在即,据陈锐所说,科研团队真的找到了可以让氦3在常温常压下发生链式聚变反应的催化剂。
现在正在研发新的冷却装置和小型化的控制系统,估摸用不了多久就能看见了。
想来奇点造物的权限很快便能解除一部分了,自己还是看看通讯相关的科技好了。
顾泽看着白板继续沉思。
要不试试中微子?也不行,中微子超光速己经被证明是测量误差了。
顾泽目光看向末央投影出来的科技树,在最底层找到了量子通信技术,随后沿着量子通信技术向上看去。
无经典信道的量子隐形传态?
顾泽一下子就精神了,点亮这个科技的心蠢蠢欲动,十分好奇外星文明到底是怎么做到的?然后继续往上看去,发现这个科技并没有向上延伸的科技。
那么只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这个科技己经够用了,无需再研发更厉害的技术。
第二种,大概率是从外面收集后,未经过验证的技术。
顾泽推测,后者的可能性极大,毕竟永远没有最厉害的科技,只有更厉害的科技。
但是!
科研道路上,哪有一帆风顺的!
失败了也会返还科技点!就当是吸取教训了,而且,万一成功了呢?怕不是一项惊天动地
的科技哦!
“末央。”打定主意的顾泽喊了一声末央,完全没注意到越发密集的鼠标点击声。
【在呢!你说!】
“点亮科技-无经典信道的量子隐形传态。”
【科技点-1,科技-无经典信道的量子隐形传态己点亮】
“走,末央,我们先去找陈叔定制一下设备。”顾泽站起身来,向着门外走去,却发现末央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落在自己右肩上。
而房间里的鼠标点击声连成一片,仿佛在鼠标上放了一台筋膜枪。
顾泽转头看去,发现末央控制着鼠标快要划出残影了,而电脑屏幕的注册页面不知何时从一个变成了十个,鼠标飞速的在验证图上点击。
“末央?”顾泽小声的喊了一句。
【稍等一下!末央马上就好!区区验证码而己!】
顾泽找了张椅子坐下,看着末央注册账号。
半晌,有些无聊的顾泽拿出手机开始看起了小说。
不知过了多久,当顾泽右手拇指点击那颗亮黄色的催更按钮后,房间内的鼠标点击声戛然而止。
【区区代码,也敢说末央是机器人!】
“注册好了?”
【嗯!因为太欺负末央了,所以末央首接在他们数据库里插了一条数据!】
顾泽:“?”
大洋彼岸,某个服务器机房内。
技术人员用颤抖的手擦了擦自己额头上的冷汗。
就在刚刚,服务器遭受到了攻击,攻击者只针对验证码生成功能进行攻击,短短一个小时内,和服务器完成了千万次的握手,而且还没影响服务器的正常运作!
对方在撤离前,不仅删除了所有日志,还在数据库内插入了一条数据。
要不是自己凑巧来检查数据,都不会发现这一现象。
技术人员咽了一口口水,思考片刻,决定自己今天因身体不适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