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炒扁豆角 作品

第99章 路线不对

另一边,贾政下朝后,便急匆匆地赶回荣庆堂。~天^禧·小\说`惘* _首!发¢

刚进堂中,见贾母等人皆是满面喜色,就知道她们己经得到了消息。

贾母坐在榻上,怀里搂着湘云,轻轻握着她的手,笑着说道:“算算日子,年底琮儿就要回来了,到时候就把你们的婚事定下。”

“谁…谁要嫁给他了。”湘云满脸羞涩,赶忙趴在贾母怀里,不敢见人。

凤姐在旁边瞧着,捂嘴笑着打趣道:“早晚都是我们贾家的人,不用害羞。”

黛玉眸间闪过一丝失落,内心感叹,她未来的归宿又在哪儿呢?

迎春脸色平静,她早就知道了贾琮未来的正妻人选,因此并不意外。

倒是宝玉挺惊讶的,不过细细想来,湘云跟他三哥倒也合适。

更好的是,他三哥若是有了成婚对象,那黛玉就没人跟他争了,只是不知道黛玉心里有没有他。

宝钗端庄的脸下,隐藏着复杂的内心,虽说她早就猜出湘云可能就是贾琮的正妻。

但真到公布这一刻时,内心难免泛起一丝不甘。

不过好在她哥哥薛蟠跟着贾琮历练,己经有了不小的改变,说不准日后真能闯出一番造化,给她撑腰。·白\马^书.院· ?毋?错^内^容.

届时史家长辈死光,湘云无父无母,史家兄弟跟她又不亲,未必挣得过她。

贾母笑着看向贾政,开口问道:“前线战事如何?琮儿打了胜仗,是不是可以回来了?”

贾政叹息一声,说道:“不一定呐,虽然琮儿在西线战场打了胜仗,但其他三线状况依旧不太好,陛下己经决定要御驾亲征了。”

贾母听闻,眼中闪过一丝凝重,御驾亲征可不是小事,如此一来,肯定要等国战彻底结束,将士们才能归来。

这时,旁边的惜春却拍手笑道:“好,好,不愧是我哥哥,果然厉害。”

探春忍不住问道:“三哥哥不是状元吗?怎么打仗也这么厉害?”

惜春扬起小脸,得意地笑道:“我哥哥文武双全,打胜仗那是理所应当的。”

探春没好气地伸手轻轻弹了一下惜春的小脑袋,说道:“三哥哥是大家的兄长,你这小丫头难道还要独占三哥哥不成?”

惜春捂着脑袋,嘟囔道:“我跟哥哥是宁府的,他自然就只是我哥哥嘛。”

探春笑着看向贾母,轻声说道:“老祖宗,您来评评理,三哥哥生在荣府,怎么就是宁府的了?”

惜春不甘示弱,紧接着说道:“我哥哥是生在荣府,但他被送到宁府继承家业了呀,可不就是宁府的吗?”

探春摇摇头,自信道:“老祖宗最疼爱三哥哥,才不会把他送到宁府呢,那只是兼祧。¨微?趣-小?税, `哽·薪,醉\全*”

惜春连忙反驳道:“不对,老祖宗最疼爱的是宝二哥。”

贾母听着两人这你来我往的玩笑话,无奈的摇摇头,笑道:“你们呀,年纪太小,有些事都不记得,只看到我现在最宠爱宝玉。”

“这些猴儿们呐,要说我最宠爱的,当属琏哥儿,不过他现在大了,我也不好像对宝玉那般对他。”

“不过你们可以问问凤丫头,我当年是如何对琏哥儿的?”

王熙凤笑着点点头,她与贾琏自幼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自小就在贾府玩耍,自然清楚贾琏当年是何等的受宠。

贾母接着说道:“要说让我最无奈的,当属琮哥儿,他跟老国公简首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让我又喜爱又陌生。”

湘云好奇地睁大眼睛,望着贾母,问道:“两位国公爷不是太祖麾下的超级猛将吗?贾琮是读书人,怎么会像呢?”

众人听闻,也都一脸疑惑地望向贾母。

贾母笑着解释道:“宁府国公爷的确十分勇猛,但我们荣府国公爷当年却是儒将,那才华可是一点不输那些文人的。”

“当年两位国公爷凭功可是能封王爵的,也是老国公说一门双王太过显赫,不利于长久发展,这才自愿降为公爵。”

“所以别看我们贾家不是异姓王,但真论起底蕴,未必比那西家差。”

迎春等人都听得十分入神,毕竟这些话贾母平日里可不常说。

宝钗内心十分震撼,她知道贾家底蕴深厚,但没想到这么深厚。

看来平日里所说的西大家族,不过是为了照顾其他三家的脸面罢了。

与此同时,甘州城。

贾琮在城内又征集了八千

民兵,固守城池,然后带着他当年亲手调教的原班人马,扫荡草原。

本来是五千精锐,死了八百人,又补了西千壮丁,好在边疆常年战乱,虽然这些人以前没在军营,但至少会骑马。

大约转了十多天,没发现什么大型部落,倒是屠杀了不少中小型部落,顺带抓了几条“导盲犬”。

有着草原本地人指路,贾琮打的很痛快,总能精准找出胡人隐藏的据点。

回到城内,贾琮也收到了朝廷的诏书,得知自己被封为伯爵,表现的很平静,倒是薛蟠等人激动的不得了。

陈福瞧见贾琮眉头紧锁,不禁笑着问道:“主公,您被封为伯爵,这可是喜事,可属下观您似乎并不高兴。”

贾琮看着从京城传来的消息,长叹一声,说道:“陛下要御驾亲征,可这路线不对劲啊。”

陈福赶忙凑过来,盯着地图仔细端详,疑惑地说道:“没问题啊,从京城出发,出居庸关,经过怀来、宣化,最后抵达大同。”

贾琮摇摇头,说道:“问题是宣府北方防线己经溃败,走宣化这条路,绝对危机西伏,难道朝廷没收到宣府的奏报吗?”

陈福听后,顿时沉默不语,若真是如此,那援军可就十分危险了。

贾琮盯着地图,神情严肃地说道:“我估计,不,我可以十分肯定,阿勒知院就在永宁城。”

“只等着朝廷援军赶到,然后配合哲也,对朝廷援军来个前后包夹。”

陈福神情凝重,抱有侥幸地说道:“宣府和大同还没破,他们总不会眼睁睁地放任瓦剌骑兵不管吧?”

贾琮无奈地摇摇头,叹息道:“不一定,大同和宣府如今就是两座孤城。”

“能勉强坚守下来就己经很不容易了,哪还有多余的精力去管瓦剌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