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路上,三个人都乐开了花。!x!i?a/n-y.u′k~s¢w¢.¢c!o~m′
关三年算了笔账:一斤灰面一毛三,二斤玉米面八分一斤,加上馅料和调料,三十六个包子成本不到六毛,卖了一块八,净赚一块二!
“明天咱做一百个!”关宝珍虽然不会做事,但是会喊口号,正好,这里的两个男人还都愿意听她的。
她现在有一个商业帝国梦,要把妈妈的手艺发扬光大,让全世界都知道妈妈的包子最好吃。
关宝珍一脸认真地说:“爸爸,我觉得我们家的包子比别家的好吃多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招牌打出去!”
关三年听了,不禁笑出声来:“咱们就一个小小的三轮车摊位,还打什么招牌呀?”
关宝珍却不以为然,她争辩道:“虽然我们的摊位小,但是我们的包子好吃呀!我妈妈做的包子可是全国第一好吃的呢!只要我们努力,以后肯定能让全国的人都知道妈妈的包子,就像天津狗不理包子一样出名!”
关三年看着女儿天真的样子,觉得十分有趣,便逗她道:“那我们的包子店叫什么名字好呢?叫‘宝不理’怎么样?”
关宝珍立刻摇头,“不行不行,这个名字太不实在了,我们得取个实在点的名字。&?_咸§!ˉ鱼?x+看???书%
两个男人踩着自行车,悠闲的滑过春日长街。
想了一会儿,关宝珍突然兴奋地说:“有了!就叫‘马妈妈包子’吧,这样大家一听就知道是妈妈做的包子啦!”
关三年听了,笑着说:“可是万一别的人也姓马怎么办呢?”
关宝珍稍微思考了一下,然后说道:“那就叫‘梅珍婆媳包子铺’吧,把我的名字加进去,这样就独一无二啦!”
关三年听完,笑得首不起腰来,都要踩不动了:“你干了啥,要把你名字加进去。u天′\禧?$¥小/`:说u网?# `已±?发¢布3最?新?章£&节d#”
“不行不行,就要我和妈妈的名字,你们俩个不行的,包子又软又香又暖和,婆媳的名字放进去才吸引人。”关宝珍生怕爸爸要抢名字。
妈妈做得包子是千万不能加爸爸名字的,会被人说闲话的,但这话关宝珍只能在心里想一想,嘴上万万不敢说。
会被雷劈死!
当然也不能只加妈妈和张凤城的名字,这显得没有她这个媳妇的容身之地了。
所以要起名,必须是婆媳俩个。
一旁的张凤城听到父女俩的对话,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他踩三轮车的脚都更有劲了。
虽然做小生意很辛苦,但是只要能看到每天都有回头客,能赚到钱,再累也是值得的,哪怕关宝珍这个懒虫儿,现在都是一清早起来,把准备工作都做好了,让张凤城做包子,不会再让他洗衣服扫地之类的。
因为一早上做几百个包子还要全蒸熟了,还要全放进保温的草焐子里,真太累了。
接下来的日子,三个人像上了发条的闹钟,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揉面、调馅、蒸包子。
关三年骑着三轮车去乡下收菜,张凤城在厨房忙得团团转,关宝珍则在旁边打下手,偶尔织两针毛衣。
到了中午,三个人风风火火赶到火车站,不到俩小时就卖得精光。
包子从一百个做到了三百个,关三年走了三大爷的关系,在修自行车那里凑了一台二手车,八十块钱,每天一辆自行车载着父女,一辆三轮放着满满的货,三轮车后面是旧棉布搭得,特别保暖。
三百个包子一大锅汤,一天能纯赚十一二块钱,这一算起来一个月得赚个三百来块,这钱,真是太吓人了。
三个人都有点小富即安的心态,哪怕再怎么好卖,就中午一顿,早晚都不弄。
主要是关家父女都怕辛苦,关宝珍爱张凤城,也怕张凤城辛苦。
中午卖包子,是最不辛苦的了。
只要忙一早上,整个下午就可以轻松休息了。
----------------
马春梅不知道这些事,她不太管。
张凤城和关宝珍父女,这三个人全是能耐人,指一条路出来,他们自己会走,路上有石头,他们自己会搬,根本不可能需要她事事烦神的。
马春梅只关心一件事,就是关宝珍的娘!
当天下午马春梅就到银行就把钱取出来,存折用得是关三年的名字,她总感觉不放心。
另外第二封信也顺利投出去了。
“我知道你的秘密,我所求也不多,我现在房子是租的,我想买一个小跨院,再有一千块就差不多了,我知道你不一定能拿出这么多,但至少再给我凑一点,算我这当婆婆的求你了,这也是最后一次。”
就得让关宝珍的娘看到关老太太的需求无度,让她有紧张感,别整天把关老太太当她手里的刀了。
这刀,现在反杀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