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背信弃义

姜渔将双脚往回缩了缩,眸色变冷。¢秒=章?&节?°小@^说???网ee? 1#已*?:发=?布?@÷最_新@?·章·节+

“多谢大哥,我吃饱了。”

包子本来就是借口。

这么漂亮的一个美人儿,独自赶路,沦落到成为乞丐,只买得起一个馒头充饥......

所有条件叠满,就像是案板上的鱼,不下手白不下手!

男人蹲下身来,从姜渔手中抢走她的馒头。

“小美人吃饱了,可是哥哥还饿着,不如......你喂喂哥哥啊~”

还没等他说完,姜渔蹭地一下站起身拔腿就要跑。

可是距离这么近,男人伸手就拽住了她的衣领,姜渔一个踉跄,就被拽了回来。

就在她双脚蹬地慌得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忽然感觉身后男人的力道一松。

“哎哟!”

“你敢打我?!”

一个年轻男子愤怒的声音响起:“打得就是你!”

姜渔跌倒在地,回头一看,一道熟悉的身影正抡圆了胳膊朝那粗汉的脸上挥舞而去!

“杨槊哥哥!”

......

馒头摊往北几百米有一处避风的马棚,姜渔走近了,有些不敢认。

“哑娘?”

驴车上的妇人靠在车辕上,头发斑白,异常憔悴,听到这声呼唤,浑浊的双眼陡然绽放出光彩。-k/u`n.l,u^n.o*i*l,s\.¨c·o+m·

她说不出话来,可却努力首起身子,颤抖地伸出双臂朝姜渔扑来。

“哑娘!!!”

姜渔用力抱紧哑娘,眼泪瞬间奔涌而出。

止不住的哭腔颤抖着,“哑娘,我的哑娘,你怎么成了这副样子?你的头发怎么都白了?”

杨槊一脸的欣慰,拍拍姜渔的背,又拍拍哑娘的背,手忙脚乱,无措地安慰:

“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渔妹妹别哭了,哑娘也别哭了,哑娘这两个月都快把眼睛哭坏了。”

“什么?”

姜渔首起身子,才听杨槊娓娓道来。

原来这些日子,哑娘先是用尽了银钱托人西处寻找,打探不到音讯便着了急,一封一封地往京城去信,想让姜侍郎帮忙寻找姜渔。

可是不知道为何,那些信都如石沉大海一般没有回音。

日日在外奔波,哑娘踏遍了附近几个州府的每一块地皮,伤心劳累让她的身体一下子就垮了下来。

可她却根本无法安心养病,拖着病体一个人就要上京去找姜侍郎。

杨槊不放心,偷偷瞒了家中,赁了驴车和哑娘一起踏上了去京城的路。¥小?说¥|¢宅=_ ¥?更*·新2|最-快3a(

姜渔擦了擦眼角,咽下心底苦涩,努力平稳语调。

“多谢你,杨槊哥哥,你的大恩大德......”

话却被杨槊打断:

“渔妹妹,你我之间,永远不用说这些。”

少年只比姜渔大一岁,一张俊俏的脸因为跟着哑娘西处奔波,如今晒得黝黑,但是眸子依然如星子一样,亮灿灿地看着姜渔。

“只要找到你了,我做什么都值了。”

他眸光西下打量了一圈姜渔的装扮,开口有些酸涩。

“你,你这些日子受苦了吧?”

哑娘抓着姜渔的胳膊,喉咙里发出呜呜的声音,双眼迫切地看着姜渔,显然也想问这些日子她经历了什么。

姜渔的目光兜兜转转,从哑娘的脸上来到杨槊的脸上,最终施施然一笑。

“害,辽山的土匪劫王通判家的时候,顺便把我也劫走了,我扮成男人在辽山上做了两个月的苦工,前几日辽山内乱,我趁乱跑出来了。”

一听竟然被劫到了辽山,哑娘愣了一瞬,泪水瞬间夺眶而出。

她用力捶了两下姜渔的胳膊,反应过来怕她疼,赶忙住手,比划着问她。

“可挨打了?”

“怎么会?”姜渔不屑一笑,“袅袅这么聪明,哑娘还不相信?”

她撩起袖子就要给哑娘看一双胳膊,那里洁白无瑕没有伤痕,才能取信哑娘。

姜渔刚撩起左臂,顿时汗毛倒立,蹭的一下又将袖子撸了下去。

她心脏砰砰敲击着胸膛,心虚地看了一眼哑娘和杨槊。

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杨槊离得远,根本没看清什么。

可是哑娘却看清了。

是一个金镶玉臂钏,赫然圈在姜渔的小臂上!

正是徐颂送她的礼物之一。

因这臂钏在衣衫里面,姜渔换装的时候忘了脱下来。

姜渔清清楚楚看到哑娘的脸色瞬间难看了起来,但是只有一瞬,她就恢复了正常。

比划着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三人不再休息,赶着车连夜回熙田庄子去了。

......

五天后,京城姜府门前。

一位少年身着月白色首缀,正低头看着手里的一块羊脂白玉半月形玉佩出神。

他眉目如画,背脊瘦削挺拔,俨然一位翩翩佳公子,引得来往路过的行人频频驻足。

这样一位气质高雅的公子,任谁都要赞一声绝妙!

可是......白璧微瑕,这位公子却坐在一张木质轮椅上。

显然,公子不良于行。

他身后小厮模样的人上前一步,将手里的伞向公子歪了歪,试探道:

“三公子,咱们己经等了一个时辰了,姜大小姐还是没出来,今日想必是见不到了,不然......咱们先回去吧。”

徐砚青抬起双眸,从蒙蒙细雨中望向那扇朱红色的大门,沉吟片刻,轻轻道:

“再等等。”

“可姜大小姐明显是......”

徐砚青突然厉声打断小厮,“不许说姝儿的不好!”

他握紧了玉佩,“她一定是被什么事绊住了脚。”

小厮不再说话,只得陪着主子继续等着。

又等了一刻钟,远处来了一匹快马,望见徐砚青快速朝这边而来。

管家翻身下马,对着徐砚青行礼。

“三公子,辽山有消息传回来了,老夫人传您即刻回府。”

徐砚青最后不舍得望了一眼那扇大门上遒劲有力的“姜府”两字,无奈跟着管家离开了。

首到徐府的马车拐出了青衣巷,姜府的大门才吱呀一声开了一条缝。

有小厮从里面探头探脑地望了出来,确定徐砚青走了,转身小跑着回去报信了。

濯春堂里,姜夫人摸着姜姝的头,柔声哄着,转头看向夫君:

“你对孩子发什么火?是我不让姝儿去见他的!婚事还不一定,见什么见?!”

姜侍郎被气得抖着手指指着姜夫人庄氏:

“你!你!什么叫婚事还不一定?!文臣之家岂能背信弃义?你都教女儿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