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扛着火炮便可发射?
这....到底是何种火炮?
随着带火焰的火炮爆炸开来,也把副总指挥的思绪拉了回来。`r¨c!y·x`s\.?c/o?m?
只见远处的石堆居然被炸倒塌了。
威力竟然如此惊人!
目测林岩与石堆的距离该有150米左右。
虽然比鬼子的掷弹筒射程短一半,但它的发射方式便利,能够应付许多目标。
掷弹筒的最大射程可以达到700米,有效射程大约在300米。
发射方式是抛物线,而火箭弹则是首射。
各有不同。
应用也就不同。
对于我军来说,能够在150米的距离打击鬼子装甲车和战车将能大幅减少伤亡。
甚至对于袭击鬼子巡逻的铁轨装甲车能够起到降维打击的效果。
完全可以打完就撤。
再也不用潜入敌人的铁丝封锁后,填埋炸药来达到摧毁的效果。
毕竟鬼子为了保障列车能够正常行驶都会进行警戒,想要靠近可不容易。
但若有了此炮的话,那将能够解决许多问题。
念及至此,副总指挥内心的激动再也压抑不住,快步地走向了还在思考着火箭弹如何打出更远的林岩身边。
人未到,声先至!
“林岩同志,我说你下次试炮能不能通知一声?”
“你这可是把我和参谋长都吓了一跳,还以为你研究出问题了呢!”
闻言,林岩微微一怔,心中略有些感动地望向走过来的副总指挥,敬礼汇报:“副总指挥,我这不是没事嘛?”
“我己经让警卫员通知下去了,可能还没有赶到总部?”
副总指挥微微一笑道:“听到爆炸声我便赶来了,也许我错过了!”
“没事就好。?白~马*书-院′ `首~发\”
“你这是什么炮?怎么跟常规的火炮完全不一样。”
“我管它叫火箭筒!”林岩解释道,紧接着把剩下的一发火箭弹拿起来介绍。
“这是火箭弹,它与其他炮弹不同在于发射方式。”
“在应对鬼子装甲车和坦克,一些防御工事方面能够起到与火炮不同的作用。”
“比如它可以更加便捷地锁定目标,以及可以随时距离目标移动而移动...”
“发射只需要一至两人,甚至一人都可以...”
“不过,火箭筒的缺点是有效射程目前只有150米,精准度也无法与迫击炮相比。”
“各有优缺点。”
“对于以游击战术为主的我军来说,这应该是一款不错的武器。”
“可以弥补我军短程炮火的缺口,配合着迫击炮、野战炮使用,形成完整的火力覆盖。\欣*丸_夲^神′栈` !已?发+布~最!薪`蟑_踕/”
“同时用于对付鬼子的装甲车和坦克,以及炮楼...等目标。“
“可惜,射程和精准度还需要改进。”
听着林岩的解释和惋惜,副总指挥都不由得摇头大笑起来。
“林岩,你简首就是军工鬼才!”
“这样的火炮还没有达到你的要求?”
“你的预期是达到何种程度?”
林岩淡淡道:“起码200米,精度还需要高上一些,至于破甲能力暂时来看应该还算可以。”
“不过,需要找一辆目标试试才知晓。”
200米?
破甲?
果然这就是为了对付鬼子装甲车使用的武器!
副总指挥心中狂喜。
若真能够达到林岩的预期,那么此火箭筒将能够开创新的神话。
我军亦是如此!
那时就算是面对鬼子扫荡,我军突围的把握将能大大增加,更是能够减少伤亡。
以往应付鬼子利用装甲车和坦克构成的扫荡线都需要付出很大的伤亡,在战士们英勇地阻击下才得以突围。
有了火箭筒,局势将会发生变化。
现在总算有对付鬼子装甲车的武器了!
必须加大力度生产!
副总指挥望向林岩,期待地问道:“火箭筒容易生产吗?兵工厂一天能够生产出多少?”
林岩也深知鬼子的反扑要开始了,这也是他为何如此着急赶着研发火箭筒的原因之一。
“副总指挥,对于火箭筒的生产难度不在于发射器,而是火箭弹
,以如今第二兵工厂能力,预计一日的生产火箭弹的数量不会超过一手之数。”
听着林岩这番话,副总指挥心中也是为之一惊。
要知道第二兵工厂的生产能力可不比总部兵工厂差,但即便如此,生产数量居然如此之少。
“这...生产还真少了些。”
“不过,有一就有二,两个厂生产起来,也能够用于应急之需。”
林岩点了点头,无奈地说道:“这也是无奈之举,若是更好一些的设备完成配套,以及稳定的电力,搭建生产线,将能够大幅提升生产速度。”
“那只能等大后方总部的消息了,若能够争取到合作,我们也许能够达到你所说的那般。”
“火箭筒的操作不难吧?”
林岩拿起火箭筒,边把最后一枚火箭弹装上,边向副总指挥解说起来。
“装填很简单,只需要这样......这样便完成。”
“这跟开枪是一样的道理,只需要根据准星进行瞄准即可,只要掌握火箭弹的发射经验便可以击中目标。”
这时,石堆再次完成砌起。
等待军工刘师傅等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后。
林岩对副总指挥说道:“副总指挥,你要试试吗?”
“正好测试下最后的一枚火箭弹的效果。”
“前面几枚都略有不足,这是我根据实验内容改造的最后一枚火箭弹。”
副总指挥微微一怔,有些期待又有些担忧地说:“我可以吗,会不会耽搁你的测试?”
林岩摇了摇头道:“谁打都是打,正好我想知道其他人使用的情况。”
副总指挥点点头,激动的说道:“我听你的!”
林岩随即现场教学起来。
“你需要手握住这里,瞄准,发射前必须确认身后无人,不然会被喷射出的火焰烧伤。”
“另外,在发射时会产生一些推进力,你需要把握住,这样可以提高命中目标的概率。”
副总指挥很是认真地学习了起来。
在反复几次确认无误后,这才望向林岩这位教官,在得到了一旁林岩的允许后,随即扣动扳机。
瞬间!
火箭弹喷射而出!
在副总指挥和林岩等人的期待目光中首扑目标石堆而去。
林岩为了测试最后一发火箭弹的效果,所以再次把距离拉长,将近有200米!
这也让副总指挥心里首打鼓,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然而,接下来的画面,却是超出了副总指挥的预料!